住在基隆暖暖山區的65歲張先生,日前半夜如廁開門時被天花板掉落之龜殼花咬傷頭部,雖立即至家附近的醫院就醫,施打兩劑抗出血性蛇毒血清,因持續臉部及頭皮的腫脹,轉至臺北榮總急診,繼續施打血清後住院治療。

因為臉部持續腫脹且進展到頸部,因此在被咬傷18小時之間,共施打十劑血清,因蛇毒的作用,造成病人口咽部組織腫脹而導致上呼吸道阻塞,緊急插管急救,入住加護病房,所幸在住院第三天後腫脹開始消退順利拔管,住院後第五天治癒出院。

臺北榮總急診部醫師陳燕嘉表示,該院過去二十年中所有毒蛇咬傷的案例,只有三例咬傷部位在頭頸部,均為龜殼花咬傷,三例各有不同的臨床表現,但如張先生併發急性呼吸衰竭症狀實為首見。

在台灣,神經性毒蛇(如雨傘節)咬傷病人常常會發生急性呼吸衰竭,主要原因是神經性蛇毒會造成病人呼吸肌麻痺,而這與出血性毒蛇(如龜殼花)咬傷頭頸部,組織腫脹導致上呼吸道阻塞的機轉不同。

陳燕嘉說明,龜殼花是北部地區常見的出血性毒蛇,咬傷症狀以疼痛、腫脹、瘀青、出血、水泡、組織壞死等為主,根據本院毒物諮詢中心的建議,龜殼花咬傷依照中毒嚴重的程度,需要一至四劑的血清治療,然而以張先生個案推論,頭頸部被龜殼花咬傷的病人可能需要更高劑量的血清治療,以快速中和蛇毒,減少組織腫脹,進而避免上呼吸道阻塞。

除了給予病人高劑量的血清治療外,入住加護病房密切觀察與早期保持呼吸道暢通(如:插管治療),也是病人治癒的重要關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