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羅》首周上映三天票房不到5000萬,按照這個趨勢,票房基本不會過億,撤檔停映應該是投資方比較明智的選擇(第一次看見還有這種操作)。

這個電影虧損已成定局,但停映之後片方可能會採取哪些方法來提高票房降低損失呢,總不會什麼也不做,只是再選一個外部競爭環境較弱的檔期再次上映吧。

他應該什麼時候再上映呢,三個月、六個月、一年、兩三年之後?以及上映之後的票房預期大概會是什麼樣?


謝邀,基本廢了,估計再上線遙遙無期,上來也是炮灰,畢竟還沒怎麼招呢,自己先慫了挺慘的,心疼梁家輝(片酬拿完了也心疼,純心疼)


這種上映前幾天撤檔的事常有發生,但是上映了2-3天臨時撤檔,再映的事情不多見,近兩年來似乎只有《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了,這類影片有幾個特徵,1、片方尤其是做決定的主創人員對影片的認知和市場觀眾對於影片的認知存在較大落差;2,、上映後票房慘敗,且市場輿論一邊倒,是公認的爛片。

其實對於宣發來說,最好的宣發就是口碑爆棚,同樣,最差的宣髮結果就是口碑撲街、世人皆知其爛,這種眾人皆知的爛片,再怎麼宣發都是無用功,幾乎可以斷定,再上映的結果必然是失敗,再次上映的宣發費用都可能收不回來。所以撤檔其實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電影市場就是這樣,作為爛片來說,賠了就得認栽,別無他法。

二次上映的票房:不管什麼時候上映,除非特殊手段,票房都不會超過1000萬。


三千萬吧,他們的經費大概就只能支持那麼多了。

自己掏腰包撐臉面的事,誰不會做啊?


會比不撤檔票房更爛

我現在真的懷疑這資方種腦子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


哈哈哈哈反正我已經看過了 爛片再上映還是爛片 票房?自己掏腰包算了


以一個觀眾的角度來看再過多少年重映都不會去看。


我們先看阿修羅撤映之後能改變什麼?宣傳?剪輯?特效?不管它們再如何掙扎,一部高於合理範圍投資的影片,風險都要乘以倍數。沒有粉絲群體,宣發不到位,投資過高等原因,都會造成影片票房不佳,尤其這種讓人感覺不中不西的特效電影,我還沒看過影片,但是公司收到過策劃案,當時報的投資額高於7.5億。總的來說,不僅導演在做夢,投資商們也在做夢。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