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支付產生於互聯網時代,爆發於移動互聯網時代。未來隨著生物識別、物聯網、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新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全面普及,將有更加多樣化的技術手段應用於數字支付領域,變革支付基礎設施,改變支付方式和支付形態,甚至影響整個支付清算系統的走向。

京東數字科技研究院認為,生物識別和物聯網技術在未來的數字支付領域中將扮演「手」和「腳」的角色,助力實現基於人的「無感支付」和基於物的「萬物互聯」,而人工智慧技術則是數字支付的大腦和中樞神經,為支付提供應對海量交易的智能並行計算能力、智能決策的演算法能力和數據管理與智能分析能力。區塊鏈技術作為數字貨幣法定化的可選技術之一,有望改變現有支付清算體系的既有形態。

生物識別,為數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碼」

生物識別即基於人體的生物學特徵,將計算機、光學、聲學、生物感測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通過深度學習演算法模型進行身份識別驗證的技術。具體而言,生物識別技術又可分為指紋識別、掌紋識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步態識別等不同技術類別。

數字支付是生物識別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之一。事實上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運用指紋識別技術,「簽字畫押「可謂最原始的生物識別手段。現代社會隨著技術不斷進步,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掌紋識別等各種生物識別技術不斷推陳出新,並應用在門禁、打卡等各種信息驗證場景。據美國諮詢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預測,全球生物識別技術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12.4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33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速為15.7%。由於生物識別驗證速度快、防偽性能好等技術優勢,在數字支付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生物識別為數字支付提供「天然密碼「,能夠解決支付場景端「身份驗真」或者「活體唯一識別」的問題。支付包括「身份驗證」和「資金轉移」兩個步驟,其中身份驗證是保證支付安全的前提。「帳戶+密碼「的安全防護手段面臨帳戶冒用、密碼遭受攻擊等風險,生物識別技術基於人自身生物學特徵的「自然密碼「而非「數字密碼「進行身份識別和驗真,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手機丟失、機器攻擊、冒用身份等帶來的支付欺詐風險,另一方面也能簡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實現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統一。

生物識別技術有望在移動支付時代之外,實現支付的「脫媒化」和「無感化」。移動支付時代,智能手機是數字支付的主要媒介,人們需要藉助智能手機或安裝在智能手機上的移動APP「刷一刷」、「掃一掃」,以完成某筆支付動作。藉助生物識別技術,人們將有望擺脫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一切支付媒介,藉助鋪設在各個場景的生物識別硬體設備獲取人臉、聲紋、步態等人體的生物學特徵,實現支付交互的「脫媒化」和支付喚起的「無感化」。

生物識別為數字支付提供了安全、便捷、高效的新支付手段,但在現階段也並非無懈可擊。人臉識別的活體檢測技術雖然能夠有效防止照片、視頻、面具等欺詐和攻擊行為,但對衰老、化妝、整容等原因而產生的面部變化卻並不能有效分辨。音紋識別很難抵禦變聲設備的攻擊。指紋識別技術應用最為簡便,易複製性卻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由此可見,各個生物識別技術之間各有優缺點,未來,多種技術組合應用將能有效提升安全性,是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物聯網時代,一切皆可支付

物聯網即綜合運用信息感測設備、網路傳輸、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最終實現萬物互聯互通。美國公布的《2016-2045年新興技術趨勢報告》顯示,到2045年至少超過1千億設備將連接在互聯網上。IDC的全球半年物聯網支出指南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支出將超過1萬億美元。中國工信部也於2017年1月頒布了《物聯網發展規劃(2016-2020)》,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物聯網將進入規模發展階段。

物聯網技術將加速支付向數字化方向演進,將資金賬戶和設備ID連接,有望實現萬物皆可支付。據2017/18年度Vodafone物聯網市場晴雨表數據顯示,居民生活是目前物聯網支付較先滲透的場景之一,也是物聯網支付技術最易體現價值的領域。穿戴方面,除手機、智能手錶等有感支付工具外,一些企業正在嘗試將感測器嵌入鞋子、衣服等著裝裡面,實現「拔腳就走」的支付方案;飲食方面,物聯網通過在智能家電中嵌入感測器件來自動下單,或是在無人超市中享受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支付;起居方面,電錶、水表與公用事業部門及居民賬戶進行聯網,進行定期費用支付;出行方面,通過車牌和支付賬戶之間的綁定,像停車場、高速收費站、加油站、洗車場都已經慢慢能夠實現無感支付,進行自動繳費。

數字支付和物聯網技術的結合,或將成為智能供應鏈和智能製造的關鍵一環。工業物聯網正在重構製造業格局,助推中國乃至全球製造業「由大而強」。據《中國製造信息化指數》數據顯示,對標工業4.0,2016年中國製造信息化指數為36.9,正由工業2.0向工業3.0過渡。雖然我國在高端製造工藝技術、生產自動化等方面距離德國還有很大差距,但是在電子商務、企業間協同、尤其是在產業生態創新等互聯網轉型發展方面中國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隨著數字支付依託物聯網技術在B端不斷落地,工業生產領域的「萬物互聯「,實現自動下單、自動發貨的數字化供應鏈系統未來可期。

人工智慧,實現智能支付的大腦

人工智慧可以簡單理解為人類思維的機器化表達,通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思維方式對事物進行智能化處理。據Gartner的最新報告預測,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美元,較2017年增長70%以上。同時,預計2022年人工智慧將驅動3.9萬億美元的商業價值。人工智慧不僅僅在多領域取得較大突破,也將促進物聯網、生物識別等技術的聯動的發展。

如果說生物識別和物聯網技術是數字支付科技的手和腳,實現了人和物的互聯互通,那人工智慧就是未來數字支付的大腦和中樞神經。人工智慧為支付提供應對海量交易的智能並行計算能力、智能決策的演算法能力和數據管理與智能分析能力,助力支付向更加安全、智能和人性化的方向邁進。當前就全球範圍來講,人工智慧在支付領域的應用已經慢慢延伸開來。國外,像印度CICI銀行、HDFC銀行將人工智慧應用到反洗錢和支付交易管理等領域,摩根大通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股票交易及結算,俄羅斯Yandeax則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防範病毒網站的惡意攻擊,保障網路支付的安全。

人工智慧同大數據技術相結合,深挖數據價值,拓展數字支付的內涵和外延。一方面,數字支付本身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應用於精準營銷、智能風控、欺詐識別等多樣化的場景,形成「支付+」生態。另一方面,來自於數字社交、數字消費等其他領域的數據也可以應用於數字支付領域,通過對人或者物的個性化特徵的精準描繪,實現支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統一。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結合,通過識別用戶在不同場景下的支付行為,可以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的支付方案。例如在用戶購買大額商品時,推薦分期金融服務;當發生可能存在支付欺詐行為時,及時提醒用戶中端支付行為;通過分析用戶以往的消費行為,為其提供個性化的商品推薦,實現精準營銷。

區塊鏈技術,決定未來支付體系走向

從集中式記賬到分散式記賬,從增刪改查到不可篡改,從單方維護到多方維護,從外掛合約到內置合約,區塊鏈集合分散式存儲、追溯序列、多節點共識共享等多項技術手段構建了一個全新的信任體系。其最主要的應用價值在於解決信任和安全的問題,同時可實現交易的降本增效。區塊鏈技術在票據支付、數字貨幣、跨境交易等支付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跨境貿易是區塊鏈在數字支付領域應用的天然場景。一直以來,跨境商貿支付領域一直存在著支付方式程序冗長、費用高昂、低時效性的缺點,而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交易雙方的直接連接,改變傳統跨境支付代理行模式下的資金轉移和信息傳遞方式,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業務成本。事實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跨境支付已經在Visa、Chain、Ripple等機構開始落地應用。

區塊鏈在數字支付領域的應用關係我國未來支付體系的走向,需要從國家層面推進。數字票據是從央行角度試行區塊鏈支付的開端。票據作為一種集價值體現、交易支付、商業信用等眾多屬性於一身的非標金融資產,一方面在票據流通中存在信息不透明、操作不規範等核心痛點,另一方面,區塊鏈的可追溯、可信任、分布存儲等技術特點和票據對真實性、防篡改的高要求天然切合。

2016年上半年,央行啟動了機遇區塊鏈數字票據的研發,並於2017年2月測試成功,其一期項目—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台已於2018年部署上線,進入試運行階段。該平台不僅可以實現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票據貿易融資,還給監管機構、海關、稅務、中證登等預留了介面,方便更多緯度數據的接入和監管方實現基於科技手段的穿透式監管。2017年7月成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積極推進國家法定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但正如所長蔣國慶所言,區塊鏈只是法定數字貨幣將來流通的一個可選手段,二者並不必然存在關聯。但無論如何,數字貨幣法定化已是大勢所趨,這將深刻變革中國現有的支付體系和支付結構。

新技術在數字支付領域的創造力和變革力不容忽視,同樣不容忽視的還有由此帶來的風險。我們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技術本身是中性的,用得好能夠促進創新,帶來生產力的提升,用不好也容易帶來行業風險,引發行業亂象。道阻且長,正道成功!

唐艷紅 京東數科研究院研究員

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註:「京東數科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