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天空之城 Sky Castle 》接續著看這部電影,整個人覺得有一種驚悚,雖然一直以來也都知道這樣的教育問題,但,再一次看,更覺得毛骨悚然!

電影改編自張耀升同名小說,由恬妞、謝欣穎、陳以文擔任學校校長、班導師、舍監等角色。平均16歲的小演員傅顯捷、汪師超、杜以謙演出那被升學壓榨的國中生。坦白說,小演員仍舊掩不住生澀的「演」於是讓我有點出戲,不過阿文最後的眼神、小強褪去眼鏡後的兇狠演技大爆發我有被驚艷到!小群的角色設定有點定位不清,天才型的他到底要走反體制?還是要走順應體制?那一份衝突性並沒有在最後的那一幕中淋漓的發揮出來!恬妞的校長倒是很到位甚至在最後槓掉筆記本上的名單、出現在1907年照片裡的他呈現一種詭異的毛骨悚然!陳以文的表現算平平,因為舍監教官就那樣,沒有太特殊的角色發揮。謝欣穎的演出總是讓我覺得時好時壞,這部電影裡應該不算太好,不過演美術老師時很漂亮,演嚴師時對學生的戰慄感不足,柔師與嚴師的對立感不夠明確!小可惜。

私校愛迪生中學,只要你成績夠好,就可以爭取全校唯一一個上哈佛的名額!為了這個保障名額,十來歲的他們拼死拼活。明明就還是孩子的他們卻為了成績變成怪物。忘記怎麼純真單純的笑著,每天照著學校的規範死板板的除了讀書還是讀書。一樣還是存在著霸凌的問題,不管是老師對學生的辱罵,同學對同儕間的欺壓,又是一個只有分數才能說話,你要第一才能稱王。

神秘的校園傳說,關於藍色項圈,只要你進到宿舍420房上吊,還能活著回來,你就能縱橫稱霸考試!

轉學生葉群是個聰明的小孩,對於這樣極端變態的成功手法嗤之以鼻,面對學校的升學壓力以及老師的教育方式感到無法認同,單純的只是想要扭轉這樣的不合理與變態教育,卻不自覺的也捲入了這一場升學生存戰爭……

電影的開始,孩子歇斯底里瀕臨崩潰的在詭異的宿舍裡哭喊。校長在操場上訓話,孩子焦慮焦躁的在頂樓上大喊「我只是想要第一名」然後可預期的墜落畫面,雖然是可預期的發展,我卻在那個畫面那聲掉落的聲響裡頭皮發麻!學校有沒有處理這樣的問題(學生跳樓)?電影裡沒有演出來,有的只是時間流逝繼續下去的持續學習、考試、處罰、獎賞。

宿舍裡舍監透過監視器監督著房間內孩子們的學習狀況,因為連作法的關係,同學間只有競爭,只有你不要害到我們的自私。曾經是充滿理想熱情的老師,也在被全校老師排擠中逼得自己冷血無情,為了逼孩子成績進步,為了自己的教師獎勵金、自己的工作飯碗,冷硬的對孩子們說「不要以為你是天才,在這裡,只有分數才是一切!」扼殺孩子的藝術天分,因為那樣的天分並不會提升成績,並不不能讓孩子考試第一,並不能讓校長、家長滿意,只會覺得是不務正業,是耽誤人生。

阿文想要逃離這樣的升學環境,以為自己被揍、被霸凌,就可以因為這樣外在的傷痕累累讓父親心軟,接受自己想轉學。沒想到卻被父親教訓,覺得自己沒有這麼懦弱的兒子!阿文最後選擇,在他最愛、擁有最自由開心的美術教室裡自殺,仰躺在地,詭異的笑著看著那片藍天……那一幕看得我很心驚,很心疼,無能為力的痛著!我們的教育怎麼了?即便知道這樣的教育不對,但,又有什麼辦法去改變?

校長說,是要苦這六年、十年?還是要先快樂這六年、十年然後痛苦一輩子?只是,這樣子才忍痛苦的六年十年,真的可以換得往後一輩子的開心?或是跟阿文一樣,連這六年都過不了,更不用提往後一輩子!

進入420寢室的人,脖子上的勒痕是一種跟惡魔交換的約定。現實生活中勒住我們的到底是什麼?是父母的期望?社會的目光、壓力?教育的體制?還是自己的無法妥協?

電影的議題很聳動,內容也很寫實,只是可惜某些部分的現實與虛幻轉切得有點太刻意,於是會有一種銜接不上的突斷點,比如駭了監視畫面,在房間內開趴,說著夢想,寓意好,但,太過張揚,我實在無法合理為什麼舍監不會出現?小群的媽媽一直覺得小孩子開心作自己就好,小群的爸爸也不是非逼孩子唸書的設定,但,為什麼?還是要讓小群上愛迪生中學?甚至不會追究小群滿身傷痕的跌倒?最後要求校長讓孩子留下,交換條件是小孩段考要第一名!這角色設定上實在好讓人難以理解。最後的87成績,有點太刻意要拉扯上網路流行語,但,卻沒有得到應該要有的師生對立衝突,那段藍色自由的說明,學生逃離束縛的反叛,反倒有點突兀詭異,是覺得有一點點想要向當年(對七、八零年代)《藍色大門》、《九降風》這類電影致敬,但,真的有點跳痛!可惜。

整體來說是一部看了會反思的電影,尤其在這麼多年後升學主義依舊掛帥,家長、老師們即便經歷過相同類似的壓力,依然不放棄這樣的教育是對的。只希望在教育的同時,師長們可以多想一下,在爭取苦六年玩樂一輩子的口號下,我們遺失了什麼?又扼殺了孩子們什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