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是清代小說家李汝珍的代表作品,是一部以寄託理想諷喻現實的小說。

李汝珍(約1763~1830年),字松石,號松石道人,祖籍直隸大興(今北京)。生性詼諧,疾惡如仇,精通文學、音韻、圍棋等。二十歲隨兄宦遊,遷居板浦,娶妻生子,在此地生活大半生,期間去河南做過小官。中年後自感仕途不暢,潛心讀書寫作,歷時三十年,寫成曠世奇書《鏡花緣》,初版在蘇州刊刻問世,迅速風靡坊間。

(圖:《鏡花緣》,李汝珍著,浙江文藝出版社2017年8月版)

《鏡花緣》前半部分主要寫唐敖科舉受阻,絕意功名出遊海外,見識海外三十多個國家的奇人異事,後入小蓬萊修道不還。後半部分寫唐敖之女思父心切,也出海尋親,回國後值武則天開女科百位才女被錄取,眾人得以在人間重聚。

《鏡花緣》的域外諸國,也充斥著不少肉體上變形的「人類」,這些變形人往往帶出人性之劣。如寫穿胸國人胸都穿通,只因他們行為不正,漸漸心離本位,胸無主宰。小人國里人最寡情,滿口說的都是相反的話。作者用漫畫式的手法,既是一幅幅活生生的人物社會相,又是對當時這種世態人情的諷喻和批判。

《鏡花緣》雖然其內容、結構、藝術性都不能稱為一流,但以其奇幻的海外世界的描寫奠定了此書在傳奇類小說中的地位,可稱殿軍之作,且有總結性意義。

小說《鏡花緣》彰顯的是對封建社會女性命運和女性問題的獨特思考,也是其能夠享譽後世的重要原因。

《鏡花緣》精心塑造了一批才華出眾的女性形象。作者從不同方面對婦女問題做了思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總體來看,作品還停留在表彰才女、傳芳寫烈的層面,由於作者過於注重在作品中表現才學,忽略了對人物形象本身的刻畫,突出的文韜武略等實際技能以及女子參政,但這一切都最終化歸平靜。


《鏡花緣》是清代小說中十分奇特的一部。書的前五十回,李汝珍有趣的描寫了唐敖、多九公、林之洋的遊歷故事,包括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的經歷,各地奇風異俗、神仙妖人和怪異草木蟲魚等,充滿奇幻色彩。後五十回,書中記敘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側重描述百位才女及各類遊藝活動,因它涉及琴棋書畫、醫卜星相、音韻演算法、燈謎酒令、射獵蹴球、鬥草投壺,各種百戲之類。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並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描寫詳盡,可見作者知識廣博。全書以豐富的想像呈現萬般世相,突出女子的才華,體現尊重女權的思想。李汝珍的《鏡花緣》以奇幻的筆法揭示了人間社會的種種風俗敗壞和道德墮落,諷刺現實辛辣幽默,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問題的思考。雖然有人稱《鏡花緣》為炫才小說,但作者廣博的知識實在令人佩服。雖有「橫看成嶺側成峰」之嫌,但也恰到好處地道出了書的特色所在。書中描寫的海外諸多國家,以《山海經》為依據,看似荒誕不經,但實則蘊含了作者對清明吏治和美好生活的嚮往。路過覺得本人評價的可以的請點贊,謝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