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黎雙富 黎雙富專欄

  備受關注的佐敦紀錄片The Last Dance今天完成前兩集首播,很多人跟我一樣,是有著超高期待值的。不知道大家觀感如何,我收穫不小,跟著騰訊的直播,一邊看一邊做筆記,一共記錄了幾十條,現在整理精選其中23條,算是我的觀後感,也歡迎大家來和我交流。

  我熊小夥伴一起圍觀

  以下內容按紀錄片播出時間線整理

  01。 讓公牛成為76人、湖人和塞爾特人那樣受人尊敬的球隊。

  這是新秀佐敦在電視上的公開表態。芝加哥作為美國第三大城市,但公牛在美國並無多大存在感。對於任何一個球隊老闆來說,新人能說出這樣的話,比強調任何願景、使命和目標都要強大,比客套說奪冠更震撼。

  02。 18個月的假期

  佐敦在1993年拿到三連冠後宣佈退役,直到1995年3月才通過傳真宣佈”I‘m Back“。他說,中間是一段18個月的假期。

  03。 禪師金句

  菲爾·積遜在開篇點評時說公牛隊:“We created an image that people want to be part of and live up to。”意思是,我們創造了一種大家都很期待的意象,都想成為其中的一部分。從一支無人在乎的瀕臨破產球隊到全世界要尊敬的豪門,這就是佐敦和公牛帶給芝加哥的禮物

  04。 老闆承認1997就有重建計劃

  公牛老闆萊茵斯多夫親口承認,1997年夏天就想拆散球隊重建了,總經理克勞斯已經獲得很多有關柏賓等球員的報價,兩人有高度共識。老闆決心稍弱一點,他更看重佐敦,只要他選擇留下,就不怕贏不了,就要給他機會。1997-98賽季,公牛11個球員處在合同年,包括鐵三角三人。

  05。 小男人克勞斯

  克勞斯被很多人唾棄,包括很多公牛球迷,但他的看人眼光還是到位的,包括引發佐敦不滿的導火索——將其好友奧克利送走換來卡達萊特,事實證明也是公牛第一個三連冠的關鍵動作。作為老闆身邊人,克勞斯不甘心公牛所有這些成績和風頭都被禪師和球員奪走,所以行事高調,沒有擺脫身上Little Man的宿命。

  06。 克勞斯禪師反目

  克勞斯實際上是禪師的伯樂,最早是他將後者從低級聯盟帶到NBA做助教,也是他提拔其做的教練。伯樂重要還是千里馬重要?隨著公牛的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越來越難,矛盾也越來越激化。最後一季,是老闆上門,才請回了禪師,並掏出了年薪600萬美元的合同(如今NBA聯盟教練平均薪水也不到500萬)。克勞斯說,就這一季,哪怕公牛82場全贏也要走了。禪師說,那是他們那個賽季唯一一次交流。

  07。 給媽媽的信

  佐敦媽媽保留了兒子讀書時寫給她的所有信件,其中一封是要錢,話費賬單是60美元,自己賬戶上只剩下20美元了,”也給我寄點郵票。“看到這裏,我想到當年我爸給我湊錢,去學校補交小學學費的場景,記得只有5塊。

  08。 北卡最強行勝於言

  進入北卡後,佐敦立誌成為隊史最強球員,很多人不相信,包括老大哥、後來成為湖人名宿的占士·禾菲,佐敦說:”I‘ll show you。(拿行動說話)“禾菲說,“兩週之後,我就知道他比我強了。”

  09。 Mike到Michael

  佐敦本名是Michael,Mike是簡稱和昵稱。1982年NCAA冠軍戰,在那個本為禾菲設計的最後一投戰術里,他臨場獲得了機會,穩穩將球命中。這個結果,是他大一一年努力換來的回報,那個球,讓他從男孩Mike蛻變成了男人Michael。

  10。 Never Off

  Switch On/Off現在已成為NBA一個流行表達,說的是頂級運動員在賽場上可隨時啟動開關,對比賽掌控遊刃有餘。佐敦屬於這種運動員,但是”他在球場上從來沒有關過,Never A Day Off!“

  11。 全隊染毒

  1984年初,史端上任,那時候NBA總決賽都不能場場直播,那時候黃賭毒侵襲聯盟,很多球隊瀕臨破產,是”行走的馬戲團(大笑話)“。佐敦透露,他新秀賽季有次打作客,在酒店想去找隊友們聊天,進到房間一看,隊友們的身邊是可卡因、女人和賭錢工具,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他堅定自己要潔身自好。

  12。 小個子突襲

  80年代的NBA,篤信高人,七尺左右(2米1左右)才有機會扛起球隊,魔術手和布特都是2米06,佐敦只有1米98,在公牛1984年第三順位挑他之前,火箭選的奧拉祖雲和拓荒者選的薩姆·鮑伊都是高中鋒,沒人相信他能帶領芝加哥走向巔峰,佐敦說他會去”earn my stripes。“

  13。 多做事少說話

  跟北卡一樣,剛進到公牛,佐敦知道自己沒多少話語權,說話別人也不一定聽,所以他將精力放在比賽上,用實力說話,新秀賽季第三場打公鹿就展示了自己,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4。 奧巴馬和克林頓

  兩位美國前總統分別對應著佐敦和柏賓的老鄉,奧巴馬說,即便那是公牛球票減價賣,自己也買不起;而克林頓和柏賓都來自阿肯色州的小地方。四個鄉下男孩,用各自的方式走到城市,成為幾代人的偶像。

  15。 The Last “Dance”

  禪師把這個概念寫到了全隊的戰術手冊上,既然是最後一季,那就要充分享受其中的每一分鐘。揭幕戰賽前的更衣室,禪師跟球員強調,領戒指值得慶祝,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拿下當晚比賽,贏波比什麼都重要。他說完這句,佐敦揮拳致意,師徒默契由此可見。

  16。 老二柏賓

  作為NBA史上最有名的二當家,柏賓在公牛兩個三連冠期間薪水一直不高,到1997-98,這位”NBA史上50大球星“,年薪兩百多萬美元,全隊第6聯盟第122,核心原因還是他在1991年跟公牛續了一份7年1800萬美元的長約,老闆當時都不建議他簽,但他為了避免受傷風險和照顧家人還是簽了,後來一直想找球隊重談合同而不得。對比佐敦在公牛最後幾年都是一年一簽,老大和老二對風險的判斷一覽無遺,或許,柏賓就適合做蝙蝠俠的羅賓。

  17。 裝備經理柏賓

  柏賓的大學籃球生涯是從裝備經理開始的,說得直接一點,在校隊最開始就是打雜,後來為自己爭取到了全額獎學金;佐敦是在高二被校隊降級,後來再打回來。

  18。 高爾夫球杆

  柏賓說,新秀時期大哥佐敦送了一套高爾夫裝備給自己,後來才發現,對方是想從自己這裏贏錢。

  19。 老二佐敦

  佐敦在三個兄弟中排行老二,打籃球老被大哥欺負,所以一直不怕輸就想贏,佐敦多次說,沒有大哥拉利的壓製和訓練,不會有後來的自己;父親也一直更認可大哥,他還承認,自己對佐敦沒耐心,沒想到這給了小邁克更多的進步動力。

  20。 頭疼有多厲害

  佐敦在高中和大學從未缺席一場比賽,NBA新秀賽季依然如此,直到第二個賽季左腳大傷,佐敦偷著回母校訓練恢復,想復出遭遇管理層反對,他們想的是輸波拿更好選秀簽位,當然也擔心佐敦再次受傷危及職業生涯,醫生說倉促付出有10%可能會生涯報銷。老闆問佐敦,如果一瓶治療頭疼的藥里9片是好藥一片是毒藥,你會吃嗎?佐敦回:”那取決於我頭疼有多厲害。“那個賽季,他堅持復出,率隊搭上季後賽末班車,才有了在波士頓作客的63分,才有了拉利·布特說”上帝今夜偽裝成了佐敦“這一典故。

  21。 小喇叭鳴叫

  佐敦執意復出後,管理層限制他每場比賽上下半場最多各打7分鐘,超過時間就會鳴喇叭,正因為如此,佐敦在一場季後賽席位爭奪戰最後一回合,只能作壁上觀,所幸隊友帕加森投中了制勝球。

  22。 罅隙起點

  佐敦和克勞斯的矛盾起點就是這次傷癒是否復出,作為球員,他不想讓球隊有願意主動輸波的文化,籃球運動最本質的東西就是競爭和贏波,後來送走奧克利以及要交易柏賓,讓兩人關係變得不可調和。

  23。 兩面三刀

  柏賓在1997年11月公開要求交易,在此之前,他將自己的手術故意拖到賽季開始前,激發了矛盾。除了不滿薪資,柏賓憤怒的點在於,管理層一方面保證不會交易自己,暗地裡又是另一套,這其實跟火箭總經理莫雷對待基斯·保羅一樣。管理層的兩面三刀,是這一工作醜陋有普遍存在的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