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在完成對於新飛電器的收購後,很快就決定推動新飛的獨立上市等資本化動作。在智家電看來,新飛電器最終能否上市並不重要。關鍵的是藉助這一契機,推動新飛電器經營管理團隊的持股,通過體制和機制雙改釋放企業的活力。

  荀玉||撰稿

  近日,在康佳集團召開的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康佳集團表示,將積極推動旗下5家子公司在科創板或海外獨立上市,其中包括其在2018年收購的冰箱行業領軍企業新飛電器,這是康佳集團提高資本運營能力、推進企業二次資本化的戰略之一。同樣,對於經歷了“輝煌-破產-復活”三部曲的新飛電器來說,則是一次再起飛的機會。

  自2018年8月份復產到春節前後發貨量創新高,再到AWE2019中國家電博覽會展出6款冰箱新品,可以說新飛電器的復出在預期之中。但無奈,無論是倚仗“東家”的行業影響力,還是曾經的輝煌和光環,都是雷聲大雨點小,聲勢大關注少。康佳集團要推動新飛電器 上市消息發出後,寥寥幾篇新聞宣傳後便徹底歸入沉寂。

  的確,成績再輝煌都屬於過去,相比如今的中國家電市場,尤其是白電、冰箱行業,市場早已被海爾、美的等大家電巨頭牢牢掌控,即使歸屬康佳後也很難力挽狂瀾,而對於新飛“重回一線陣營”的目標更是無從談起。當然,有後臺支持的新飛上市並非不可能,只是對於眼前的境況,品牌弱、產量低、創新不足,上市之路還任重而道遠。

  康佳的計劃在於推動五個子公司上市,也就是說新飛並不是康佳唯一要支持上市的企業,所以在上市需求的力度上可能會相對弱化。而根據新飛的未來計劃和戰略發展目標,無論從產量還是銷量上,都不足以支撐新飛的獨立上市,而想要全面推進產品線保障、營銷運營模式、生產製造系統三個層面並非一朝一夕之功,欲速則不達。

  目前來看,在康佳的戰略規劃中,新飛品牌保持了獨立的品牌和渠道,在“康佳+新飛”雙品牌的運作模式下,新飛能否真正再次騰飛仍然是一個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問題。首先是產品研發力。衆所周知,曾經如日中天的新飛之所以會淪落至破產重整的地步,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落後的技術研發,使得新飛在海爾、美的等轉變產品思路迎頭趕上的時候,跟不上潮流,從梯隊被落下。而在如今技術快速更新迭代的潮流中,新飛想通過兩年的研發投入,跟上家電巨頭們的步伐,踏上AI的節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隨着品牌的沒落,曾經忠於新飛品牌的用戶們已漸漸從新飛的忠誠中走了出來,而對於90、00後新興崛起的年輕消費羣體並不會對新飛予以過多的關注。且脫離了技術和體驗,再談老品牌皆是虛妄。

  同時,康佳與新飛能否真正實現融合,從國企變身外企,新飛的沒落是從2005年豐隆接手開始,兩個團隊的磨合以及理念的不同導致了新飛不斷出現問題,最終難以挽回,而康佳在企業文化與管理理念方面能否達成一致?且康佳的優勢在黑電,而白電方面競爭又太過激烈,隔行如隔山,康佳的經營思路和營銷模式是否適用於新飛,這對雙方而言都是一個考驗。所以,未來新飛能否真正再次“騰飛”都是一個未知數。

  從錯失多元化、上市的良機開始,新飛沒有扛過迷茫的混戰期,在新曙光出現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再生的內力,而想要在這個羣雄爭霸的時代中再次打開的新的閘門卻難如登天。這也給我們所有家電企業敲響警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時代的脈搏,在技術積澱和創新的基礎上,去發掘背後市場需求的本質,這纔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正確路徑!

  ====

  智家電(ijiadian):智能互聯網時代家電新媒體,關注互聯網智能化拐點時代的家電產業轉型進程。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