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7

〔編譯茅毅、記者蘇孟娟/綜合報導〕俗稱為「接吻蟲(kissing bug)」的昆蟲,其糞便中的枯西氏錐蟲(T cruzi)會使人感染傳染病「查加斯氏病(Chagas disease)」。在肆虐拉丁美洲後,全美國已有四十州、三十萬人遭攻擊而感染這種病,案例更擴大到義大利、西班牙、法國、瑞士、英國、澳洲和日本等國。鑑於罹病初期症狀與愛滋病接近,甚至被稱為「美洲的新愛滋病」。

接吻蟲是種「錐鼻蟲」,會咬傷人臉皮膚或嘴脣吸血,彷彿和傷者親嘴。牠咬人後往往會排便,寄生蟲會隨糞便被人搓揉進傷口或眼睛,可能造成感染,導致傷者中風及心臟病。

咬一下就感染 3成出現慢性心臟病

美國心臟協會(AHA)日前發聲明警告,也被稱「錐蟲病」的查加斯氏病威脅愈來愈大,約三成感染者會出現慢性心臟病;倘醫師不予以妥善治療,恐造成疫情大爆發。

感染者一開始症狀不明顯,故查加斯氏病又被稱「沉默殺手」。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指,該病可分急性與慢性階段;感染後,前幾週或幾月為急性階段,血液中已有許多寄生蟲,但宿主多症狀溫和,包括發燒、頭痛、疲倦、起疹子、遭咬傷口附近或眼部腫脹。急性階段有少數抗寄生蟲藥可治療,治癒率六十%至九十%。

一旦到慢性階段,寄生蟲已進入心臟肌肉及消化系統的肌肉,約三十%患者會出現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巨食道」、「巨結腸」等腸胃系統病變,可能導致中風或致命併發症。此階段,藥物恐無法治癒,只能減緩病情惡化。

美國CDC估計,墨西哥、拉美有多達八百萬人罹患查加斯氏病卻不自知。AHA警告,這些地區以外的醫師甚至不知道有這種病存在或其致命後果,而美國迄今病例多在南部與西部州,估計全美已卅萬人致病,甚至日本也傳病例。

台灣無美洲錐蟲病例 不需恐慌

我國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顧問、長榮大學名譽教授陳錦生則指出,台灣雖有接吻蟲,但跟美洲的吸血性錐蝽不同種,且數量極少,並無致病寄生蟲,因此台灣目前無「美洲錐蟲病」病例,不致有造成傳染病的疑慮,民眾不需恐慌;但提醒,吸血性錐蝽多夜間出沒咬吸動物血液,民眾若前往美國或南美洲國家,需留意夜間行動。

  • 俗稱為「接吻蟲(kissing bug)」的昆蟲(路透檔案照)

    俗稱為「接吻蟲(kissing bug)」的昆蟲(路透檔案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