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血證

很多疾病都有一個共同的致病因素就是血瘀,瘀血證既包括經脈之血,也包括離經之血。血液離開了脈道,進入組織間就叫離經之血。那出現了什麼症狀,說明有瘀血證呢?什麼樣的藥材有全能功效?

血瘀證

血瘀的早期是血行不暢,運行速度比正常的要緩慢,重要的組織就可能會血供不足,處在缺血缺氧狀態,功能下降,比較嚴重則是會出現血液停滯,造成血栓、梗阻,導致全身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腦卒中、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併發症、脂肪肝等。

經脈是運行氣血的通道,當血不在經脈中循行就是離經之血,離經之血是失去了氣的血,是沒有生命力的血,是廢用的血,因爲已經喪失了血液的生理功能。血液離開經脈,也就是常說的出血,一種是外傷出血,更多的是內出血,比如腦出血、胃出血、眼底出血、崩漏、子宮肌瘤等。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離經之血對於血管來說是出血,所以要止血;而對組織來說是瘀血,如果不把瘀血清理乾淨,新的血液不會流暢的通過,所以離經之血要視同瘀血一樣,要活血化瘀

血瘀的早期症狀

:皮膚臉色萎黃,有黃褐斑,可能還會有白癜風,紫癜風,紫記,青記等。

:瘀血影響氣血的通達,血液不能灌注的地方和灌注不夠的地方就會出現涼,主要是腰、背、腿、少腹,瘀血越嚴重,涼越厲害。

:瘀血影響到心神,影響到腦的活動,會出現情緒的改變,懊惱、鬱悶、煩躁、失眠等。

老年不寐、心情抑鬱、昏昏沉沉、無精打采

面部麻木、四肢麻木、面色昏暗、老人斑

色素沉着、黃褐斑、四肢不溫、小腹涼、後腰涼

【專家提醒】血行不暢,不能到達的部位就會引起該部位的營養不足,功能出現問題,出現黃涼鬱的症狀表示已經在瘀血初期了,應該注意防治。

血行不暢食療方

血行不暢主要還是氣的問題,陽氣不足,陽氣虛寒,推動血液運行能力差就會造成血行不暢,根據這個情況,於老師開了一個食療方,幫助大家日常調理。

1,煲湯

【材料】

三七:活血、補血、止血、補益

當歸15—20克:偏溫,養血活血

黃芪30克:益氣補血

桂枝10—15克:通陽化氣,溫通經脈

烏雞1只:益氣養陰,補血

【功效】補氣溫陽活血。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2,茶飲

【材料】

三七:活血、補血、止血、補益

大棗2—3個:健脾益氣

桂圓5—10個:偏溫,養血安神,養心

紅糖一大勺

【功效】補氣溫陽活血。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如果是陽虛的體質,茶飲方中可以多放一點桂圓和紅糖;如果陰虛,脾氣急躁,就少放點桂圓;如果是脾胃不好的人,少吃大棗。

【禁忌】食療方偏於溫補陽氣,陰虛燥熱,夜熱煩躁失眠,口乾舌燥的人不能用。

血瘀進一步發展後的症狀

:口脣、舌頭、舌下、皮膚髮紫,有瘀斑,舌下靜脈怒張,粗大

:皮膚、毛髮、指甲等營養不良。

:只要有出血傾向就會有瘀血的存在,包括咯血、衄血、吐血、便血、潛血、尿血、外傷出血等。比如眼底出血肯定有瘀血的存在,視網膜靜脈梗阻視網膜靜脈的炎症滲出

:判斷瘀血很重要的指徵就是腫塊、結節、增生,包括組織的增生、結節等。比如說甲狀腺結節、淋巴結節、乳腺的結節,卵巢囊腫、前列腺肥大等都屬於腫塊結節範圍內,肝纖維化、腎纖維化、腎小球動脈硬化都屬於增生。

:診斷瘀血的指標,痛則不通,痛有定處,固定不移,拒按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口脣紫、舌質暗紫、髮質枯黃、膚質粗糙

指甲乾枯增厚、身體疼痛、胃脘脹痛

全能法寶:三七粉

調理血行不暢的兩個藥膳以及活血化瘀的方子裏都有三七,可以說是“全能法寶”。三七偏溫,味甘帶點苦,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等功效。對瘀血造成的病症和出血造成的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三七還能通利血脈、促進血行,消散瘀血,從而達到改善血管內膜和血管狀態的作用,使血管能保持健康良好,保護血管。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長期服用它對人體有雙向調節的作用,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對調理經脈之血和離經之血的血瘀,都有很好的功效,三七可以長期服用,是心絞痛和冠心病患者的良藥,被稱爲“血管的清道夫”。

三七很硬,磨成粉之後外塗、熥服、煮粥等都很方便,而且也更容易吸收。專家推薦可日常使用三七粉進行調理。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如果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眼底病變,糖尿病末梢血管的變化,就可以在降糖降脂的同時配合三七粉來減少血管牀微血管的損害。一般情況下一天不超過6克,根據體質,一餐吃1—1.5克,泡水、沖服都可以;如果有外傷出血、有瘡瘍等,三七粉還可以作爲金瘡藥外塗或與水混合外擦。

【注意】藥物服用謹遵醫囑。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如何挑選最精純的三七粉?

南朝有個著名的藥學家叫陶弘景,他講過“諸藥所生,各有境界”,就是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物候會生產不同的藥材,藥材生長在不同的地方會影響它的質量和有效含量。

血不活,命不長,百病生!每天用點它,補氣通血脈,身體更健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