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流媒體的時代,電影院還能保持多久?

  時光網拉斯維加斯訊在2019年CinemaCon上,幾乎每個關於影視市場健康發展的討論中,流媒體的突出表現似乎都是不可迴避的話題

  CinemaCon(電影產業大會)每年都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的凱撒宮舉行,是美國及全世界影業經營者(還有經銷商)展示的平臺。所以每年春天,好萊塢各大影業與衆多優秀電影人都會在這場盛會上爭相亮相,來宣佈他們接下來的電影發行規劃,並讓各大參展商呈現出令人激動的電影產品。

  《羅馬》甚至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當然,即使2018年全球電影累計票房達到了創記錄的416.8億美元,不斷涌現的流媒體公司在最近頒獎季中的優秀表現還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最好的例子便是阿方索·卡隆導演的

  《羅馬》

  。本片發行公司Netflix不惜重金宣傳這部黑白劇情片,而《羅馬》也在影評人和觀衆兩個羣體中都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這也爲經常播放此類作品的衆多藝術院線拓展了商業參數。然而當金球獎,尤其是奧斯卡頒獎典禮到來之際,還是有些人對《羅馬》在主要類別的競爭力持謹慎的觀望態度。

  確實,《羅馬》在美國地區的主要市場都上映了4-8周的時間。但不可否認的是,更多的觀看者是通過Netflix的流媒體平臺最終看到本片的,而非大銀幕。所以對於CinemaCon的參展者們來說,他們過去許多年都被“至少三個月的上映窗口期” 搞得筋疲力盡(意思是一部電影的家庭版,包括DVD和藍光碟,至少要在其首映的三個月後才能上市),這也似乎讓流媒體成了他們傳統商業模式的一大威脅。

  退一萬步講,這注入了一些不確定性和不安感——公平地說,畢竟一些新研究顯示,那些最愛在流媒體平臺觀看娛樂內容的觀衆,通常是那些最愛去影院的影迷,他們也是最有可能在一年中光顧影院超過10次的人羣。

  在這周的影業推介會間隙,時光網有幸與CinemaCon、全美電影從業者協會總經理米奇·諾伊澤豪爾進行了獨家專訪,並請他闡釋了自己對於影視市場健康發展態勢的意見。此前在4月1日,諾伊澤豪爾已於週一的開幕晚會上發表過此觀點。

  如果像Netflix、亞馬遜以及其它流媒體公司從獨立電影市場分走一杯羹,同時又並不保證那些電影不會在自家平臺上同步發行——或者可能只在大城市進行一週的特殊放映,以此來節省開支——這是否意味着,影院所有者們都面臨着收益縮水的提前到來?

  北美影院的觀衆越來越少,也不是不爭的事實

  按照諾伊澤豪爾的說法,這並不一定。“如果你將一塊屏幕一分爲二,左邊開通了Disney+,甚至是AT&T和Comcast提供的所有服務,那麼這些流媒體服務的共同點是什麼?它們都是家用的,”諾伊澤豪爾說,“那麼要想消化所有那些內容會讓你無法想象,本質上來說這是不可能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的話,”諾伊澤豪爾繼續說,“家長們花70美元開通流媒體服務給孩子和他們的朋友們在派對上看,然後過了10分鐘那些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分散了,他們站起來開始追跑打鬧,家長們還得管着。試問家長真的願意花這個錢嗎?我想不會。但如果你帶他們出去看電影,他們坐在影院裏,很可能會有更加全神貫注的體驗。我說這些並不是因爲我是這場大會的工作者——我是真的相信這一點。”

  流媒體、愈加豐富的選擇以及分享型影片體驗的特殊尊嚴所形成的交匯是如何影響到中國的——這裏的流媒體市場剛剛出現並不斷多樣化,且並沒有被Netflix和亞馬遜這樣的巨頭佔領——這還是個未知的問題。無論如何,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對於電影產業來說極爲複雜的一年已經悄然來臨。時間會檢驗諾伊澤豪爾觀點與決心,並會告訴我們他正確與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