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節檔熱映的電影《流浪地球》想必很多小夥伴都去影院觀看了,也許你不知道,它是在青島拍攝的——西海岸東方影都。

不僅是《流浪地球》,甯浩的《瘋狂的外星人》、之前的《環太平洋2》、張藝謀的《長城》都是在那裏拍的。很有幸,去年5月份,我有幸去影都參觀了一下,影視產業園裏有幾十棟白色的方塊樓,那是攝影棚和置景車間,還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攝影棚。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和不遠處的外景街相比,這裏沒有一點藝術氣息,就像一座沉悶的工廠。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東方影都外景街建築


然而正是在這一幢幢白色的建築中,誕生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視覺奇觀:漫天的風雪、奇異的運載車、地球發動機的光柱、荒涼的凍土廢原......

人們把電影稱作是繼繪畫、雕塑、建築、音樂、文學、舞蹈、戲劇之後的“第八大藝術”,可這門藝術比它的“前輩”們更復雜,給觀衆的視聽衝擊也更強烈。爲了充分實現它的美學價值,往往要動用藝術之外的智慧,譬如高效的管理協調、先進的工業技術、標準化的製作流程......

而作爲一部像《流浪地球》這樣的重視效硬核科幻大片,除了藝術上不低的水準,對管理、工業的要求更是高之又高,所以電影又屬於工業,而且是重工業。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另外,《流浪地球》的應運而生與我們國家經濟、社會和科技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也有很大的關係,這不僅僅是工業技術上必要,也是精神認知上的順諧。

爲什麼這麼說?

那就要聊到今天的正題——《流浪地球電影製作手記》。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旅程

這本書從導言郭帆對科幻片的起心動念到殺青後的製作和上映,完整地再現了《流浪地球》的誕生過程。不看不知道,這樣一部兩個小時的電影背後,凝聚着如此密集的艱辛、探索、試錯、執着、榮耀、感動、夢想.....

拍攝這樣一部具有好萊塢水準的重視效科幻大片,在我國是首舉。大家都知道,好萊塢電影工業化已經好多年了,製作流程已然非常嫺熟,而我國的電影工作者還沒有過製作這種重視效科幻大片的經驗。整個拍攝、製作的過程,用“摸着石頭過河”都不足以形容其艱辛,因爲很多環節壓根無“石頭”可摸,只能靠着主創們自己創造辦法克服困難,這些困難有技術上的、管理上的、人才上的、時間上的、溝通上的......四年的智慧和汗水寫就了無數第一,爲將來我國重視效科幻電影拍攝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下面,我們具體看看書中展現的輝煌歷程。

【第一幕:冒險召喚】

所有的一切緣起於導言郭帆跟隨電影局組織的代表團去好萊塢的一次短期訪學。

書中記載了訪學中發生的一個小尷尬:

郭帆在那天(向美國同行)拋出了一個很普通的問題,卻讓他有點下不來臺——

“你們平時看中國電影嗎?”

美國電影人也是直白得可愛,沒有任何客套——“不看。”

“爲什麼?”

美國朋友的答案令人有些沮喪,但好在不算寒心——“因爲有字幕”。他們對所有需要看字幕的電影都不太感興趣。

可是晚宴上酒精的緣故,再加上被那句“不看”給氣到了,郭帆在心裏面一定是暗下決心:“十年後,你們一定要學會看字幕,因爲那時候你們的影院裏會有很多中國的電影。”

在那之前,郭帆執導的《同桌的你》票房大賣,他成了行業裏的香餑餑;之後,他推掉了所有的投資,下決心要拍一部中國的科幻片,爲此閒等了兩年。直到2015年,中影拋出了橄欖枝,使他得以完成心心念唸的夢想,決定拍攝《流浪地球》。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導演郭帆


在“天不時”(習慣了美國科幻的情況下,沒人知道中國科幻該長什麼樣子)、“地不利”(中國科幻電影工業基礎薄弱)的困境中,郭帆啓航了,好在他佔了“人和”——召集了一批同樣懷揣中國科幻電影夢的主創人員。

我想這裏有必要提一下他們的名字,因爲我們容易記住大熒幕上的光鮮面孔,這些幕後工作者的付出卻更值得銘記,他們是:製片人、編劇 龔格爾,視效總監 丁燕來,攝影指導 劉寅,第一副導演 周易,美術指導 郜昂,後期製作總監 孫敏......(大部分主創人員名字都印在紅色的書皮上)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招兵買馬後,緊張的籌備工作就開始了。因爲原著篇幅短,故事性不強,所以主創們要爲電影構建一個“世界觀”,要寫一個故事豐滿的劇本,要選創一種美術風格......爲了更好地完成這些工作,他們不僅要有創意,還要在短時間內學會先進的行業技術。

比如編劇,編劇組從最初的4個人擴展到後來的7個人,爲了高效工作,他們用了一種多人協作編劇軟件,這種軟件有強大的統計功能,“每個角色說了多少句對白,每個場景用了多少遍”,“每個人物的戲份曲線”等等都有統計,可以幫助編劇們方便地達到“三幕七個情節點”的要求。

再比如對PreViz的應用。這是電影行業一個專業的技術,中文叫“動態分鏡”或者“3D故事版”。簡單的說就是“在正式拍攝前,用簡單的動畫展示演員的走位、取景、攝影機角度”等內容,供導演、攝影指導在拍攝時參考。《流浪地球》的故事版長達160分鐘,這在國內是前所未有的,一來成本和人才所限,二來以前也沒拍過重視效電影。其他電影導言可以現場指導演員走戲,不好再改,可是《流浪地球》的片場搭配十分龐雜,各種機器、設備、佈景、效果都不是短時間就能搭好的,這就要求拍攝時儘量一條過,所以開拍前,主創們會在會議室花大量時間討論第二天每一場戲該怎麼拍。

郭帆說:“有一類導演叫拍電影,我這叫“做”電影。”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做”的難度比“拍”更大,“拍”只需要攝影機,“做”需要的,是書中提到的“四大金剛”:維塔工作室、UI組、MDI(421)和希娜魔夫。

維塔工作室是位於新西蘭的一家專門負責視效及道具製作的公司,參與過《指環王》、《阿凡達》、《霍比特人》等享譽全球的大片,能跟郭帆合作,出了看好中國的電影市場,也是感動於中國電影人的執着和夢想。電影中戰士們身穿的外骨骼就是在維塔工作室的幫助下設計製作的。這是“四大金剛”裏唯一的外國團隊。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UI組負責電影中的各種UI,也就是用戶界面。這個大家都熟悉,就是手機屏幕、電腦屏幕等各種顯示操作界面。你也許會納悶,屏幕這麼個小小的玩意兒,還需要專門成立一個部門負責嗎?其實,初期連電影創作者都沒想到,甚至有幾位主創都不知道UI是啥意思,比如導演郭帆。原來,好萊塢科幻片的UI都是先貼綠,後期電腦製作的,這樣做的好處是容易方便,缺點是缺乏質感,比如用手指觸碰時沒有指紋或塵印,爲了讓電影更真實,郭帆決定把所有的UI都做出實體來。這是一個不小的工程,首先是設計,未來的UI肯定區別於現在的,怎麼既有未來感又讓人覺得真實可信,是個難題;其次是製作,運載車的UI、空間站的UI、操控室的UI,都不一樣,信號燈怎麼閃,按鈕如何工作,都需要專業人員一線一版的焊出來;再次是操作,比如運載車上有二十多塊屏幕,啓動後依次點亮,可間隔時間的控制很難把握,太快太慢都會讓人覺得怪異,導演把二十多塊屏分給了三個操控人員,排練了很久,才呈現出一個良好的啓動效果。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MDI是國內不多的做物理特效的工作室,前身是421動畫電影工作室。他們主要負責一些車輛、機械的設計。

希娜魔夫也是做物理特效的,負責片中的機械置景。看過電影的小夥伴一定對這個場景有印象:姥爺韓子昂駕着運載車在嚴酷風雪中顛簸前行,車中的人左搖右晃。這就是通過希娜魔夫所製作的六軸電動平臺實現的。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召集好千軍萬馬,下一步就是開拍了,這是一段跨越極限的旅程。

【第二幕:跨越極限】

這一幕介紹了在電影的拍攝中,包括導演組、攝影組、美術組、演員等在內的工作人員,如何克服困難、跨越極限,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完滿地完成了拍攝。

在這個過程中,很多電影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精神緊繃,或與時間賽跑,或與危險過招,這不是一兩個人的熱情,而是一羣電影人的情懷。這種情懷,讓“中國本土的工業流程,從好萊塢眼中的‘游擊隊’,逐漸成爲了戰鬥力驚人的‘正規軍’”。

第一副導演周易的一番話,大概可以描述他們忘我的工作狀態:“我們把現場分成三個階段:困難-地獄-骨灰,就像是遊戲通關挑戰。大部分的導演組成員拍完後都有了類似戰後創傷(PTSD)的症狀。我在回家後一兩週後每天在夢境中都是在現場喊‘×××不在’‘大力膠在哪’‘機器組在哪’。這種情況大家至少過了一兩個月才緩解。對於創作組來說,這也是個冒險,信號刺激太過強烈。但是,經歷過這一切的工作人員都對這部電影特別有信心,相信自己是完成了里程碑式的作品。”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書中列舉了很多戰勝困難的事件,在這裏分享兩個讓我印象深刻的。

有一次,按拍攝計劃,晚上需要拍一場劉啓從平臺跳到點火核心的戲,需要一個八米高的金屬高臺,可當天場地上什麼也沒有搭建,於是龔格爾就帶領美術團隊、物理特效組、動作組開始拼命趕工。早上10點多在青島找到一個舞臺搭建公司,12點給出圖紙,做好搭建準備時,已經是下午5點,而另一批搭建材料——點火核心機械從北京剛運過來,還沒組裝好......晚上6點,平臺建完了,可搭建公司合同還沒簽,這意味着他們可以不對安全負責......晚上8點,給平臺刷綠漆用於摳像,點火核心卻沒有時間組裝完成,只完成了面對鏡頭的一半,這造成了重心偏移,吊車無法吊裝。這時,幾個工作人員上了平臺,用體重去配平。晚上9點,場景搭建完畢,燈光組和動作組進場,立刻給出燈光方案和動作方案,然後馬上開拍......

“這就是“流浪地球”劇組平凡的一天。”龔格爾說。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龔格爾


第二件事情是演員吳孟達的敬業。

拍攝本片時,吳孟達已經60多歲了。當他知道這個劇本是國人原創時,就毅然決然入組了。他身體欠佳,但堅持親自上威亞做動作戲。

龔格爾說:“我們在現場安排了一個醫生,保證他的人身安全。好幾次五門大表演下來之後臉是白的,脈搏也很弱了,現場摘了頭盔後馬上輸氧......吳孟達老師超期了五天,一分錢不要。但這個項目真的把他折騰得夠嗆:倒數第二天,知道快殺青了,整個狀態一下‘雪崩’,幾乎動不了了。最後一天拍海報的時候,老爺子是架起來拍的,回香港就住院了。”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吳孟達說:“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的科幻片,有這個勇氣和這個心,在大陸也好,在香港也好,甚至在亞洲區域也好,我們必定會成爲一個歷史......將來在我們中國未來的影視上面一定有它的一個位子。”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不少,正是在這些電影人的辛勤付出下,電影殺青了,可後期製作仍然任重道遠......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第三幕:試煉之路】

拍攝任務完成後,電影進入了緊張的後期製作。因爲已經定檔大年初一上映,時間緊迫,後期人員要在有限地時間內高質量地做好剪輯、視效和聲效,還要在上映前做出包括普通數字2D和3D版本、IMAX、杜比Vision、中國巨幕、DTS-X、D-BOX、4DX等二十八個發行版本,任務不可謂不重。

負責剪輯的是來自香港的張嘉輝,他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剪輯師。他認爲剪輯也是創作,因此會給導演提很多建議。他說:“我跟導演一直講,你請我過來剪輯,我每天跟着你,不是隻操作機器,你要什麼我就給你剪什麼,沒意義的。最主要的是大家碰火花,讓影片能一點點加分,一點點進步。”爲了剪好這部片子,讓主線任務劇情更加集中,他不得不捨棄很多大場面動作戲以及他個人很喜歡的演員片段,所以他說剪輯是二次創作的斷舍離。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視效一篇主要介紹了冰封上海的誕生。冰封上海的場景是全CG鏡頭,即所有的視覺產物(角色、物品、視效等)全是由計算機生成的CG動畫,這對於“流浪地球”是最大的視效冒險。美術組針對這個場景繪製了各種形態的景物元素,包括2044年的上海奧運大廈以及倒塌的東方明珠,很多創意都沒有用上,最終展現在銀幕上的是精品中的精品。視效總監丁燕來說,紮實的現場道具和效果準備,諸如風雪效果,重武器加特林道具,綠木表演等等,配合CG技術,才造就了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視覺奇觀。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聲效的負責人是王丹戎。聲效不僅僅是給各種環境場景配音,王丹戎還希望能在聲音上體現出中國科幻的獨特文化標識。地下城的生活氣息,人聲、麻將聲、舞獅聲等都有很強的中國味道,還有充滿創意的“春節十二響”,而一到地標,整個聲效又充滿未來感和災難感,讓人身臨其境。所有這一切的實現都凝聚着聲效工作人員的創意和智慧。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結語

劉慈欣在本書的寄語中說到:“我們的國家正處在一個快速現代化的進程當中,生機勃勃的大環境爲科幻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迎來了萬物生長的黃金時代。”

這其中就包括科幻電影。

如果一個國家科技落後,尤其是航空航天技術落後,即便是有先進的電影工業,也無法拍出成功的科幻片,因爲觀衆不相信,如果看到非洲人在自建的航天器上拯救地球,大概很多人都會覺得山寨,幾十年前的亞洲也是如此。現今,我國的航天事業突飛猛進,美國的科幻片裏出現了許多中國面孔,國產科幻片也會越來越有自信。

只是,好萊塢幾十年的文化輸出,讓大家都習慣了歐美臉孔作爲人類的代表,所以書中提到:“如果鋼鐵俠的頭盔一摘,出現的是一張亞洲人的臉,觀衆會覺得不適應。”


這本書帶你瞭解《流浪地球》是怎樣練成的


導言郭帆在電影殺青時說:“如果你想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麼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這不是結束,這是新的開始。”

這部“手記”見證了“流浪地球”的誕生,也見證了中國科幻電影很多從無到有的突破,這些突破所收穫的經驗,是未來我國電影工作者製作更多重視效電影的寶貴財富,所以“流浪地球”只是個開始。

期待:更多國產大片走向世界,中國的超級英雄拯救宇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