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宣佈退休,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將接任他的位置。

  “我退休以後想來當一名志願者,到時候希望面試的時候手下留情。”單霽翔笑言。他一直打趣自己是一名故宮講解員,在故宮的前六年進行了近2000場講解。

  從2012年開始,單霽翔擔任了故宮博物院院長。他對外一直自稱故宮的“看門人”。但在小wifi看來,他更像故宮這位老字號IP的經紀人。

  在這7年“經紀約”裏,單霽翔如何將一位尊貴沉悶的老IP變成國民頂級流量?

  頂流必備條件:經濟變現能力

  據單霽翔透露,2017年故宮文創全年總營收15億人民幣。沒錯,就是賣這些膠帶、行李牌、手機殼等物件創造的收入。

  想不到吧,這些老祖宗的帶貨能力比網紅流量強。

  去年年底,故宮系列彩妝上線成爲了全民熱點事件,幾乎一搶而空。

  另外,2017年,故宮也創造了8億多門票收入。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勞要歸功於故宮的網絡購票系統,爲遊客帶來了不少便利。

  頂流必備條件:熱門曝光率

  最近幾年,口碑最好的幾個綜藝、紀錄片都有故宮的身影。

  《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豆瓣評分高達9.4分,還登上了大熒幕。故宮的一衆工匠都成了大家崇拜的對象。

  《上新了,故宮》、《國家寶藏》等綜藝節目也都實現了口碑流量雙贏。

  就連故宮博物院自家的攝影師,都成了坐擁20萬粉絲的小網紅。

  單霽翔的開放理念也讓古老的故宮實現了線上“營業”。憑藉高清攝像,大家可在網上一覽故宮全景。無法到場的全球粉絲們,可以在線觀看故宮第一手“生圖”。

  頂流必備條件:寵粉有道

  別看故宮不停地在趕新潮流、賣周邊、上通告。單霽翔在故宮的七年,演講了2000多場。他和故宮都不只是爲了成爲網紅,而是將故宮背後的硬核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故宮文創賺的錢,都花在了文化教育上。

  據統計,過去兩三年,故宮僅教育活動就都高達2.5萬場。每場活動都爆滿,孩子們串朝珠、畫龍袍、做拓片……“所有這些全是免費的。我們把大量的營銷收入投入到孩子們身上。因爲我們堅信,這些活動讓他們長大後一定會成爲對中華文化熱愛的一代人。”單霽翔說。

  手頭富足之後,故宮可以施展的地方就多了。

  當年,單霽翔剛一上任,就花了5個多月走遍了故宮9371座古建築,爲此他和助理磨壞了20多雙鞋。

  瞭解整體情況後,他開始了一系列整改,禁菸、拆除爲了方便工作人員的“違規建築”。經過四年的整改,紫禁城恢復了不少景觀。故宮的開放面積從不到30%到現在的開放了80%。

  此外,故宮有增加大量女衛生間及實施限流引導的規定,這些事情看起來是管理者理所當然應該做到的,但一直到單霽翔接手才做成了。

  宮鬥小說有句核心綱領“一入宮門深似海”。單霽翔守着這座宮門,搭起了一座穿越古今的橋樑,讓那些深似海的歷史更好地重現在世人眼前,與民衆平等交流,讓一代代年輕人愛上故宮、愛上傳統。

  本文作者:大卷 小野

  圖片製作:黃佩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