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汽車訊 北京時間4月8日消息,據路透社網站報道,全球銅生產商將在本週齊聚智利共商增產大計。眼下,全球制銅產業面臨礦石質量下滑、投產項目延期實施以及國際貿易糾紛所引發的產量下降問題,而另一方面整個行業又不得不通過減少供應量的方式來支撐價格。

  儘管面臨諸多調整,但得益於電動汽車產量在未來大幅層漲的預期,全球制銅企業仍然規劃了未來十年內不斷增產的計劃。相較於生產傳統內燃引擎車型,電動汽車生產過程中的用銅量是前者的兩倍。值得一提的是,全球車企已經許諾將生產成批量的全電動車型。

  帶着上述議題,數百位投資者、企業高管、分析師以及監管者將於本週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出席全球銅大會。

  Wood Mackenzie諮詢公司銅市場分析師艾萊尼·約翰尼德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從各個角度來看,全球銅市場的供應量是存在缺口的,預計2019年緊缺形勢要更甚於2018年。”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自今年1月以來相對有所上漲,這使得相關製造企業自由港邁克默倫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安託法加斯塔公司(Antofagasta Plc)、必和必拓以及英美資源集團等一掃先前的業務發展陰霾。不過隨之而來也有新的問題產生——在地緣政治不穩定時期如何追逐高質量資產。

  根據路透社週一(當地時間4月8日)對30位分析師的預測調查結果,今年倫敦金屬交易所銅現貨均價或達到每噸6397美元,而這一預測值在上週五時爲每噸6437美元。

  Jefferies的礦業分析師克里斯多夫·拉法米納向記者說到:“我認爲我們正朝着銅市場中的牛市前進。”有分析師指出,伴隨着今年內新供應源以及穩定需求的不足,全球制銅市場應維持2500萬噸的體量,如此市場會出現小幅供應缺口,但價格漲勢卻得到了支撐。

  全球銅市場正致力於在線挖掘新的供應來源,但這一過程需要時間。囿於向地下作業轉型既耗時又耗錢,全球最大的上市制銅企業Freeport將旗下印度尼西亞Grasberg銅礦2019年的產量預測削減了一半以上。

  不過包括Freeport、必和必拓和內華達銅業公司在內的採礦企業卻在美國投資超過11億美元以開發新的銅礦項目。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市場曾經被認爲是全球採礦行業中的“拖油瓶”。

  歷史上同採礦業並無太多關聯的國家巴拿馬正迎來一波又一波的礦業投資。加拿大第一量子礦業公司計劃在該國投資3.27億美元以開發一座銅礦,其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該銅礦產量可以以每年37.5萬噸的幅度增長。

  今年市場供應收縮的幕後推手也正是Freeport,而後者旗下的Grasberg銅礦減產在一定程度上對整個行業的供應量產生衝擊。另一礦業巨頭嘉能可已經將剛果(金)穆坦達銅礦在2019年的產量“腰斬”,而其在該國的另一座鈷礦在2019年的產量也被下調爲10萬噸。

  與此同時,倫敦金屬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所持有的有形庫存銅較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近一半,總數大約爲50萬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