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的功效與作用及用法用量和禁忌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

功效: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經閉腹痛,止痛寧神的,症瘕結聚,崩漏;血虛頭痛,眩暈,痿痹,助心散寒,潤腸胃,潤澤皮膚,養血生肌,排膿止痛,赤痢後重,癰疽瘡竊,跌扑損傷等。

全當歸補血活血。

當歸身補血。

當歸尾活血。

應用:

1、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2、跌打損傷,淤腫疼痛,風寒濕痹,肢體麻木。

3、癰腫瘡瘍,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易癒合,癰腫瘡瘍者屬氣血不足。

4、抗衰老,祛斑養顏。

5、抗心律不整,降低心肌缺氧,解痙作用。

6、降血壓,降血脂。

7、增強免疫力。

8、抗炎鎮痛。

用量:5-15克

禁忌:

月經過多,經期期間,腹瀉,便溏浠,脾胃虛弱,脾濕,感冒均不宜服用。

畏葛蒲、海藻、牡蒙、生薑。


當歸是中醫里常用的一味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藥物,如果是煎湯用,每次6~12克;如果是燉肉用,每次10~30克。

買的時候,我們要挑選那些:身長,支根少,干身,枝大,質堅,味甘,香氣濃郁,斷面黃白的當歸。

養生用藥宜忌:

當歸性溫,且滋膩黏滯含油脂較多,因此熱盛出血,濕盛中滿及大便溏泄者應禁服

而且當歸義辛走竄,所以有出血傾向,月經過多,陰虛內熱者也不宜服用

當歸配黃芪:用於氣血虛損,黃芪的劑量大當歸數倍,可以「氣能生血」。

當歸與赤芍、鬱金、炒小茴香、炙沒藥、參三七配伍,用於疏通經絡,如病變後期出現腫塊疼痛時尤為合適。

下面介紹幾款葯膳養生方:

【當歸燉雞】

原料:母雞1隻(約1000克),當歸20克,姜,蔥,鹽,料酒,味精各適量。

做法:

  1. 雞宰殺後剖洗趕緊,開水汆透,過涼水瀝干水分。
  2. 當歸洗凈切塊,姜蔥洗凈,姜拍散,蔥打結。
  3. 當歸,姜,蔥裝入雞腹,背朝下放入砂鍋,注入適量清水,料酒,大火燒開,改小火燉至雞肉酥爛,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雞肉酥爛白嫩,湯汁余鮮可口,具有補血,保肝的功效。

【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羊肉500克,當歸,生薑各15克,鹽,黃酒,醬油各適量。

做法:

  1. 羊肉洗凈切小塊,放入沸水中焯除血水浮沫。
  2. 當歸洗凈裝入紗布袋紮緊,生薑洗凈切片。
  3. 羊肉,當歸葯袋,生薑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小火煎煮1小時,取出葯袋,改大火燒沸,加醬油、鹽、黃酒調味。
  4. 移至小火煮至羊肉熟爛,再改大火,加白糖收汁即可。

功效:散寒養血,溫經止痛,適合女性月經過多,或血虛所致的閉經,痛經,病後,產後體虛消瘦等。

【當歸枸杞酒】

原料:當歸,枸杞子,雞血藤各90克,熟地70克,白朮60克,川芎45克,白酒2.5升。

做法:上述各葯搗成粗末,裝入紗布袋紮好,放入酒罈中,密封浸泡7~10天,取出葯袋,將酒液澄清即可。

用法:每次25~50毫升,早晚溫服。

功效:滋陰養血,調補肝腎,主治老年人肝腎兩虛,陰虛不足,步履困難,視物不清,腰腿酸軟等症。

【當歸補血茶】

原料:黃芪30克,當歸6克。

做法:黃芪與當歸研為細末,放入茶杯,加入沸水,加蓋燜15分鐘即可。

用法:空腹飲用,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效:對過度勞累,身體虛弱,肌熱面紅,面色萎黃,煩躁口渴有較好的效果。


關注藍胖子大叔,分享健康養生資訊

十個大夫九當歸,可見當歸這味葯在大夫的藥方子里是何等重要!

1,當歸味甘而辛,為婦科補血活血的要葯,可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及血虛者,常與熟地,白芍,川芎等補血活血葯配伍,如四物湯。

2,當歸辛行溫通,是活血行瘀良藥,可治血虛血瘀寒凝腹疼,可與桂枝,生薑,芍藥用,如當歸,生薑羊肉湯。

3,煎服:每次6一12g。

4,大便泄瀉者忌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