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路橋建設所需資金非常多,但是依然要進行建設,一方面因爲車輛太多,自然就需要更多的路橋,另一方面是因爲可以加深交流,加快周邊各地的經濟發展。比如近日剛剛通車的虎門二橋車輛如織,不再重複港珠澳大橋的冷清慘況,成就實用兩不誤。

  4月2日,虎門二橋正式通車,到現在即將一週的時間,平均日車流量達到6萬車次,開通第二天甚至達到了10萬車次。雖然和虎門大橋的50萬日均車次沒法比,但是也達到了緩解周邊道路和交通壓力的建設目的,虎門大橋的日均車輛有所減少。而且隨着來往遊客對這座大橋越來越熟悉,這座橋一定能成爲當地的主要交通路線。

  可能有人會說,這只是剛剛開通,大家貪新鮮去嘗試一下而已,車輛數量只會隨着大家新鮮感的消失而有所減少,而不是增加。這樣的大橋的確有很多,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的港珠澳大橋日均車輛只有3000輛,實用性和地位無法匹配,但是大家似乎忽略了二者的建設目的有很大不同,二橋的建設主要是爲了緩解周邊的交通壓力。

  所以全程經過很多人口密集區,車流量只會增加絕不會減少,可能用不了多久,二橋的工作人員就會因爲車輛過多而頭疼了。但是這座橋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在保證了實用性的情況下,還達到了令人讚歎的成就,雖然全長只有12.69公里,遠遠比不上港珠澳大橋,但是卻憑藉兩項世界紀錄引起廣泛關注。

  短短一週就已經承載這麼多車輛往來,發揮價值的速度很快,不僅緩解了老道路的壓力,還帶來了意外之喜,因爲遊客的到來帶動了周邊新大橋的交通發展,促進各地間的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