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問題已經收錄至新聞專題 蘋果發布會全面解讀:由「硬」變「軟」改變了什麼? 請關注專題並參與專業討論~

它提出的應用隱私保護是否值得其他 App 學習?

是 Apple Pay 的升級服務嗎?交易記錄、每日返現意味著什麼?


看了一下這個回答下面已有的回答都或多或少的犯了一個錯誤:拿 Apple Card 返現去對比一眾優秀返現卡的返現(Citi Double Cash,Chase Freedom U),又拿卡片工藝去對比麗思卡爾頓(Chase Ritz Carlton),Amex白金(Platinum)的質感,拿APR利息去對比一眾18個月0利息的轉錢卡(balance transfer)例如 Chase Slate,其實你這個比較本身就毫無意義。

你怎麼不說 Double Cash 是消費給1% 返現,而必須等到還錢才給另外1% 返現,返現積累到$25才能兌換呢?

你怎麼不說Chase 麗思卡爾頓$495的年費,Amex 白金 $550,US bank Altitude $400的年費呢?

你怎麼不說 Chase Slate 沒有任何返現呢?

你怎麼不說上面所有無年費的卡都有3% 不等的 Foreign Transaction Fee 呢?

要評價一張卡的價值,是把以上所有因素綜合起來計算,而不是拿出幾張卡的優點加起來比較 Apple Card的價值。

所以你首先要回答的是美國信用卡消費的現狀是什麼?以及蘋果如何從這個產品/服務中賺錢。然後才能從中看出蘋果和消費者是一種怎樣的關係,那些優勢和劣勢是如何在Apple Card這個產品中體現的。

來自經濟學人2016年的報告,信用卡公司收費的構成和收入: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16/10/15/retailers-and-issuers-are-still-battling-over-payment-card-fees?

www.economist.com

美國信用卡交易中,大部分費用的利潤來自於交易行為的抽成,例如你刷卡100塊,有0.5-3塊進了信用卡網路的腰包,而在上述Amex 的例子中,單單這部分交易費就佔了收入的43%,但是我們同樣可以看到,透支現金費用佔了26%,年費佔了12%,違約金佔了12%。這還只是費用,不包括信用卡利息,而信用卡利息佔了多少呢?

參考這裡:https://www.valuepenguin.com/largest-credit-card-issuers

整個美國信用卡債務是超萬億的規模,而考慮到信用卡平均APR利息率在16%,你可以想像這裡面的油水有多豐厚,所以不光是收取各種費用,這幾乎萬億的信用卡債務才是真正源遠流長的利潤。

現在我們再看Apple Card 本身做了什麼:

  1. 大幅度消減看得見的苛捐雜費,0 年費,0 延期費,0 國際交易費,0透支現金費,如果拿第一張圖來說,再考慮到Apple Card 使用的mastercard的網路比Amex 便宜,刷實體卡消費相當於一半多費用省掉了,所以蘋果的收入來源就是兩個:通過交易費來獲得收益以及通過借出去的錢產生的利息來獲得收益。

2. 簡化的返現結構:蘋果相關開支 3% 返現,通過 Apple Pay 任何消費 2% 返現,通過刷卡消費 1%,同時任何消費的返現及時可以使用,無需等待賬單出來。這比前面所說的 Double Cash 必須要還錢後才能拿到返現,以及湊夠$25 / 50 返現才能兌換的苛刻要求來說都方便的多。之所以 Apple Card 能提供 Apple Pay 2% 返現也是得益於走Apple 自己的支付通道而不是 Mastercard。而蘋果今天同時發布的 Apple TV+ 服務,Arcade 服務, News+服務都是通過平的網路讓用戶花錢,自然無需走 Mastercard 的網路。

3. 基於蘋果生態系統,無縫的交互體驗,3年前 AirPods 發布時,引來無數的嘲諷,現在反而成為趨之若鶩的追捧,為什麼?不就是因為AirPods 對蘋果生態系統優秀的體驗嗎?獨佔的W晶元提供快速連接,快速切換設備,方便的快充,快速收納,正如同蘋果這個大的生態圈一樣,只有蘋果可以提供最底層的核心支持,在Apple Card上面當然也會開足後門,全面支持這個新產品,所以系統級別的還款提示,你再也不會意外忘記還款導致幾十塊的 Late payment fee:

直觀的圖表,用過 Apple watch 都知道蘋果在數據呈現和交互上的巨大優勢:

你不再需要打開不同銀行的app,驗證,切換頁面,查詢賬單,支付跳轉,直接在手機端錢包就能一目了然看見消費,返現,賬單到期還款。

4. 真正意義上的消除了對卡號的依耐,在國內的朋友可能不知道美國的信用卡市場有多麼原始——即便是所有的新卡都使用了 emv 晶元來杜絕複製卡片盜刷,但是所有的卡片,都帶有磁條以保持兼容性,因為很多POS機並沒有升級,他們依然只能通過刷磁卡的方式來付賬,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給自己手機加上了雙重驗證,FaceID,touchID,但是又把Pin碼貼在手機後背一樣愚蠢。哪怕是最新的的卡片,遇到想要盜取你信息的人只需要拿磁卡機一刷,再記下你的日期和CVV號碼,你的卡就被盜用了。所以當我看到蘋果的實體卡徹底取消了卡號和CVV,即便是不法商販能盜取你的卡號,也沒法快速進行大額惡意消費。同時利用如今快速和廉價的移動網路,24小時通過 iMessage 取得客戶聯繫,可以極大的方便用戶對撥打800電話,被機器人折磨的不適。

最後,回到這個卡本身,一張任何人都能快速申請的信用卡,利用如今廉價的高速網路讓你充分享受快速返現,消費數據整合,消除遺留的各種苛捐雜費,並且承諾不保留你的任何消費數據在網上資料庫,充分尊重你的隱私,我看不到任何理由它會失敗。

至少在美國這個市場中,對於那些沒有信用卡的年輕人群,點幾下手機就能獲得花唄這樣的信用工具,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情(當然也是父母的噩夢),但是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是趨勢,無可阻擋。

而對於蘋果而言,它堆積如山的2千5百億現金終於可以轉換為貸款收取利息,還能通過優秀的支付體驗獲得最忠實的粉絲。當你跟一個公司有經濟上聯繫的時候,你就不單單是他產品的用戶了。蘋果顯然也看到了未來服務即為商品的的大趨勢。當你進入了蘋果的生態圈之後,不僅是App,你所看,所聽,所用都會在蘋果這個閉合生態圈完成,而支付將是完成這一步的最後拼圖。通俗點說,蘋果只是做了Q幣一直想做,而又做不成的那些事情。

試想一下你是一個有著20億真實用戶設備的金融大鱷,擁有最大意願花錢的用戶,站在Visa/Master/銀聯和商家面前,似乎說話和議價的底氣也更足了。

其實說到這裡,國內用戶可能要失望了,因為美國信用卡巨額收入來源於交易抽成,而國內銀聯的抽成率很低,支付寶/微信更低,所以蘋果是不可能在中國負責Apple Card的核心返現能力,所以即便是推出了,受眾除了收藏一張做工精美的卡片,於蘋果的賺錢大業並沒有多少幫助,所以可以遇見就像上述幾大服務一樣,這將很可能使得國內用戶再次被遺忘。

最後補充一點的是:這張卡顯然不是給各種北美羊毛黨準備的,你們會為了一毛錢的差別從CSR 換到Gold,又從Gold 換到 Prestige,會為了積分和里程做 mileage world run,會帶著家裡寵物貓的副卡買 money order,為了開卡獎勵可以開卡關卡幾十次,靠著七寸不爛之舌一輩子沒付過Late payment fee,開卡從來不管APR, 從銀行角度來說都是負資產,根本不是蘋果的目標客戶。


蘋果這次召開的春季發布會,沒有推出任何一款硬體產品,而是將重點全部放在了軟體服務上面,要說唯一的硬體可能就是這張可以以實體卡形式存在的——「Apple Card」了。

圖片來源於天才小熊貓微博

區別於之前的信用卡,申請後需要花費數周時間等待實體卡片到手,才能享受相關服務。這次的Apple Card,用戶可以在iPhone上直接註冊申請,獲得批准之後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開始使用信用卡服務。

不過蘋果也考慮到了用戶可能需要在線下實體商戶使用信用卡,因此配備了一張鈦激光蝕刻卡。不過這張卡只有蘋果logo和用戶名,並不含卡號、截止日期等個人信息。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是一張沒有任何費用的信用卡。也就是Apple Card將不收取任何費用,沒有滯納金、沒有年費、沒有跨境支付費用等等。當然,雖然沒有本金滯納金,但是如果你錯過了還款,利息肯定還是會有的。

安全性被作為為Apple Card的重要賣點之一。Apple Card的賬號將會被存儲在手機的SE安全晶元中,交易的時候通過Touch ID或Face ID來認證,蘋果宣稱不會查看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地點以及其它具體細節,並且沒有廣告。

還有一個令人感興趣的是返現機制:

1、在蘋果的自由體系內,無論是在Apple Store蘋果零售店、蘋果網站、蘋果應用商店還是iTunes上購買蘋果軟硬體產品,都能獲得3%的返現。

2、通過Apple Pay在所有支持Apple Pay的地方消費,都能獲得2%的返現。

3、在不支持Apple Pay的地方,通過實體的Apple Card進行消費仍然可以獲得1%的返現。

這些返還的現金每日結算一次,直接進入用戶的Apple Cash賬戶,可以在任何能使用Apple Pay的地方花掉這些現金,能通過iMessage向朋友轉賬,或是用於Apple Card的還款。

除此之外,Apple Card有很多貼心服務。比如,當需要在網頁上填寫信用卡信息時,Safari瀏覽器能幫你自動填充Apple Card卡號;如果需要報告盜刷問題,或者需要更換住址信息,直接在iMessages上通過簡訊與客服溝通就行,連去銀行打電話也省了。

然而以上這些都暫時與中國無關,其實中國也早就有這些服務了。有網友調侃說,蘋果春節發布會上的幾款產品,分別對應是:今日頭條、支付寶花唄、Switch和小米盒子。

蘋果如今面臨困境——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數碼配件等三大硬體產品正陷入停滯,在iPhone輕奢定位遭遇挫折後,轉而大幅度向軟體內容領域尋求機會。蘋果想要完善自己的整個生態鏈,庫克想掙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每天都可以,每日無上限。


蘋果推出一款叫做 Apple Card 的全新服務,據庫克表示 Apple Card 將重新定義信用卡。

與傳統的信用卡不同,Apple Card 只需要在 iPhone 註冊就能使用,開卡之後自動更新到蘋果錢包,不需要領取實體卡。這張蘋果信用卡的發卡行為高盛,而國際結算則是和萬事達(MasterCard)合作。

在 Apple Card 的消費賬單上,用戶能看到每一筆消費的交易細節,但蘋果承諾這些數據不會保存在蘋果的伺服器,蘋果無法得知用戶究竟買了什麼。

蘋果還推出了 Daily Cash(每日返現),在 Apple Card 每天消費金額的 2% 都可進行返現,如果是購買蘋果的產品和服務返現比例則為 3%,而且沒有上限。

此外 Apple Card 不會收取滯納金、年費和跨境支付費等額外費用,蘋果表示這是一張業界利率最低的信用卡。

雖然可以無需實體卡,但用戶依然可以定製一張由鈦合金材料製成的實體卡,這張卡上沒有卡號、cvv 識別碼、有效期、卡主名字等信息,非常的蘋果范。不過使用實體卡的返現比例只有 1%。

據悉全球支持 Apple Pay 的國家和地區未來都可以使用 Apple Card ,不過這項服務會率先於今年夏天在美國上線,其他地區的上線時間尚未公布。

不過國內用戶暫時應該無緣 Apple Card 了。

庫克表示美國 70% 的商戶都已經支持 Apple Pay ,而在澳大利亞這個比例更高達 99%,他預計今年 Apple Pay 將突破 100 億。

去年庫克在接受愛范兒專訪時曾談到了對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看法,他認為「二維碼在中國的重要性遠超其他任何地方」。

中國沒有經歷所謂的桌面互聯網的階段,而是直接擁抱了移動互聯網,因此中國消費者的思維里並沒有桌面互聯網時代的那些包袱,這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中國的移動支付佔有率如此之高。

相信庫克不僅看到了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的關鍵,也了解到了一國國情對移動支付的影響,如今美國主流的支付方式還是信用卡,Apple Card 的推出將加大蘋果在美國移動支付市場的競爭力。

只想說都是,顏值太高了!

不是哈你們根本不明白這個卡的存在意義。不是搞信用卡的拜託先搞明白在來噴。多年以來美國人對信用卡是又恨又愛,卡的reward 其實就是吸引你多刷,老美的白痴理財觀念每次都是刷了一堆還不上慢慢還。蘋果真正解決的痛點是這塊——銀行的亂收費,這些費跟overdraft fee 一樣可惡,就是treat customer like shit。信用卡盈利的地方就在於此,其他的都是糖衣炮彈。你把糖衣吃了,炮彈扔回去,那是你牛逼。但是請你注意,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這樣,對於不精明的人來說,這張卡解決了他的痛處。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活的這麼精明仔細。

關於某些博後的所謂等效年費哈,是的你給各種category都花上了之後確實是相當於你的年費少了。然而你要先交錢,這有個時間差在裡面。而且這些卡一般都是travel 卡 大部分人用不上,用不上那麼就沒那麼低。而且你為了達到所謂的等效又花出去多少?又有幾個人民群眾每年數次的國際往返?!拜託你俯視一下廣大群眾好嗎?真是服服的。

以上。

————————————————————

這麼說吧,這張卡是神卡無疑。

無年費

蘋果產品 3% 返現

其他類別 2% 返現

實體卡消費 1% 返現

無滯納金,沒有各種亂七八遭的費

卡的材質跟JP 摩根的鈀金卡類似逼格滿滿,必要時可以當武器

說是低利息 然而 13.24-24.24 的APR 和其他卡也是差不多。對於每次都payoff的我沒啥用。

-----------------------------------------------------------------

下面我再給你講一下其他的卡要想達到這些都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無年費 (Chase U 然而類別1.5 %, 完爆它,且24.99的APR)

蘋果產品 3% (這個貌似只有蘋果現在的 聯名卡可以,然而只反gift card)

所有類別 2% (沒有說的這就是我以後的主力卡, United Club 應不應該取消呢?糾結)

實體 1%(這個就是業界平均水平)

鈦合金金屬卡還TM不要年費,講真,就是啥都沒有我也會申請一張 (摩根的鈀金 1000萬美金 CNM)

無滯納金,沒有各種亂七八遭的費 這個沒說的業界聞所未聞,這是革命性的,銀行就靠這些Fee 擼你呢,很多人不明白美國人消費習慣,信用卡借錢的有的是,反而是每次付清賬單的人少之又少。(目測其他銀行要發起核戰爭)。

所以蘋果也是聰明的,找了高盛合作,作為一個攪局者,這些銀行躺著吸血的時代結束了。

綜上能申請趕緊申,我不覺得這個deal 能存在太久。

我現在持有的卡 Capital One 白金,Amex 白金, Chase Freedom, Chase Sapphire reserve, Chase United Club, 以及Discover。 然而。。。TMD 一張都沒法取消。

但不管怎麼樣,這是一張無腦申請的神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