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2日,或許汽車工業的歷史將從這一天起翻開嶄新的一頁。

一家在外界看來行事極為低調以至於陌生的科技公司——華人運通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發布集成「智慧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三智」企業戰略,向世界召告:華人運通未來在出行領域的方向、定位、規劃與能量儲備。

幾乎與此同時,一條人事任命新聞讓神秘而倍受期待的蘋果汽車再次進入媒體視野。畢竟幾年前蘋果將開展汽車業務的新聞就初露報端,卻遲遲不見進展,其中原由或因技術受阻。何時能等到蘋果汽車猶未可知,而華人運通戰略發布會帶來的三份禮物令人驚呼,這是搶先把蘋果造車的活兒幹了。

25日晚,久未更新朋友圈的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丁磊更是連發五個小視頻:華人運通推出的一款基於量產目標研發的RE05工程車,實景展示了輪轂電機和四輪轉向技術帶來的突破性的駕駛方式;名為Concept A和Concep H的概念車更是瞬間把人帶入下一代人類出行場景。

這位見慣汽車圈前沿科技的技術型大佬為何如此激動的五連發?正是源於RE05工程車、Concept A和Concep H的領先技術,及發布會後普遍點贊的外界反響。

這些還只是初次照面的見面禮,「以人為本」的華人運通志存高遠,目標不只是造車,而是從人性化需求出發,依託人性化智慧,以研發創領智能出行技術為基礎,從新能源智能汽車的開發和產業化出發,布局智捷交通,並以此為入口為構建智慧城市做貢獻,改變人類未來出行。

生活因夢想而美好,未來因夢想而改變。支撐起這家科技公司的是一支令傳統車企都羨慕的豪華戰隊,掌舵人更是在政界、經濟界、汽車界均有不俗履歷的丁磊。在這個為夢想賦能的時代,華人運通擔負起產業變革的歷史責任。作為變革的創新者,將目光瞄準未來出行的丁磊則被時代被同行人推到了絕無僅有的跨界行業領軍人的位置上。在這個歷史節點上,丁磊與華人運通唯有一往無前。

造車還是造未來?華人運通勢必不凡

42年前,以喬布斯為首的「三劍客」創立的電腦品牌低調地誕生了,技術達人們以當時超前的創新理念開發產品,架構蘋果生態,才有了後來世人皆知的蘋果王國。

在理念和風格上,華人運通與蘋果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成立不到1年的華人運通對外一向低調,卻在戰略規劃、招攬人才、研發產品方面行動迅速。

丁磊在發布會上明確表達了對未來出行的願景:不僅僅是單個車輛功能的堆砌,而是讓車、路、城都聰明起來,讓車適合未來交通的整體規劃,讓城市更加滿足智能汽車的需要。

這無疑是向未來出行發起的一場革命性的挑戰,充滿自信的華人運通已然做好了準備。

翻看華人運通的發展時間表,可以清楚地看到,從東海岸基金與江蘇鹽城市政府達成戰略合作成立華人運通,到上海技術研發中心啟用、與博世全面合作,以及2個月前與臨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再到此次「三智」戰略發布,前後用時僅15個月。

在本次發布會上,丁磊領銜的華人運通高層集體亮相秀出團隊實力,11張面孔包括公司副董事長墨斐、COO陳威旭、CTO馬克?斯坦頓、CDO石志傑,副總裁陳俊、宋京、李謙、龔峻、朱攀等人,他們過往都有著光鮮的汽車界履歷。其中,墨斐曾任通用中國董事長兼CEO、克萊斯勒亞洲業務CEO、觀致CEO等職位,擁有35年的汽車生產和研發行業經驗;陳威旭曾在福特、通用等車企負責企業戰略、產品規劃、品牌運營等領域;馬克?斯坦頓則先後在福特、捷豹路虎負責整車規劃及產品開發,曾被譽為「捷豹I-Pace賽車版之父」。而組建這個豪華陣容的丁磊更是推動過上汽通用年產銷過百萬的大事件,並從政擔任過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管委會負責人、浦東區副區長。

是什麼力量將這一群人集結到華人運通的大家庭里?是因為丁磊的個人魅力嗎?是連接車、路、城,服務於人的「三智」出行網路,是全新的未來智能交通產業的巨大潛能,是「泛交通」領域的大整合,是擺在他們面前的百年一遇的產業革命良機。

丁磊曾在多個場合表明華人運通的立場和觀點:「出行方式的改變將是未來人類社會最重大的變革之一。華人運通致力於成為行業領導者,要結合運用最新的科學成果和最前衛的技術,整合資源開發出具有影響力的產品。我們正好趕上新能源汽車科技發展過程中最好的時代,同時也是最為重要和關鍵的時代。這個行業需要我們長遠布局,要有長期奮鬥的決心和意志,面向未來專註技術研發,真正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為人類打造網聯共享、舒適愉悅的出行體驗和全新的交通系統。」

回歸人的需求和智慧,只有當人性化需求和人性化智慧完美結合,才能真正實現人類未來更清潔、高效、舒適、美好的出行生活。華人運通的三智戰略,正是以人性化智慧為科技探索之本,以人性化智慧讓城市交通和出行更自由,從而實現萬物互聯、萬物和諧的完美世界。

理想照進現實,做智慧城市的架構師

如果說,與臨港集團的戰略合作,是華人運通「三智」產業戰略橫向布局落地的全面提速,那麼集合「九大首創」的「三智戰略」戰略發布,則是其邁出改變人類未來出行願景的第一步。

作為「三智」戰略的切入口,新能源汽車及其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發是關鍵性的環節。華人運通在過往經驗上注入互聯網思維,推出了面向未來的「下一代智能出行產品」,並提出全面系統的方案。在本次戰略發布會上,華人運通就向逾千名國內外的合作夥伴及媒體展示了基於未來智慧城市多維需求的 HOA架構。

HOA(Human Oriented Architecture)是以人為導向的超體智能架構平台,包含了開放的車輛電子平台VEA、道路監測平台RSA和城市數據平台CDA。車輛電子平台VEA可以實現開放環境、感測器自由調用、軟體重構等功能;道路監測平台RSA可以建立車、路、城感知通聯網路;城市數據平台CDA可以實現異構數據AI重構,讓人們可以自由操作車輛、傢具。

它打破了現有造車為造智能汽車而造智能汽車的單維思路,不是把研發力量全都集中在車上,而是將汽車、道路、城市視為一個完整的出行生態。可以使得車輛的開放式信息電子架構能夠高速對接路與城的信息數據與服務,同時,使得路與城的信息能夠支持面向未來的智能車輛的運營,形成雙向乃至多向的數據共享,實現感知的協同、計算的協同、直至智慧的協同。這也是全球首個打破「車、路、城」三大體系界限的智能架構。

HOA超體智架構讓我們看到了華人運通基於智慧城市的構建,其循環生態的業務布局也清晰地展示出來:全新智能汽車的開發與製造;車輛、充電網路及能源的共享;車聯網IoV及先進開放的自動駕駛技術;支持智捷交通的延伸;參與智慧城市的開發和構建。並結合數字化運營服務平台(Digital House),來支持華人運通在智慧城市中眾多業務板塊的發展。

丁磊也在採訪中強調:「城、路、車是不可分割的。華人運通要造的車也是和未來的智慧城市相關聯的。我們有這個關聯的介面,如果城市升級,我們也會第一時間隨著城市的升級而升級。華人運通的車,未來是非常有潛力的,不會被時代淘汰,將是面向未來開發設計的。」

HOA旨在將數據打通,讓汽車成為城市的子集,是實現智慧的車、智慧的路和智慧的城的第一步,達成人、車、城多方協同的關鍵所在。這個架構面向汽車、道路、城市提供服務技能,遠比造車更考驗企業的實力,更關呼華人運通未來業務布局的成敗。

對此,華人運通已經通過全球首個感測融合計算協同開放道路試驗項目——江蘇鹽城「智路」項目和正在規劃的全國首個「車-路-城」異構數據AI重構智能園區示範項目——上海臨港智慧未來園區進行實測推進,其終極目標是實現由終端的單體智能到車路的混合智能,直至城市的群體智能的演進。有了城市資源的對接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華人運通前行的道路將會事半功倍。

整車設計開發始於人性化關注未來

「華人運通的設計是以『人』為核心來設計的。我們所有的技術不是為了裝備而裝備,而都是圍繞著人性來展開設計,展開工程的。」

HOA架構了智能出行體系,HOD(Human Oriented Design)與HOV(Human Oriented Vehicle)則是圍繞人性化的需求,在整車設計與開發技術上進行了創變式的設計與車、路、城三個維度的整車開發。

在首次亮相的兩款概念車上,運用了「九大首創」中的4項,分別是全球首個氣流導正管理系統A.F.I.R.M.(Air Flow Integration and Reclamation Management System)、世界獨一無二的前瞻底盤轉向集成系統 A.C.C.S.I. (Advanced Chassis Control Steering Integration)、全球首個連動式座艙系統A.C.E.S.(Articulated Cabin Entry System)、全球首個超現實沉浸座艙系統E.A.S.E. (Electronic Advanced Surreal Environment System),這些首創技術的運用,使得車身造型和動態氣流的軌跡緊密結合,讓人在高速操控時可能信心十足地享受極致體驗;確保在任何彎道轉彎時都擁有最佳的穩定性;同步鉸接式車門不僅出入方便,開閉動作也頗為優雅;通過一個尺寸巨大的連續多曲面屏,能夠以圖像的方式鏈接真實或虛擬,讓人隨心所欲,在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無縫切換。

在見識了Concept H Hypervelocity與Concept A Active-agility的激情與舒適後,再來看看自由與群體生活間是如何任意切換的。Concept A Active-agility所特有的城市多元出行載體POD-System(Personification On Demand-System),使路上行駛及融入社區形成系統交通的一部分。它不僅僅是一輛車,更是一個現實世界綜合出行的工具。

除兩款未來感十足的概念車亮相外,首個基於量產導向開發的四輪轉向輪轂電機工程車——RE05一登場便引來驚呼。該車搭載了由華人運通自主研發的電氣化動力、車架技術及整車控制。其採用的先進的輪轂電機驅動系統,實現了精確和獨立的四輪電機控制和制動。它提供了14套不同工況/模式下的智能驅動邏輯,根據不同路況,4個獨立的車輪都可改變方向,並且能實時地正反轉,自由度極高,而且這項技術今後將落實在未來產品中。

此外,華人運通正在自主研發國內首個基於車路協同的L4量產智能自動駕駛系統,目前,搭載多個感測器、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測試車輛,在封閉道路已經完成超過100,000公里測試。

再多的首創,也不比不過量產車上路跑一跑。華人運通的量產車何時能落地便成了眾人關心的話題,就此,華人運通方面表示:「華人運通大概在2020年到2021年之間,就會有第一部量產車投放市場。但是不會是現在路上看到的車的樣子,而是面向未來的設計,擁有未來的電子架構,是與未來的城和路相融的未來交通工具。」

結語:

通過「三智」戰略發布會,華人運通釋放出明確的信號,華人運通並非傳統意義上的造車企業,更不是造車新勢力,而是一家專註於未來智能交通產業的創新型出行科技公司,他們立足於未來出行技術方面的綜合業務,來幫助智慧城市建設,造車是圓夢「未來出行」的途徑,而非結果。如同智能手機有很多,而IOS系統僅此一家。

當下,傳統產業的變革正從垂直到縱橫交錯,技術革命將帶來根本性的變化。可以預見,華人運通車、路、城的「三智」戰略下的是一盤跨界造車、交通、城市的未來出行棋局,前行途中機遇與挑戰並存,而目前僅僅是邁出了第一步。未來不遠,我們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