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兩地時間腕錶都會以中軸指針或是副盤顯示第二時區,無可否認這是清楚直接的顯示方法,然而看多了便覺得了無新意。Breguet (寶璣) 的 Classique Hora Mundi 5727 腕錶能夠在主錶盤直接快速地切換兩地時間,相比之下就具玩味得多。

Breguet Classique Hora Mundi 5727 的機芯設置了機械記憶系統,配備可編程式及可再編程式的機械記憶機構,只以一套指針分別顯示兩地時間。當然,你無法看到這套模組實則是如何運作,你只會看到錶盤上各指針的輕盈跳轉。而我就很喜歡這套兩地時間系統,時區切換乾淨俐落,時間顯示清晰明白,功能實用且具趣味。

錶盤上,中軸大三針指示了時、分、秒, 12 時位下方設有長形日期窗, 6 時位則是時區視窗(以城巿代表), 3 時半位置是同步的 24 小時顯示。

在平日, Classique Hora Mundi 可以當作一般腕錶使用,錶盤上所顯示的都是身處時區的時間及日期資訊。

若果想要查看第二時區,只要按一下 8 時位的按鈕,指針及時區盤便會快速跳轉,立時報上另一區的時間,再按一下又會即時切換回本地時間。

由於兩地時差可以超過十多個小時,對於他方的日夜及日期難免感到混亂,而 Classique Hora Mundi 的 24 小時顯示盤及日期盤便發揮了功用。由於 24 小時盤會作同步配合,故可清楚標示出他方究竟是日還是夜。

長形日期窗內配逆跳環圈指針,日期刻度盤會向逆時針方向轉動,環圈將同步移動圈出當天日期,若果轉換時區後出現日期變動,環圈便會前跳或後移,圈出正確日期。就這樣,此表輕易地解決了查看第二時區時會遇到的兩大疑惑。

另一個喜歡 Classique Hora Mundi 的原因,就是只須拉出並轉動 8 時位按鈕便能改變時區,調校方便而直接。假設本來把兩地設定為香港及曼谷,若想把曼谷改作倫敦,只要先按 8 時位按鈕設換至曼谷時區,然後拉出按鈕並轉動時區盤至倫敦即可,時針及日期均會同步轉換。假若時間不對,便可利用 3 時位的錶冠校正日子及時間,另一個時區亦會同步調整,無需再作調校。

如果真的要我挑剔這枚腕錶,就是無法顯示出夏令時間吧,當然你亦無法一眼看出兩地時間。雖然我向來認定兩地時間顯示是最實用的額外功能,卻不認為人們會希望無時無刻皆知悉兩地時間, Breguet Classique Hora Mundi 能夠按需要按掣轉換顯示,對用家而言更為體貼。

這枚編號 5727 的 Classique Hora Mundi 並非首個採用此系統的 Breguet 腕錶,其首先見於 2011 年推出的 Classique Hora Mundi 5717 ,其時腕錶配地圖圖案及日夜顯示,相比下此 5727 就顯得內斂雅緻。

Classique Hora Mundi 5727 用上了 Breguet 擅長的機雕為主要裝飾:中央刻有巴黎釘紋,錶盤邊緣飾有兩圈立體三角紋, 24 小時刻度盤以兩種飾紋點綴: 7 至 18 時位為火焰飾紋,代表熾熱白晝; 19 至 6 時位則泛著如小波浪般的交織紋理,代表寧靜晚上,盤外還有一圈刻紋裝飾。小時刻度圈經圓砂打磨,襯托羅馬數字刻度, 12 時位刻度左右刻有 Breguet 的簽名。小時及分鐘均由著名的寶璣魚眼指針顯示。

Breguet Classique Hora Mundi 5727 不單改變了錶盤設計,厚度亦由 13.55 毫米減薄至 12.6 毫米,直徑 44 毫米,備有 18K 玫瑰金及白金款


寶璣被稱為錶王,是因為創始人寶璣先生確實是個天才,這還真不是品牌自己吹出來的。

你看今天很多腕錶上的設計,都還有寶璣先生的名字出現。

眾所周知的是寶璣陀飛輪,在懷錶時代提升走時精準度的旋轉擺輪結構。

雖然今天的陀飛輪結構已經五花八門,各家品牌都有能力製作,但有固定擺輪架和旋轉擺輪夾板組成的傳統陀飛輪結構都是寶璣式陀飛輪。

另外,你可能也聽過寶璣數字時標寶璣指針的說法,不光是寶璣的產品上使用,其他腕錶品牌都會提到這兩個名詞。

寶璣數字時標是由寶璣先生設計的藝術字體的阿拉伯數字,百達翡麗腕錶的數字時標基本採用的比較多,浪琴,芝柏,愛馬仕等腕錶也都有使用。

寶璣指針,有時候也叫魚眼針,指針尖端部分有一個圓形環狀鏤空,鏤空部分偏向表中心一點,除環形鏤空之外的針本體部分纖細,如果是鋼針,還會做燒藍處理,就是藍鋼指針。

寶璣指針也一樣,被其他品牌大量使用。

除此之外,你也可能關注到了寶璣式遊絲的概念,這是對一類末端上繞遊絲的統稱。

平面遊絲變為立體遊絲,改善遊絲擺動的重心偏移問題,從而獲得更好的等時性,讓走時更精準。這種結構最初也是由寶璣設計出來並推廣應用的,所以被命名為寶璣遊絲。

所以,因為創始人足夠的厲害,才讓品牌今天仍能得到錶王封號!


寶璣是技術和藝術的絕妙聯姻,擁有寶璣,你就同時擁有了貝多芬和愛因斯坦——Nicolas G. Hayek

已故寶璣總裁老海耶克先生

此言不但出自表壇大亨,還能引發我們對寶璣鐘錶的好奇心。就像許多文壇宿將描寫寶璣,既讓文學愛好者發現端倪,又使鐘錶愛好者傳為美談。尤其是1922年Max Jacob(1876-1944)出版的小說《Filibuth ou La Montre enOr》,居然是以寶璣表作為主題展開情節,書中講述一隻1804年製造的懷錶,如何輾轉反側從法國到義大利再到日本,最終回到法國的經歷。(鐘錶時計堂)

寶璣表創始人寶璣先生在鐘錶界的貢獻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然而,就在寶璣先生百年之後,他作創立的品牌不僅屹立不倒,還被後人尊稱為錶王。一個鐘錶品牌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文學家與表迷都在津津樂道?這其中自有表的旨趣,但因表及人的故事應該更有味道。(鐘錶時計堂)

Abraham LouisBreguet (1747-1823)

2011年底,寶璣博物館競拍到一款1808年製造的懷錶:錶殼以紅色琺琅為主、白色琺琅錶盤最下方赫然標有「BREGUETET FILS」(翻譯為:寶璣父子,因為創始人A. L. Breguet的兒子於1807年加入家族企業,故名)的金錶,貴重之處不僅在於兩問、自鳴的複雜技術,還在於精工細作的雙重琺琅殼,雖然在北京拍賣,但此表當年是為奧斯曼帝國所定製,「濃濃中土風、茜茜高士情」溢於言表。(鐘錶時計堂)


說寶璣是錶王,說的是寶璣品牌的創始人寶璣先生。

阿伯拉罕·路易·寶璣(1747-1823)先生出生於瑞士西北部的納沙泰爾,據說自幼就顯示了對複雜機械的非凡天賦。1775年,寶璣先生在巴黎開設了自己的工作室。由於他對機械具備淵博的知識,對鐘錶的特點及技術獨具過人天賦,吸引了當時最優秀工匠投身其門下,成就一件件動人的優秀作品,逐漸成為法國皇室御用的製表師,拿破崙皇帝皇后和許多法國貴族都先後成為他的客戶,再後來聲名遠播,連普魯士、英國等國家的皇親國戚,也都以擁有寶璣先生的作品為榮。據說滑鐵盧戰役的時候,各方軍隊首領們使用的鐘錶,全都是寶璣先生的作品。

在為歐洲各國貴族服務的過程中,寶璣先生設計及製造的鐘錶,產品多元化,無論懷錶、航海天文鐘及鍾,設計匠心獨具,同時不斷有新的發明創造,不斷改寫世界鐘錶歷史,令他成為當時世界表壇最傑出的人物。

寶璣先生在鐘錶業各方面的各種發明,奠定了現代製表行業的雛形,世界上第一塊自動表(Perpetuelle),以及世上第一個懷錶的防震裝置(Pare-Chute);定速擒縱結構;寶璣遊絲;三問表的盤旋式打簧系統;自鳴鐘;以及在1801年取得專利權的陀飛輪……其中寶璣遊絲、寶璣針、寶璣字、避震和陀飛輪,直到今天都還被現代製表行業當做主要技術指標,可以說現今所有的機械腕錶之內,都有寶璣先生的發明。

上圖是一枚百達翡麗現代的經典三問陀飛輪腕錶,使用了寶璣針寶璣字,寶璣式遊絲、寶璣式陀飛輪

所以他在世界鐘錶界的地位,就像奧本海默之於原子彈,牛頓之於力學,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世界鐘錶行業,沒有一個人像寶璣先生這樣對鐘錶行業貢獻如此巨大影響如此深遠,稱他為錶王,實至名歸。


機械錶有所謂的三大複雜功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陀飛輪。寶璣(Breguet)是陀飛輪的發明者。在1795年的時候,寶璣創始人寶璣先生就發明了陀飛輪,並在1801年申請了專利。

陀飛輪至今依然活躍許多品牌的高端腕錶中,不但展現出機械錶的動態美感,還成為人們身份品位的象徵。

精密的陀飛輪裝置

寶璣5887腕錶

寶璣先生髮明陀飛輪的初衷,是為了抵消地心引力對懷錶走時造成的負面影響,從而讓表走得更准一些。在他那個年代,科技還不是特別發達,也沒有精密的製表設備,很多工序必須依賴手工,再加上陀飛輪裝置重量極輕,也非常精密,所以,在那個年代如果能做出陀飛輪,真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製表大師。除了陀飛輪之外,像避震器,寶璣遊絲,音簧,璣鏤等等,都與寶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寶璣創始人寶璣先生

從照片上看,寶璣先生屬於「聰明絕頂」的人物,光光的腦袋裡面蘊藏了無窮的智慧。有人甚至說,鐘錶史上的3/4的發明創造,追根溯源都來自寶璣。由於寶璣在鐘錶領域的諸多發明創造,以及品牌對於表壇做出的貢獻,寶璣故有「錶王」之稱。


如果要簡單一點來回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寶璣先生的發明,大約涵蓋了現今機械腕錶技術中70%的項目。其中,最出名的一項絕對是陀飛輪,但其他的,像是:寶璣遊絲(亦即雙層遊絲)、避震器、萬年曆功能、在三問表中引入音簧??等,這些都讓機械腕錶有了革命性的進步,甚至許多現代機械腕錶都仍在沿用;除此之外,寶璣字、寶璣針等設計元素在鐘錶行業也是不可忽視的。就是源於這些無可替代的歷史貢獻,才讓寶璣能擁有今天的「江湖地位」。


寶璣遊絲


避震器


三問音簧


寶璣字


寶璣指針及萬年曆


本回答節選自福祿嘻哈微信訂閱號~

關注微信號:福祿嘻哈,第一時間獲得最有趣的珠寶腕錶知識!


寶璣成為鐘錶師,是因為繼父來自鐘錶世家,多方引導想讓他承襲家業。最終他對鐘錶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而且很快就表現出這方面的天賦。

他在夜校學數學時,得到Abbé Marie賞識,被引薦給了路易十六國王。寶璣因此得以和法國皇室接觸,接下鐘錶製作的各式要求,不斷挑戰自己。

177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第一位向他下單的貴族客戶就是王后瑪麗·安托瓦內特。最為有名的是,瑪麗的仰慕者從寶璣那為她定製的極盡複雜的懷錶,花了44年才完成,完工時她本人已經去世34年了

▲ 寶璣為瑪麗皇后製作的懷錶

不過,別看好多東西都說是他發明的,其實他是由時代造就的人物,不少技術在他之前都已經成型了。作為一個和貴族關係密切的知識分子,當他用學術口吻把這些技術描述出來時,大家流傳盛讚的就是他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