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活動過後,不少人不僅錢包被掏空,也被各種複雜的立減、領券搞得暈頭轉向,一買「傻」三天。正是這種「虛弱」之時,讓騙子有了可乘之機,各種網購騙局又換了新套路捲土重來。

微信支付提醒用戶,在支付過程中微信為用戶提供支付保障,若微信支付被盜刷,可申請賠付。同時,用戶在進行網購時,需小心謹慎,謹記下列防騙貼士。

套路一:加微信購物返利

近日,市民張先生突然收到一則「誘人」的簡訊。

簡訊表示在某電商平台購物可「返利」。張先生添加對方微信後,十分認真地觀看了對方演示的返利方法。第二天,他選好商品,按照返利流程將鏈接發給對方。接著,對方複製鏈接之後,又給張先生髮回處理過可返現金的鏈接。由於手頭恰好有其他事情,張先生終止操作。

隨後,出於警惕,張先生聯繫了該電商平台的公關,才發現差點上當受騙,經核查,沒有發現綁定的銀行卡被盜刷的情況。還好及時止損。

防騙貼士:

  1. 不要輕信非官方認證帳戶的任何活動信息,若有所懷疑,建議第一時間聯繫官方平台求證;
  2. 不要輕易相信「返利」、「提成」一類套路,應仔細辨別活動舉辦方,切忌因小失大;
  3. 不輕易泄漏告知自己的個人信息、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等。

套路二:假冒客服盜刷銀行卡

李女士接到自稱是某電商網站理賠客服的電話,稱貨物有問題要幫她退款。在對方報出李女士的個人信息和訂單號之後,李女士根據對方所說添加微信點擊退款鏈接,按照提示填寫了個人信息和網銀帳號密碼。並且把所謂的退款「驗證碼」發給「客服」。幾分鐘後,卻發現銀行卡內6500元全被轉走!再與「客服」聯繫時,發現對方已將她拉黑……

?

防騙貼士:

  1. 接到陌生電話必須核實對方身份,對於自稱客服的人,要通過網購平台官方渠道核實;
  2. 得知網購退款、包裹丟失等信息後,應第一時間與賣家諮詢確認;
  3. 對於所謂「客服」發的退款鏈接或二維碼,不點擊、不掃描,以免遭遇釣魚網站和木馬病毒;
  4. 銀行客服發來的驗證碼是銀行帳戶的最後一道防線,任何時候都不要泄露給陌生人。

套路三:掃碼送禮

趙女士收到「某商家」發送的二維碼,商家聲稱掃二維碼加關注即可獲贈一箱牛奶。趙女士按照指示關注微信外,還填寫了個人地址、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等信息。但「商家」又告訴趙女士要領取牛奶必須先付快遞費。趙女士付款後「商家」卻將她拉黑。

315晚會情景模擬:掃二維碼送一桶油

防騙貼士:

  1. 不少網友抱著掃完碼、領禮品後馬上取消關注的心態,對掃碼送禮的活動來者不拒。可是卻不知道個人身份信息、銀行卡卡號包括密碼等都被騙子一覽無餘,導致資金被盜。
  2. 二維碼暗藏木馬風險,光從表面難以辨別其是否隱藏病毒木馬。
  3. 切忌貪圖小利的心理。

套路四:大牌手機變雜牌

最近,有多地市民投訴,在某網購平台上購買的大牌手機到手後卻變成雜牌手機。市民下單後,給店家轉賬交易。然而,當市民收到貨發現問題,店家卻已經拉黑微信,消失不見,原有的網店在平台上也搜索不到。

防騙貼士:

  1. 切忌隨意給陌生人轉賬;
  2. 網購大金額商品時要預先查看商家資質,根據規則支付購買;
  3. 遇到疑似詐騙,請第一時間報警處理,並向微信舉報:在微信聊天界面中點擊右上角進入「聊天詳情」,在「投訴」頁面選擇「存在欺詐騙錢行為」,隨後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類型舉報即可。

類似這樣的事在網購中常有發生。我們希望天下無賊,每個人都保持善良。也需要溫馨提示大家,防患於未然,擦亮雙眼保持警惕,認準微信支付官方唯一服務熱線95017。如果遭遇微信詐騙,謹記以下急救方法:

?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