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金融海嘯

席捲亞洲。

為了支援剛回歸的香港,大陸經濟做出了壯士斷腕式的改革。 一大批國有企業被迫關停,下崗的陰影籠罩在無數人頭上。

其中,尤以作為國有老工業基地的東北,代價最為慘重。 影片《下海》,就誕生在這個背景。 《下海》

「下海」這個詞,很多人並不陌生。 它是個極具中國特色的辭彙。 最初,它指一種到大海里去的動作。 改革開放初,它又成了一批經商者、時代弄潮兒的代名詞。

後來,它又有了另一層延伸意——「女子淪落風塵」。 而電影《下海》里用到的,正是這最後一層。

更直白說,《下海》講的是一個妓女的故事。 跟妓女有關的電影,我國拍的並不少。 香港導演陳果,早前就拍出了極具代表性的「妓女三部曲」。

但其中真正能見天日的,是0。 個中禁忌,我不說大家也懂。 而拋除表象特徵之外,《下海》還涉及了另一個更為敏感的話題——巴黎站街女。 對於這個人群,人們往往了解甚少。

她們漂泊異鄉、無依無靠,做著為人所不齒的工作,死去,然後被人所遺忘。

作為最邊緣的華人性工作者,她們不但生存狀態堪憂,生命安全也從來得不到保障。

而尊嚴,更是難以奢望的幻象。

國內,以此為題材拍出的電影,目前還是空白。 國外,之前滿打滿算也只有兩部——10分鐘的紀錄片《美麗城舊事》和劇情片《站街女》。

和《站街女》一樣,電影《下海》也出自一位外籍導演之手。

導演奧利維耶·梅斯,是個比利時人。

奧利維耶·梅斯 導演《下海》之前,他最擅長的是紀錄片。 幾部代表作,無一例外,全都聚焦了中國:《發高燒》(2001)關注河南艾滋病患者;《地下四季》(2006)透視農民工生存現狀;《前門前》(2009)記錄北京前門的拆遷改造。 他用鏡頭,記錄下了一幕幕中國群像。 一次偶然,他遇到了一群巴黎街頭的站街女。 經過長期跟蹤調查,他找到王小帥擔任監製保駕護航,拍出了這部電影。

2017年10月16日,《下海》在釜山電影節首映。 首映之後,再無消息。 等了一年半,我才得以目睹真容。 電影拍得不差,口碑也立住了——豆瓣和IMDb評分都是7.3。

但如果想火,幾乎是不可能的。

片中三位演員,表演不俗。 女主齊溪,名副其實的表演狂魔,有一張高級臉。

常年活躍在話劇舞台上。 《戀愛的犀牛》(第三版)女主是她,全國巡演近2000場。 演技爐火純青。

《萬物生長》、《浮城謎事》里,都有她的身影,後者還讓她拿回了一座金馬獎(最佳新人獎)。

《萬物生長》 男主耿樂,國內文藝片常客。 不管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劉憶苦,還是《北京樂與路》里的平路,抑或《開往春天的地鐵》里的建斌,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樂與路》 曾美慧孜,剛憑藉《三夫》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向來以豪放敢拍聞名。 在去年的《冥王星時刻》中,她用一段長達5分鐘的「情慾戲」,驚艷了國內影壇。

《冥王星時刻》 她曾這樣形容自己:「這個孤獨的城市中,孤獨的我會繼續堅持著我孤獨而偉大的夢想,繼續前行在這條孤獨的路上,除非我死,否則決不放棄!!!」 骨子裡的韌勁兒,讓所有人動容。 跟她的貴州老鄉齊溪,如出一轍。

《下海》的英文名,叫「Bitter Flowers」。 直譯過來,是「苦澀的花」,很符合影片自帶的氣質。

故事從東北女人張麗娜講起。 90年代,張麗娜一家三口擠在一所50平的兩居室里。

他們的生活,在當時的東北,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老公周曉東有工作能賺錢,比趕上下崗潮的其他人幸運。 可張麗娜不滿足。 她不甘心一家人擠在這所小房子里,而且兒子8歲了,眼見著以後的教育又將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於是,儘管丈夫不同意,她還是執意借下高利貸,遠赴巴黎當黑戶。

她聽中介人說,巴黎的保姆,一個月就能賺2000歐元。 無論當時還是現在,2000歐都是個不小的誘惑。

到了巴黎之後,她才發現,一切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做保姆,每月最多只有500歐收入。 有時累死累活工作一個月,臨了拿到工錢,還要受到僱主的惡意剋扣。

氣急了的她,再次走上街頭,另覓工作。

她不知道,在巴黎,華人也分三六九等。 而東北人,恰巧是最被歧視的那一等。 和溫州移民過去的有錢人不同,東北過去的,大多是「難民」。 可選的職業不多,還都苦哈哈的,除了當保姆,就只能淪落到去站街。 一次偶然,讓張麗娜與年長她幾歲的東北老鄉李玉梅結識了。

李玉梅將張麗娜帶回自己的住處。 在這裡,還有很多和她一樣的東北女人。

她們所有人,都靠出賣身體為生。 剛開始,心高氣傲的張麗娜很鄙夷她們,總是自己一個人獨處。 她跑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但始終找不到工作。

打電話回家,不但沒辦法訴苦,還會遭到丈夫埋怨。 因為欠高利貸,家裡爺倆的日子也不好過。 找不到工作,只能回家。 而回家,不但意味著努力付諸東流,還要面對巨額欠款。 讓家人生活一落千丈,是她想都不敢想的。 迫不得已之下,她只能走上街頭。

沒有人是天生的妓女,一切都只源於生活的擠壓。 「逼良為娼」,不過如此。

和張麗娜一樣,宿舍里的其他女人,也有著各式各樣的苦衷:供女兒上學讀書、給兒子買婚房、離異喪偶無經濟來源… 千言萬語,都在片中匯成了一個解釋——「給逼的」。

生活有多苦澀,對她們就有多殘忍。 即便如此,她們還要打碎牙齒和血吞,永遠只將最開朗的一面展現給家人。

張麗娜隱瞞了實情,只說自己仍在做保姆。

用她寄回老家的大把票子,父子倆不但住上了新房,還籌划起了開店。 親戚朋友看了眼紅,愣是把她弟妹丹丹送來了法國。 讓丹丹跟著她找個好人家做保姆。 這可愁壞了一直「言不由衷」的張麗娜!

隨著丹丹的到來,一切都開始脫離正軌,走向失控…

下海之後,海水冷;濕身上岸,岸上更冷。 電影最終,給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結局。 冬天裡,麗娜帶著兒子,在地下的出租房找到老公。 兩人在廚房,忙活著煮麵。

曾經的風塵,消解在了煙火氣中,將恩怨稀釋於日常。 片尾的煮麵與片頭的麻將,相得益彰。 摘取的,都不過是最稀鬆平常的人生百態。 正如豆瓣網友所說,「風雨沒有結束,但生活必須繼續。」

日子總歸要過。 而時間終將告訴我們答案。 觀影指南: 在「球妹電影」公眾號後台 回復 「 下海」 即可獲取資源 推薦閱讀: 《一出好戲》,黃渤的引人深思的荒誕喜劇 將妓女作為主角的電影,居然也有十萬人為它打滿分 年度最「婊」電影終於上線 《新喜劇之王》,星爺真的江郎才盡了?【內附zi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