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癌症治療的第5年是一個關鍵節點,如果完全緩解後5年達到無病生存,通常認爲癌症被治癒了。

然而國際頂尖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大規模研究,分析了早期ER+乳腺癌患者術後內分泌治療第5年停止用藥後20年的復發風險

雌激素受體陽性(ER+)乳腺癌是最常見的乳腺癌類型,佔全部乳腺癌病例的60%-70%

該類相比於其他類型乳腺癌,治療方法最爲成熟,治療效果最好。快來圍觀!到底哪些因素與腫瘤君的死灰復燃(復發)有關呢?

1、影響最大因素-腫瘤分期

目前ER陽性乳腺癌輔助治療標準方案是5年內分泌治療(他莫昔芬或芳香化酶抑制劑)。內分泌治療能夠有效降低乳腺癌復發風險,但不能完全避免。

研究者統計了88 個臨牀試驗62,923 ER陽性乳腺癌完成5年內分泌治療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復發情況。

研究發現腫瘤大小(T分期),侵襲淋巴結多少(N分期)與遠處轉移性復發風險的相關度最高。

腫瘤大小(T分期)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漫畫來源:若初

侵襲淋巴結(N分期)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漫畫來源:若初

儘管在確診的第5年甚至更晚的時間,這些患者都檢查不到癌症痕跡。但是統計結果顯示,遠端轉移性復發比例穩定,且與TN分期強烈相關

腫瘤越大(T分期越大),侵襲淋巴結越多(N分期越大),遠端轉移性復發風險越大

● 遠端轉移性復發風險最低的T1N0(腫瘤<2cm淋巴結陰性)患者,每年復發風險不到1%5-20年累計總復發風險爲13%

● 遠端轉移性復發風險最高的T2N2-9(腫瘤2~5cm淋巴結9枚轉移)患者,5-20年累計總復發風險爲41%

2、中等相關-腫瘤危險級

該研究還發現,乳腺癌腫瘤危險級Ki-67水平治療前五年(1-5年)療效關聯度大與5-20年的復發風險僅中等相關

小知識:乳腺癌腫瘤危險級與Ki-67水平互相相關。乳腺癌腫瘤危險級是St. Gallen共識中提出的,其根據疾病危險程度將乳腺癌病例分爲低、中、高三級。Ki-67是一種表徵細胞增殖狀態的指標,Ki-67水平越高腫瘤細胞增殖越快,通常危險級也就越高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研究結果表明:預估腫瘤危險級爲“高度危險”的患者,5-20年累計復發風險爲26%,相比於“低度危險”患者17%的累計復發風險(相差9%),差異並不如TN分期(相差28%)那麼明顯。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3、內分泌治療爭議-5年結束不該繼續?

ER陽性乳腺癌手術後內分泌輔助治療的時間目前推薦爲5年,而延長治療時間對患者是否有益在學術圈仍然存在爭議。相關的大規模的臨牀試驗正在進行當中,待結果揭曉時將帶來確鑿的結論。

本研究作者預測,雖然目前的研究結果並未明確區分出哪些患者應延長內分泌治療。但如果腫瘤較大、侵襲淋巴結較多的患者在5年內分泌治療後延長治療,她們長期復發的風險將有一定比例的降低。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因爲害怕復發而在5年標準治療後盲目延長內分泌治療

因爲某些患者的復發風險非常低(見下文基因檢測),這類患者即便延長內分泌治療的時間,也不會從中益。而且長期使用內分泌治療藥物有一定副作用(雖然因副作用而死亡的比例<0.5%):

● 長期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劑會增加骨折風險;

● 長期使用他莫昔芬會增加肺栓塞和(如果患者子宮未切除)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一種解決方案是通過基因檢測,將ER陽性乳腺癌患者根據復發風險進一步的分類腫瘤組織中某些基因的表達水平對乳腺癌長期復發有着重要的指導意義

市場上有多種乳腺癌多基因檢測方案可供選擇,有學者指出乳腺癌21基因檢測(Oncotype Dx)和70基因檢測( MammaPrint)。雖然應用較爲廣泛,但這兩種檢測是基於1年內復發的患者的基因表達情況研發出的,未必能準確預測長期復發。

EndoPredict、PAM 50 (Prosigna)和HOXB 13/IL 17 BR(包含在Breast Cancer Index產品內)幾項基因檢測有可能對長期復發有指導性作用。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總結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所以既不要認爲乳腺癌無病生存超過5年就不會復發了,也不要因爲害怕復發而恐慌。

應該通過科學的手段去判斷,和醫生一起根據自己的身體和疾病情況來適當採取預防措施來降低復發風險,同時也要堅持進行定期隨訪和體檢。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內分泌治療5年後停藥的患者,20年後的復發風險是多少?

相關精彩回顧

乳腺癌患者如何挑選護膚品?這六大類物質要避開

被稱爲“金標準”的病理報告單,到底怎麼看?

總是擔心復發轉移,不如試試這3個辦法?

讓我瞅瞅都有誰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