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MAGIC」的圖片搜尋結果

有時候,人家都會問我。用策略魔法的宏觀魔法V.S.微觀許願,要去思考願望感覺好麻煩喔,有沒有簡單通用一點的許願啊?答案是有的,但這種的許願語句,通常很概括性。怎麼說呢?跟大家分享一個案例:關於自行創業與兼差收入的魔法差異

 

有兩位朋友分別是自行創業與兼差收入,都使用同一個許願語句:我希望每個月淨利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但出來的結果卻天差地遠,這究竟發生什麼事?

我們先來定義什麼是「淨利」?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

營業毛利-營業費用=營業淨利

營業淨利+業外收益-業外費用及損失=稅前淨利

稅前淨利-所得稅=稅後淨利

 

我們看到損益平衡的算法中有三種淨利

營業淨利

稅前淨利

稅後淨利

 

當你的現實條件限制有所差異時,顯化出來的淨利便會不同。

如果你是一家企業的經營者,那麼你的淨利,會是稅後淨利這一塊。那魔法可能會作用在營業收入至稅後淨利間的所有選項都有可能。因為當企業體開始龐大時,你可能必須考慮,貿易的保護關稅、營業所得稅等

 

如果你是新創事業,那麼你的淨利,會是稅前淨利這一塊。那魔法可能會作用在營業收入至稅前淨利間的所有選項都有可能。新創事業可能須考慮,水電費用,空間租用,庫存成本,但也因初期收入,收入通路不像企業那麼穩健,所以不用考慮到稅後淨利這塊。

 

如果你是兼職收入,那麼你的淨利,會是營業淨利這一塊。那魔法可能會作用在營業收入至營業淨利間的所有選項都有可能。兼職收入很簡單的就是進貨成本、售價兩大主軸,所以很直接地考慮營業淨利這塊

 

看到這應該是眼花撩亂了總而言之就是,你的收入型態會取決你的淨利是哪種。

回到上方,分別是自行創業與兼差收入的兩位,他們使用這麼許願語句後,發生什麼事?

 

自行創業這位,他的營業收入只有些微起色,但他卻開始發現有些不必要的營業費用,如:過大的工作室租金高昂等,所以他從營業費用這邊下手,讓他的淨利有所提升。

兼職收入,他的營業收入就很明顯有增加,扣除營業成本、費用後,那個月他獲得頗滿意的營業淨利。但他卻開始發現目前的知識,不足以應付,獲得更多的營業收入,所以他開始去思考該如何去充實自己的知識。

 

重點來了

當你的許願語句中的語句,有牽涉到複雜名詞定義的,那麼你要去思索背後會帶來的影響。但如果是概括性的,如:收入、名聲。會較為單純,如:我希望我每個月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

 

換個角度來思考,牽涉複雜名詞定義的語句,可以有結構性的來剖析自身現實金錢流動的阻礙點,如同在上述案例中,自行創業案例他發現自己的營業費用偏高,而但概括性的語句,可能就需要多花費點時間來探索

 

所以

當你要進行許願時,請務必評估好,目前這個語句是否符合自身的情況。不然很有可能就會發生明明吃牛排,只需要一般的牛排刀,但你拿來的卻是醫療用的手術刀。

 

(圖片來源:網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