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自信表達 肯定自己 | 李政洋身心診所


肯定自己,是我小學時候,讀劉墉系列作品的一本書名。在成長的階段,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才慢慢體會。自信表達,是一個以意志堅定的態度,清楚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同時不去影響其他人權益,重要的人際互動技巧。


清楚的先了解自己的想法、內在感覺和需求,才能夠清楚的表達,讓對方知道。這其中也包含了設定人際界線,不隨便領好人卡,也不會因拒絕而感到愧疚。

十月份開始,健保局開始實施跨院用藥不給付。因為周六下午還有看診,遇到一些從外地來台北旅行的診友,總有人藥物忘了帶出門。要求要開立與原醫療院所相同藥品者,多有人在,只是健保局公文清清楚楚列在眼前,我也得學習,溫和而堅定的告訴他們,沒有辦法開立原藥,請民眾找健保局處理。

自信表達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技巧:


沒有自信的表達策略:

花太多力氣滿足其他人:
有些人會害怕,自己的需求,會造成其他人的負擔或是不高興,他們可能因此被拒絕或是受到傷害。這些人,可能會花太多的力氣,在讓其他人開心,或是滿足其他人的期待。其實在內心,還是會感覺到不公平和氣憤,只是平常沒有表達出來。有時候,即使沒有明確說出來,也會期待,其他人應該要知道他們的需要。

逃避:
有些人會避免,去探索自己的內在經驗,也不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待,自然也沒有辦法將這些表達出來。在與人相處時,也傾向會配合別人,倒不是因為害怕被拒絕或受到傷害,而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激烈的爭取:
有些人相信,只有透過激烈的手段,來爭取自己的權益,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可能有時候,人們沒有辦法分別激進,和意志堅定。可能會害怕別人會佔自己的便宜,不相信別人,也很少會去同理別人的需求。

當解離症遇到無法自信的表達

有時候解離症診友,不同交替人格部分之間,對於彼此的想法不太確定。就像是我們可能對於別人的想法,需要學習去了解,對於自己內在的不同部份,我們也要學習了解他們。

幫助內在不同的部分可以有自信的表達

安全自信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需要時間來練習。一開始,有可能沒有辦法在當下馬上要決定的事情上面發揮。可以先從,預期會遇到的狀況,來事先做準備。以下的步驟越常練習,要使用時越能得心應手。


在這個通訊發達的時代,很多機會要與人交流,在職場、在生活中,能夠自信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事情。或許,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讓人際溝通上更順暢,彼此可以有更好的合作互動,一起來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參考資料:
Coping with Trauma-Related Dissociation by Suzette Boo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