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如果說一部好的電影是導演講故事,把思考的權利交給觀眾自己。那麼一部壞電影就是授課式的,填鴨式的,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觀眾。

載入超時,點擊重試

  1.血戰鋼鋸嶺上映後迎來了好評如潮,我也恰恰看過其精彩的預告片,不可否認預告片非常地吸引我,好像回到了那個動作片和戰爭片滿天飛的90年代。可當我真正看完這部影片之後,不得不讓我承認我的先入為主,這部片正是我前面所說的壞電影。

  為什麼說它不是一部好電影,是因為一部電影夾雜了太多導演的私貨,授課式的,填鴨式的,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觀眾。雖然我也是梅爾吉布森的影迷,但是我還是討厭一個導演不認真講故事,而是夾雜自己的小私心。

  首先,你要知道梅爾吉布森是什麼樣一個人,梅爾吉布森出生於典型的愛爾蘭後裔家庭,是位純正的愛爾蘭人,他的宗教信仰是羅馬天主教,同樣的愛爾蘭化。而他是一位極端的天主教徒,記住「極端」這個詞。他當年的《耶穌受難記》就是他夾藏私貨的典型案例,那部片子在西方社會曾引起了轟動,全部指責梅爾吉布森的「反猶太」傾向,在影片中將猶太人描寫成嗜血的、尖酸刻薄的、小氣的、等消極刻板的形象。

  而且,梅爾吉布森在接受《GlobeandMail》時曾經坦言:「如果任何人扭曲福音,理性化猶太人的殘酷,那就是不顧教皇的教誨。教皇譴責「任何形式」的種族主義(反向歧視天主教徒),耶穌為了我們所有人的罪而死去,我內心時時刻刻都飽受煎熬」。無獨有偶,梅爾吉布森的父親也因為否認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而走在風口浪尖。

  而最有意思的是,《耶穌受難記》這部「反猶太」電影,全球6億美金的票房,美國就佔了3.7億,這部片子也是當時的票房第八和至今為止票房最高的R級片(R級屬於僅次於NC-17的限制級影片)。並且提名了三項奧斯卡,並獲得了人民選擇獎的,老百姓最愛看的電影……。多麼諷刺!和現在的川普當選多麼吻合,看似天天川普被噴,到處遊行反川普,川普的支持率仍然最高,符合「網友不上街,路人不上網」這樣的規律。

  除此之外,梅爾吉布森2006年在Malibu酒駕被捕,大罵猶太警察,說整個世界的戰爭都是猶太人引起的。黑料還不止這些,他歧視婦女和黑人,毆打自己的老婆也是家常便飯。美國和好萊塢畢竟是猶太人主管大權,你們這些白人至上主義雖然比例大,卻沒有實權,所以你看梅爾吉布森,被好萊塢封殺,距離2006年拍完《啟示錄》足足等了十年才重新坐上導演之位。(PS.他重回好萊塢的時間和川普上任驚人的巧合)

  2.這部片子始終直接或間接的映射宗教信仰的力量,或者說在過分的宣傳宗教,你會發現男主人公無時不刻不在「宣揚」自己的信仰,「宣揚」信仰的力量。也許梅爾吉布森就是個「曲線救國」的典型,既然你不讓「反猶太」,那我就用足力氣去讚美去讚揚「我的宗教信仰」。

  去告訴別人美國當年能夠打贏二戰,成為世界的英雄,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當年的美國精神,那個不存在「政治正確和白左」的美國精神。

  雖然每個人的宗教信仰是絕對自由的,但是強加於別人就是錯的了。他恰恰逾越了「作為人本身」,那股人性的力量,把一切力量歸功於宗教,也正是這部電影讓人不舒服的地方。

  3.另外,從拍攝手法上來看,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主從鏡頭」過多,多是根據對話順序推進的對話鏡頭,少有遠景和全景的呈現,優點是善於呈現流暢的故事和人物,缺點是缺少電影本身的美,或者說梅爾吉布森在逃避對全局畫面的掌控,所以我說這部電影的戰爭場面差到極點。同時,那個浪漫化的懸梯和現實主義的影片顯得那麼格格不入。真實的鋼鋸嶺也就十多米。

  4整個片子過於「工整」,敘事順序異常「循規蹈矩」,簡直像極了一份科班作業,遵循著非常簡單的故事順序。比如,先講小時候性格塑造,然後愛情,再者上戰場,最後大團圓結局。也正是這樣的「工業化作品」如同一飲白開水,索然無味,缺少了「創作」,缺少了「隨性而發」,也缺少了「美」。

  5最後,如果從電影層面講這部片子不是部好電影,但從政治宣傳這個角度說,它是一部極佳的好電影,是支持川普的左膀右臂。這部片子雖然入圍今年奧斯卡多想角逐,卻鎩羽而歸,畢竟奧斯卡是猶太人的「主舞台」。(PS.估計能拿個美國人民選擇獎,我雖然沒看奧斯卡晚會,但我猜組委會一定調侃了梅爾吉布森的反猶太傾向)

  6.這部片子恰恰適應了當今美國以及整個世界「宗教和種族」狀態,終於敢大聲的宣揚「白人文化」和「白人宗教」。

  一直以來白人的文化和宗教受盡「白左和政治正確」的折磨,本來的主流文化變成了「悶炮」,敢怒不敢言。由於像梅爾吉布森這類白人受夠了「小部分」綠教極端主義和「小部分」黑人利己主義的侵害,受盡「白左和政治正確」的折磨.

  在受盡欺負的時候,美國社會仍然要大喊「平等,公平,正義」,殊不知最後傷害的正是「大部分」人。而這部片子給「大部分」人帶來了信仰的希望,在這個主流信仰缺失的年代,在這個連Merry Christmas都不敢說,怕對少數族裔冒犯的年代。血戰鋼鋸嶺將是傳統白人生存的一聲有利號角。

  所以,我說他不是一部「好電影」。

 PS.見識下什麼叫白左和政治正確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