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發表於各大 AI 頂會論文提出的 400 多種演算法中,公開演算法代碼的僅占 6%,其中三分之一的論文作者分享了測試數據,約 54% 的分享包含「偽代碼」。這是今年 AAAI 會議上一個嚴峻的報告。 人工智慧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正面臨著實驗重現的危機,就像實驗重現問題過去十年來一直困擾著心理學、醫學以及其他領域一樣。最根本的問題是研究人員通常不共享他們的源代碼。

可驗證的知識是科學的基礎,它事關理解。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打破不可復現性將是必要的。為此,PaperWeekly 聯手百度 PaddlePaddle 共同發起了本次論文有獎復現,我們希望和來自學界、工業界的研究者一起接力,為 AI 行業帶來良性循環。

作者丨戴一鳴

學校丨清華海峽研究院

研究方向丨自然語言處理

引言

筆者本次復現的是中科院自動化所發表於 ACL 2017 的經典文章——Joint Extraction of Entities and Relations Based on a Novel Tagging Scheme

對於實體和關係的聯合抽取一直是信息抽取中重要的任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論文提出了一個新型的標註方式,可以解決聯合信息抽取中的標註問題。隨後,基於這一標註方法,論文研究了不同的端到端模型,在不需要分開識別實體和關係的同時,直接抽取實體和實體之間的關係。論文在使用了遠程監督製作的公開數據集上進行了實驗,結果說明這一標註策略較現有的管道和聯合學習方法。此外,論文所提出的端到端模型在公開數據集上取得了目前最好的效果。

論文復現代碼:

aistudio.baidu.com/aist

論文方法

論文提出了一個新型的標註方式,並設計了一個帶有偏置(Bias)目標函數的端到端模型,去聯合抽取實體和實體間的關係。

標註方式

圖 1 是一個如何將原始標註數據(實體+實體關係)轉換為論文中提到的新型標註方式的示例。在數據中,每一個辭彙會被賦予一個實體標籤,因此通過抽取和實體有關的詞語,構成實體。

▲ 圖1. 一個構成實體和關係的數據實例

第一個標籤是「O」,表示這個詞屬於「Other」標籤,詞語不在被抽取結果中。除了標籤「O」以外,其他標籤都由三部分組成:1)詞語在實體中的位置,2)實體關係類型,3)關係角色。

論文使用「BIES」規則(B:實體起始,I:實體內部,E:實體結束,S:單一實體)去標註詞語在實體中的位置信息。對於實體關係類型,則通過預先定義的關係集合確定。對於關係角色,論文使用「1」和「2」確定。一個被抽取的實體關係結果由一個三元組表示(實體 1-關係類型-實體 2)。「1」表示這個詞語屬於第一個實體,「2」則表示這個詞語屬於第二個實體。因此,標籤總數是:Nt = 2*4 *|R|+1。R 是預先定義好的關係類型的數量。

從圖 1 可以看出,輸入的句子包含兩個三元組:

{United States, Country-President, Trump}

{Apple Inc, Company-Founder, Steven Paul Jobs}

預先定義的兩組關係是:

Country-President: CP

Company-Founder:CF

由於「United」,「States」,「 Trump」,「Apple」,「Inc」 ,「Steven」, 「Paul」, 「Jobs」構成了描述實體的辭彙,因此這些詞語都被賦予了特定的標記。例如,「United」是實體「United States」的第一個詞語,同時也和「Country-President」關聯,因此「United」詞語的標註是「B-CP-1」。「B」表示Begin,「CP」表示Country President,「1」表示「United」詞語所在的實體「United States」是三元組中的第一個對象。

同理,因為「States」是「United States」實體的結尾詞語,但依然屬於「Country President」關係,同時也是三元組的第一個對象,因此「States」的標註是「E-CP-1」。

對於另一個詞語「Trump」,它是構成「Trump」這一實體的唯一詞語,因此使用「S」。同時,Trump 實體屬於「Country President」關係,因此它具有CP標籤,又同時這一實體在三元組中是第二個對象,因此它被標註「2」。綜上,「Trump」這一詞語的標註是:「S-CP-2」。除了這些和實體有關的詞語外,無關詞語被標註「O」。

當然,對於擁有兩個和兩個以上實體的句子,論文將每兩個實體構成一個三元組,並使用最小距離原則(距離最近的兩個實體構成一對關係)。在圖 1 中,「United States」和「Trump」因為最小距離構成了一對實體。此外,論文只探討一對一關係三元組。

端到端模型

雙向長短時編碼層(Bi-LSTM Encoder Layer)

在序列標註問題中,雙向長短時編碼器體現了對單個詞語的語義信息的良好捕捉。這一編碼器有一個前向和後向的長短時層,並在末尾將兩層合併。詞嵌入層則將詞語的獨熱編碼(1-hot representation)轉換為詞嵌入的向量。

▲ 公式1. 雙向長短時編碼器

公式 1 中的 i,f 和 o 分別為 LSTM 模塊在 t 時刻的輸入門,遺忘門和輸出門。c 為 LSTM 模塊的輸出,W 為權重。對於當前時刻,其隱層向量 h_{t} 的結果取決於起義時刻的 h_{t-1} ,上一時刻的 c_{t-1} ,以及當前時刻的輸入詞語 w_{t}

對於一句話,表示為 w=(w_{1},...,w_{t},w_{t+1},...,w_{n}) 。其中 w_{t}in R^{d} 是第 d 維度下在第 t 個辭彙的詞向量,n 則是句序列的長度。在經過了詞嵌入後,前向和後向的長短時神經網路分布接受數據輸入,前向則句子順序從前向後,後向則從後向前。

對於每一個詞語向量(經過詞嵌入後)w_{t}, 前向長短時神經網路層通過考慮語義信息,將 w_{1}w_{t} 的信息全部編碼,記為 overrightarrow{h_{t}} 。同樣,後向長短時則為 overleftarrow{h_{t}} 。編碼器最後將兩個層的輸入相接。

長短時解碼器

論文同時使用了長短時解碼器用於標註給定序列。解碼器在當前時刻的輸入為來自雙向編碼器的隱層向量 h_{t} ,前一個預測的標籤的嵌入 T_{t-1} ,前一個時刻的神經元輸入 c_{t-1} ,以及前一時刻的隱層向量 h_{t-1} 。解碼器根據雙向長短時編碼器的輸出進行計算。解碼器的內部公式類似於公式 1。

▲ 公式2. 長短時解碼器

Softmax層

在解碼器後加入 softmax 層,預測該詞語的標籤。解碼器的內部結構類似於編碼器。

▲ 公式3. softmax層

W_{y} 為 softmax 矩陣, N_{t} 為總標籤數, T_{t} 為預測標籤的向量。

▲ 圖2. 網路整體結構圖

偏置目標函數(Bias Objective Function)

▲ 公式4. 訓練中激活函數使用RMSprop

|D| 是訓練集大小, L_{j} 是句子 x_{j} 的長度, y_{t}^{(j)} 是詞語 t 在x_{j}的標籤,p_{t}^{(j)}是歸一化的 tag 的概率。I(O) 是一個條件函數(switching function),用於區分 tag 為「O」和不為「O」的時候的損失。

▲ 公式5. 條件函數

α 是偏置權重,該項越大,則帶關係的標籤對模型的影響越大。

import paddle.fluid as fluid
import paddle.v2 as paddle
from paddle.fluid.initializer import NormalInitializer
import re
import math

#coding=utf-8
import json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paddle.v2.plot import Ploter
train_title = "Train cost"
test_title = "Test cost"
plot_cost = Ploter(train_title, test_title)
step = 0

#=============================================global parameters and hyperparameters==================================
EMBEDDING = 300
DROPOUT = 0.5
LSTM_ENCODE = 300
LSTM_DECODE = 600
BIAS_ALPHA = 10
VALIDATION_SIZE = 0.1
TRAIN_PATH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train.json
TEST_PATH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test.json
FILE_PATH = /home/aistudio/data/
X_TRAIN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sentence_train.txt
Y_TRAIN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seq_train.txt
X_TEST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sentence_test.txt
Y_TEST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seq_test.txt
WORD_DICT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word_dict.txt
TAG_DICT = /home/aistudio/data/data1272/tag_dict.txt
EPOCH_NUM = 1000
BATCH_SIZE = 128

#=============================================get data from the dataset==============================================
def get_data(train_path, test_path, train_valid_size):

extracting data for json file

train_file = open(train_path).readlines()
x_train = []
y_train = []
for i in train_file:
data = json.loads(i)
x_data, y_data = data_decoding(data)

appending each single data into the x_train/y_train sets

x_train += x_data
y_train += y_data

test_file = open(test_path).readlines()
x_test = []
y_test = []
for j in test_file:
data = json.loads(j)
x_data, y_data = data_decoding(data)
x_test += x_data
y_test += y_data
return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def data_decoding(data):

decode the json file
sentText is the sentence
each sentence may have multiple types of relations
for every single data, it contains: (sentence-splited, labels)

sentence = data["sentText"]
relations = data["relationMentions"]
x_data = []
y_data = []
for i in relations:
entity_1 = i["em1Text"].split(" ")
entity_2 = i["em2Text"].split(" ")
relation = i["label"]
relation_label_1 = entity_label_construction(entity_1)
relation_label_2 = entity_label_construction(entity_2)
output_list = sentence_label_construction(sentence, relation_label_1, relation_label_2, relation)
x_data.append(sentence.split(" "))
y_data.append(output_list)
return x_data, y_data

def entity_label_construction(entity):

give each word in an entity the label
for entity with multiple words, it should follow the BIES rule

relation_label = {}
for i in range(len(entity)):
if i == 0 and len(entity) >= 1:
relation_label[entity[i]] = "B"
if i != 0 and len(entity) >= 1 and i != len(entity) -1:
relation_label[entity[i]] = "I"
if i== len(entity) -1 and len(entity) >= 1:
relation_label[entity[i]] = "E"
if i ==0 and len(entity) == 1:
relation_label[entity[i]] = "S"
return relation_label

def sentence_label_construction(sentence, relation_label_1, relation_label_2, relation):

combine the label for each word in each entity with the relation
and then combine the relation-entity label with the position of the entity in the triplet

element_list = sentence.split(" ")
dlist_1 = list(relation_label_1)
dlist_2 = list(relation_label_2)
output_list = []
for i in element_list:
if i in dlist_1:
output_list.append(relation + - + relation_label_1[i] + -1 )
elif i in dlist_2:
output_list.append(relation + - + relation_label_2[i] + -2)
else:
output_list.append(O)
return output_list

def format_control(string):
str1 = re.sub(r
,,string)
str2 = re.sub(r
,,str1)
str3 = re.sub(rs*,,str2)
return str3

def joint_extraction():
vocab_size = len(open(WORD_DICT,r).readlines())
tag_num = len(open(TAG_DICT,r).readlines())
def bilstm_lstm(word, target, vocab_size, tag_num):
x = fluid.layers.embedding(
input = word,
size = [vocab_size, EMBEDDING],
dtype = "float32",
is_sparse = True)

y = fluid.layers.embedding(
input = target,
size = [tag_num, tag_num],
dtype = "float32",
is_sparse = True)

fw, _ = fluid.layers.dynamic_lstm(
input = fluid.layers.fc(size = LSTM_ENCODE*4, input=x),
size = LSTM_ENCODE*4,
candidate_activation = "tanh",
gate_activation = "sigmoid",
cell_activation = "sigmoid",
bias_attr=fluid.ParamAttr(
initializer=NormalInitializer(loc=0.0, scale=1.0)),
is_reverse = False)

bw, _ = fluid.layers.dynamic_lstm(
input = fluid.layers.fc(size = LSTM_ENCODE*4, input=x),
size = LSTM_ENCODE*4,
candidate_activation = "tanh",
gate_activation = "sigmoid",
cell_activation = "sigmoid",
bias_attr=fluid.ParamAttr(
initializer=NormalInitializer(loc=0.0, scale=1.0)),
is_reverse = True)

combine = fluid.layers.concat([fw,bw], axis=1)

decode, _ = fluid.layers.dynamic_lstm(
input = fluid.layers.fc(size = LSTM_DECODE*4, input=combine),
size = LSTM_DECODE*4,
candidate_activation = "tanh",
gate_activation = "sigmoid",
cell_activation = "sigmoid",
bias_attr=fluid.ParamAttr(
initializer=NormalInitializer(loc=0.0, scale=1.0)),
is_reverse = False)

softmax_connect = fluid.layers.fc(input=decode, size=tag_num)

_cost = fluid.layers.softmax_with_cross_entropy(
logits=softmax_connect,
label = y,
soft_label = True)
_loss = fluid.layers.mean(x=_cost)
return _loss, softmax_connect

source = fluid.layers.data(name="source", shape=[1], dtype="int64", lod_level=1)
target = fluid.layers.data(name="target", shape=[1], dtype="int64", lod_level=1)

loss, softmax_connect = bilstm_lstm(source, target, vocab_size, tag_num)
return loss

def get_index(word_dict, tag_dict, x_data, y_data):
x_out = [word_dict[str(k)] for k in x_data]
y_out = [tag_dict[str(l)] for l in y_data]
return [x_out, y_out]

def data2index(WORD_DICT, TAG_DICT, x_train, y_train):
def _out_dict(word_dict_path, tag_dict_path):
word_dict = {}
f = open(word_dict_path,r).readlines()
for i, j in enumerate(f):
word = re.sub(r
,,str(j))
# word = re.sub(r
,,str(j))

# word = re.sub(rs*,,str(j))
word_dict[word] = i + 1

tag_dict = {}
f = open(tag_dict_path,r).readlines()
for m,n in enumerate(f):
tag = re.sub(r
,,str(n))
tag_dict[tag] = m+1
return word_dict, tag_dict

def _out_data():
word_dict, tag_dict = _out_dict(WORD_DICT, TAG_DICT)
for data in list(zip(x_train, y_train)):
x_out, y_out = get_index(word_dict, tag_dict, data[0], data[1])
yield x_out, y_out

return _out_data

def optimizer_program():
return fluid.optimizer.Adam()

if __name__ == "__main__":
sentence_train, seq_train, sentence_test, seq_test = get_data(TRAIN_PATH,TEST_PATH,VALIDATION_SIZE)

train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reader.shuffle(
data2index(WORD_DICT, TAG_DICT, sentence_train, seq_train),
buf_size=500),
batch_size=128)

test_reader = paddle.batch(
paddle.reader.shuffle(
data2index(WORD_DICT, TAG_DICT, sentence_test, seq_test),
buf_size=500),
batch_size=128)

place = fluid.CPUPlace()
feed_order=[source, target]
trainer = fluid.Trainer(
train_func=joint_extraction,
place=place,
optimizer_func = optimizer_program)

trainer.train(
reader=train_reader,
num_epochs=100,
event_handler=event_handler_plot,
feed_order=feed_order)

▲ 模型和運行函數train代碼展示

實驗設置

數據集

使用 NYT 公開數據集。大量數據通過遠程監督的方式提取。測試集則使用了人工標註的方式。訓練集總共有 353k 的三元組,測試集有 3880 個。此外,預定義的關係數量為 24 個。

評價方式

採用標準的精確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以及 F1 分數對結果進行評價。當三元組中的實體 1,實體 2,以及關係的抽取均正確才可記為 True。10% 的數據用於驗證集,且實驗進行了 10 次,結果取平均值和標準差。

超參數

詞嵌入使用 word2vec,詞嵌入向量是 300 維。論文對嵌入層進行了正則化,其 dropout 概率為 0.5。長短時編碼器的長短時神經元數量為 300,解碼器為 600。偏置函數的權重 α 為 10。

論文和其他三元組抽取方法進行了對比,包括多項管道方法,聯合抽取方法等。

實驗結果

表 1 為實體和實體關係抽取的表現結果,本論文正式方法名稱為「LSTM-LSTM-Bias」。表格前三項為管道方法,中間三項為聯合抽取方法。

▲ 表1. 實體和實體關係抽取結果

從實驗結果看出,論文提到的方法普遍優於管道方法和絕大多數聯合抽取方法。本論文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論文提出的方法較好地平衡了精確率和召回率的關係,儘管在精確率指標上略低於 LSTM-CRF。

表 1 也說明深度學習方法對三元組結果的抽取基本上好於傳統方法。作者認為,這是因為深度學習方法在信息抽取中普遍使用雙向長短時編碼器,可以較好地編碼語義信息。

在不同深度學習的表現對比中,作者發現,LSTM-LSTM 方法好於 LSTM-CRF。論文認為,這可能是因為 LSTM 較 CRF 更好地捕捉了文本中實體的較長依賴關係。

分析和討論

錯誤分析

表 2 為深度學習方法對三元組各個元素的抽取效果對比,E1 表示實體 1 的抽取結果,E2 表示實體 2 的抽取結果,(E1,E2)表示實體的關係的抽取結果。

▲ 表2. 深度學習方法對三元組各元素抽取效果

表 2 說明,在對三元組實體的抽取中,對關係的抽取較三元組各個實體的抽取的精確率更好,但召回率更低。論文認為,這是由於有大量的實體抽取後未能組成合適的實體關係對。模型僅抽取了第一個實體 1,但未能找到合適的對應實體 2,或者僅有實體 2 被正確抽取出來。

此外,作者發現,表 2 的關係抽取結果比表 1 的結果提高了約 3%。作者認為,這是由於 3% 的結果預測錯誤是因為關係預測錯誤,而非實體預測錯誤導致的。

偏置損失分析

作者同時將論文方法和其他深度學習方法在識別單個實體(實體 1,實體 2)上的表現進行了對比。作者認為,雖然論文方法在識別單個實體上的表現低於其他方法,但能夠更好地識別關係。

▲ 表3. 單個實體識別結果

作者對比發現,當偏置項等於 10 時,F1 數值最高。因此建議偏置項設為 10。

▲ 表4. 偏置項(α)數值和各項表現指標的關係

結論

本文提出一種新型的標註方式,將傳統的命名實體識別和關係抽取任務聯合起來,使用端到端模型進行直接聯合信息抽取。在和傳統方法以及深度學習方法的對比中均取得了滿意的成果。

考慮到目前論文設計的實體關係抽取僅限於單個的關係,無法對一句話中重合的多個實體關係進行抽取,論文作者考慮使用多分類器替換 softmax 層,以便對詞語進行多分類標註。

關於PaddlePaddle

使用 PaddlePaddle 進行工作大體上感覺不錯,優點主要有:

1. 構建模型的過程較為順利

PaddlePaddle 的官方文檔較為清楚,大量的函數和 TensorFlow 主流框架對應,因此在尋找組件的時候可以找到。

2. 運行速度快

據了解,PaddlePaddle 底層優化較好,速度比 TensorFlow 快很多。

3. 對 GPU 的支持

主流框架目前都支持了 GPU,PaddlePaddle 也同樣具有這一特性。

4. 動態圖架構

在數據更加複雜的情況下,動態圖的構建優勢比靜態圖更為明顯。PaddlePaddle 框架下的 fluid 版本甚至比 TensorFlow 的動態圖支持更領先。

當然,考慮到 PaddlePaddle 依然年輕,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優化:

1. 在筆者使用的時候,仍然不支持 Python 3.x(2018 年 9 月)。據說在 11 月份會開始支持 Python 3.x,正在期待中。

2. Debug 仍然困難。可能一方面是因為筆者使用了 AI studio 而非傳統的 IDE 進行項目,另一方面是 PaddlePaddle 內部的優化問題,代碼出錯的時候,很難找到問題原因。這一點和TensorFlow 有點像——各種各樣的報錯。

接下來期待 PaddlePaddle 更加支持 TPU 和 NPU,並更好地增加對小型移動設備和物聯網系統的支持,使模型可以無障礙部署。

#投 稿 通 道#

如何才能讓更多的優質內容以更短路徑到達讀者群體,縮短讀者尋找優質內容的成本呢? 答案就是:你不認識的人。

總有一些你不認識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東西。PaperWeekly 或許可以成為一座橋樑,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學者和學術靈感相互碰撞,迸發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勵高校實驗室或個人,在我們的平台上分享各類優質內容,可以是最新論文解讀,也可以是學習心得技術乾貨。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知識真正流動起來。

?? 來稿標準:

? 稿件確系個人原創作品,來稿需註明作者個人信息(姓名+學校/工作單位+學歷/職位+研究方向)

? 如果文章並非首發,請在投稿時提醒並附上所有已發布鏈接

? PaperWeekly 默認每篇文章都是首發,均會添加「原創」標誌

?? 投稿方式:

? 方法一:在PaperWeekly知乎專欄頁面點擊「投稿」,即可遞交文章

? 方法二:發送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所有文章配圖,請單獨在附件中發送

? 請留下即時聯繫方式(微信或手機),以便我們在編輯發布時和作者溝通

關於PaperWeekly

PaperWeekly 是一個推薦、解讀、討論、報道人工智慧前沿論文成果的學術平台。如果你研究或從事 AI 領域,歡迎在公眾號後台點擊「交流群」,小助手將把你帶入 PaperWeekly 的交流群里。

加入社區:paperweek.ly

微信公眾號:PaperWeekly

新浪微博:@PaperWeekly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