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難發現近期許多縣市長參選人頻針對「同姓婚姻」、「性別平等教育」表態,支持與否似乎成了選民判斷的重要指標。事實上,今年的11月24日,將會是台灣公投法修正通過後的第一次全國性公投,由於去年年底修法、制度修改,提案與連署成案門檻降低,只需28萬份連署書就能成案。

 

表態推動「愛家公投」的下一代幸福聯盟,率先一口氣祭出「婚姻限一男一女結合」、「反同志教育」、「同性婚姻立專法」公投提案,讓挺同方隨後也提出平權公投2案「支持同婚」、「性平教育」,更積極動員聯署、奇蹟式於37天內達標,創下非政黨主導公投案最快達標紀錄。

 

事實上,今年公投法修正後,一改先前的限制,投票年齡從20歲降到18歲,預計將有60萬的首投族,同時一改先前最為被詬病的「雙二一」門檻,(即為投票人數須達全國投票權人口總數1/2、且有效票達投票權人口總數1/4),今年的公投案只要有效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口總數1/4以上就通過。

 

換句話而言,從今年開始的公投案,就算不投票,也無法產生否決效果,還很可能因為不表態,反倒無法對不支持的公投法案產生抗衡效果,這也讓立場鮮明的挺同婚、反同婚兩方陣營,頻頻動員起來,相當重視這一次的公投案。

 


▲圖片授權/50 天 50 張選舉圖表;製作/曼努 manzoo & Haohsiang Ko;資料來源/中選會



▲圖片授權/50 天 50 張選舉圖表;製作/曼努 manzoo & Haohsiang Ko:資料來源/中選會


▲據統計指出,今年中選會就受理了37個全國性公投案,其中確定會進入公投階段的,就有下一代幸福聯盟所提的愛家公投3案「婚姻限一男一女結合」、「反同志教育」、「同性婚姻立專法」;前奧運國手紀政提出的「東奧正名公投」;國民黨提出的「反空汙」、「反核食案」;以及挺同方所提的平權公投2案「支持同婚」、「性平教育」,與最後補件成功的「以核養綠」公投案,約有1980萬人能參與投票,決定台灣未來。

(圖片授權/50 天 50 張選舉圖表;製作/曼努 manzoo & Haohsiang Ko;資料來源/中選會)

 


▲圖片授權/50 天 50 張選舉圖表;製作/曼努 manzoo & Haohsiang Ko

 

也因為公投法新制的修改,顯得支持與反對方的宣傳、動員能力就顯得越發重要,由於不投票不再擁有否決優勢,因此面對不支持的法案,投下反對票才是真正的表態。

 

不論是支持/反對同志婚姻,或是支持/不支持性別平等教育,擁有投票權的民眾,都應好好思考自己的票該怎麼投,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每一票都將在11月24日,一同為台灣未來帶來新的扉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