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說的那件事

馬上在本週閱讀找到答案(是神的旨意嗎)



所謂社會臨場理論

即詮釋電腦中介情境和面對面傳播的差異

資訊的傳播 除了文字外 仍有眾多非語言線索

非語言線索越齊全 則代表社會臨場感越高

若將前面說的BBS傳播 部落格傳撥 與面對面傳撥 略製成一光譜

社會臨場感便由左至右遞增

「當一個媒介傳遞符碼的管道比較少時,媒介使用者比較不會注意到其他參與者的存在,又由於
非語文符碼挾帶著關係訊息,因此電腦中介後的文字訊息會變得更為『非人性』,而使電腦中介傳播
變得『非情緒化』與『低度社會化』....

Walther & Burgoon, 1992

總覺得又有一半跟我的命題相牴觸@@




或者是以社會脈絡介入程度做比較

脈絡線索少的傳播方式 等於解開了現實生活的社會結構

結果是人人地位平等

原本社會資本較少的階級 突然向上提升 因此變得肆無忌憚

但是這僅止於面對面傳播與網際傳播的分野

所關注的不同網路媒介之區別 仍然沒有人做討論

................................





先認真的人就輸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