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橋在成都就是花鳥魚兒的代名詞,青石橋是由青石橋花鳥市場和青石橋農貿市場兩大市場組成。青石橋花鳥市場在新開街。90年代的新開街很窄,街兩邊全是賣花鳥蟲草熱帶魚的鋪面。當年,成都人一手提着鳥籠,一手提菜框逛青石橋。青石橋還經常有外國遊客逛花鳥巿場,體驗老成都人的生活。2002年後新開街擴街重建,現在仍然是花鳥市場,只不過看不到用搪瓷盆盆裝金魚賣的了,而是漂亮的水族箱。

  90年代青石橋還經常有外國遊客逛花鳥巿場

  90年代的青石橋花鳥巿場

  青石橋農貿市場在青石橋中街與南街之間,後來成爲成都最早的海鮮市場。當年,成都剛興吃火鍋時,那時,火鍋店少而且價高,成都人一般都跑到這裏買毛肚、黃喉等原料,在自己家裏弄。

  90年代,街兩邊賣的魚全是用洗臉盆裝。

  2002年7月10日,拆除市場的不鏽鋼招牌。

  2002年7月10日,隨着青石橋市場北口處的不鏽鋼招牌重重地倒在地上,青石橋市場30年來的沿街爲市就此畫上句號。

  90年代青石橋花鳥市場的鮮花店

  青石橋雖然街名有橋,但真的有橋嗎?許多解放前過來的老成都人都沒見過橋。歷史記載,唐代爲解決成都的飲水問題,挖了一條河穿城而過,這條河叫金水河,金水河上面有8座橋,其中一座橋爲了紀念張儀,就命名龜化橋。由於龜化橋是用青石建成,所以老百姓就俗稱青石橋。

  90年代的新開街很窄,街兩邊全是賣花鳥蟲草熱帶魚的鋪面。

  青石橋農貿市場,是成都最早的海鮮市場。

  青石橋街道分南、北、中三段,周圍有東、西丁字街,菸袋巷,指揮街,狀元街(已消失),鹽道街等小街小巷。

  90年代的青石橋花鳥市場,也有寵物狗交易。

  青石橋的佔道市場

  除了青石橋不見橋,附近的古臥龍橋也是一條不見橋的街。雖然不見橋,但街上有座老建築羣《川北會館》,會館在本世紀初迀到洛帶鎮,原址變成了商業中心。

  文/圖:封面新聞記者 劉陳平

  (原創圖片,未經封面新聞或作者授權,不得下載,另作他用,違者必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