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國一難,唐僧雖然沒有被妖怪擄走,人身安全沒有受到威脅,但遭受的考驗可不低,不下於一次妖怪作難。

  這是因爲,女兒國有個傾國傾城的女王,偏偏她又對唐僧情深義重,甚至不惜將王位讓給唐僧,只求唐僧留下來做她的夫君。

  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英雄畢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人的原始本能便有對美好的異性的渴望。同樣,和尚也是人,無論他的修爲多高,也不可能完全剔除人的原始本能,又豈會對美麗的女王無動於衷呢?

  殺人不過頭點地,唐僧或許不畏懼死亡,何況在神話故事中,死後可以輪迴轉世。但是,他一定很難拒絕女王的愛意。且不說接受女王的愛,可以得到無盡的榮華富貴,可以掌握一國至高無上的權力,想想女兒國那一國如花似玉的美人兒,就讓人心動。

  心動了,就難免犯錯誤。事實上,在女兒國,作爲得道高僧的唐僧,竟然一連犯下三個錯誤,創下《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中“單次劫難”的犯錯記錄。那麼,唐僧究竟犯了哪三個錯誤呢?

  唐僧犯下的第一個錯誤,是自己誤飲子母河水後懷孕,他下意識地問當地一個老婦人:“婆婆啊,你這裏可有醫家?教我徒弟去買一貼墮胎藥除了,打下胎來罷。”

  按說,唐僧作爲得道高僧,掃地恐傷螻蟻命,何況是腹中的胎兒。既然已經誤喝子母河的水懷孕,就應該將錯就錯,把胎兒生下來,畢竟孩子是無辜的。可是,唐僧卻馬上想到打胎,打胎便是殺死胎兒,這豈非有悖於佛教不殺生的教義?

  那麼,唐僧爲何要打胎呢?這是因爲,唐僧作爲一個男人,卻生下孩子,是件顏面無光的事情。而且,如果他帶着一個孩子西天取經,也難免遭人指指點點。可見,唐僧還是非常在乎世人評判的。

  然而,佛家講究四大皆空,什麼興衰榮辱均不值一提,唐僧卻連基本的面子也擱不下,以至於想到打胎,這豈非又是犯錯誤?這便是唐僧犯下的第二個錯誤。

  不過,這兩個錯誤還算情有可原,可以理解。如果換做普通男人,想打掉這個孩子,完全無可非議。即使是女人,面對一個糊里糊塗得來的胎兒,想打掉也無可厚非。只不過,唐僧不是普通人,而是得道高僧,評判他的道德標準更高,所以成了犯錯誤。

  相比前兩個錯誤,唐僧犯下的第三個錯誤,簡直無法原諒。面對女王的情意,唐僧居然聽信孫悟空的餿主意,假意答應和女王成親,騙得女王批准徒弟們西行後,再行悔婚,一路西行而去。

  假結婚這件事已足夠荒唐,何況做件事的是個和尚。這既是欺騙感情,也是違背清規戒律,至少違背了不打誑語的教義。但更大的過錯還不於此,畢竟唐僧也有被迫的成分,他不是存心欺騙女王的感情(如果他只是單純的假結婚)。

  事實上,唐僧答應假結婚的目的並不單純。

  要知道,女兒國一國都是凡人,如果唐僧堅持不答應女王的請求,女王也無可奈何,只能放唐僧西去。一來,女王無法阻止唐僧西去,畢竟孫悟空的金箍棒不是吃素的;二來,如果女王真愛唐僧,也不會強人所難。因此,唐僧根本犯不着用假結婚的方式過關。

  那麼,唐僧爲何答應假結婚呢?因爲他動心了,但他也很矛盾,不想放棄取經大業。所以,他想了個折中的辦法,用假結婚的方式,和女王多呆了一會兒,並以此臆想一下真結婚的幸福感。等這個小小的心願滿足後,再和女王分手告別。

  不得不說,無論是單純的假結婚,還是帶着目的的假結婚,都夾雜着很大的私心,都對女王構成了極大的傷害。所以,唐僧的這個錯誤無法原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