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猶豫,在自主品牌車型與合資品牌車型中搖擺不定!自主品牌外觀大氣、內飾優良,配置齊全,而合資品牌外觀普通,內飾塑料,配置簡陋,唯一的優點是合資品牌口碑良好,“品質”似乎很有保證!相比自主品牌更多消費者擔心的其質量,欣賞的是自主品牌的高配置,尤其是一些科技配置,比如中控大屏、駕駛輔助系統等,這些配置在合資車型上都需要加價購買!今天我們就來聊一個比較實用,但並不是每臺車都搭載的配置——自動空調。

  看到這車友肯定會疑問,自動空調有什麼優勢麼?手動空調已經解決了根本的問題呀!道理雖然如此,但若把時間往前推5年,你會發現“自動空調”這個配置,在20萬級別的車型中都不是標配,甚至只出現在高配車型中!!而現在大部分10萬級別的自主品牌車型基本實現了標配(除丐版),這不禁讓人好奇“自動空調”的成本高麼?它的工作原理複雜嗎?

  在瞭解自動空調的原理前,先來看看它的功用以及結構組成。汽車自動空調字面理解就是自動控制溫度,無需人爲的去調節的空調系統。汽車自動空調是根據用戶設定,通過檢測車內、車外溫度,自動控制鼓風機風量、進風模式、壓縮機運行、暖風運行等,讓車內溫度處於人體舒適的範圍!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功能,它背後的控制邏輯十分複雜。

  自動空調結構組成並不簡單,一般由溫度傳感器(車外溫度傳感器、車內溫度傳感器、日照傳感器、蒸發箱溫度傳感器)、空調控制系統ECU、執行器(鼓風機轉速控制、混合空氣執行器、壓縮機離合執行器等)組成。

  瞭解完自動空調的基本組成之後,對於自動空調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實際上自動空調背後的控制邏輯相對比較複雜,下面用簡單語言描述一下。如果當下正值夏季,車外溫度很高,而車內溫度相對較高,此時若開啓自動空調,車內外的傳感器(車內、外溫度傳感器、日照傳感器)會收集溫度信號,將信號輸送到空調控制系統(ECU)中處理,空調ECU經過數據處理之後向空調壓縮機發出製冷命令,向鼓風機發出命令,得到命令之後空調壓縮機工作制冷,鼓風機工作!此時車內溫度開始降低,空調ECU會根據預先程序將車內溫度控制在“人體相對舒適的溫度”。一旦溫度過低(蒸發箱溫度及車內溫度反饋),或者周圍環境發生變化,空調ECU會根據溫度傳感器反饋,及時調整鼓風機風量以及壓縮機的離合等。反之,冬季暖風系統控制也相同。

  上面簡述的是比較簡單的控制邏輯,自動空調實際工作中比較複雜,因爲它處理的是一個綜合信號,協調控制整個空調系統,而且現在很多車型還配置負離子發生器(空氣淨化裝置),都在自動空調控制範圍之內。當然,現在自動空調已經不是什麼“高端配置”了,而豪車上才配置的“分區空調”則成了高端配置,實際上“分區空調”的控制邏輯也不復雜,只是製造成本比較高!相比之下,自動空調的製造成本相對降低。總之,自主品牌將這些“價格虛高”的配置拉下神壇是一件好事,打破合資車的壟斷是在爲消費者謀利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