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花教授 著

陳春花教授是我最崇拜的老師,讀她的著作如沐春風,醍醐灌頂。最近讀了她的著作——《激活組織》,把其中一些精闢內容分享給大家。

導語

不確定性成為常態,及其三個特型

(1) 不可預測性

(2) 多維性

(3) 開放複雜性

1. 組織環境的新特徵

(1) 變自生變

不確定性不僅是常態,而且是經營的條件與機會;

(2) 新族群

我對互聯網最深的理解,是龐大的線上人口;

(3) 渠道新屬性

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1) 運營數據化優勢

2) 信息共享化優勢

3) 規模效率優勢

4) 協同網路化

與傳統渠道相比,在技術的幫助下,以下三件事發生了變化:

ü 顧客中心變成用戶中心

ü 產品渠道轉為數據驅動;

ü 供應分工轉為生態分工。

(4) 新進入者

新進入者改變遊戲規則

(5) 共享經濟

離散程度越高,價值集中程度越快

2. 重構企業認知

(1) 重塑邊界已經成為事實

1) 行業的邊界被打破

2) 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邊界被打破;

3) 企業的組織邊界被打破

(2) 認識未知而非經驗傳承

組織管理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讓組織具有面向未來的能力,而不是傳承經驗的能力。

3. 獲取持續成長的管理秘訣

優秀企業的三個主要特點:

1) 用足夠的增長應對變化;

2) 用持續轉型變革來獲取自己的成長;

3) 遵從市場的規律、客觀發展規律。

(1) 增長型組織思維

1) 從外向內看的思維原則;

2) 鼓勵探索與寬容失敗的思維模式;

3) 打破邊界的思維方式。

(2) 自驅動變革文化

1) 更紮實地做事情;

2) 有強大的危機意識;

3) 能從失敗中汲取價值;

4) 堅持學習與競爭;

5) 全員創新。

(3) 符合市場與客觀發展規律的企業邏輯

(1) 著眼於顧客是關鍵;

(2) 關注技術變化是核心。

(4) 管理不確定性的能力

與不確定性共處的4方面:

(1) 改變自己;

(2) 雙業務模式;

(3) 打破平衡;

(4) 顧客體驗。

4種重要心態:

(1) 積極的心態;

(2) 歸零的心態;

(3) 開放的心態;

(4) 確信的心態。

4. 激活個體與組織賦能

(1) 效率來自協同而非分工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切都在重構之中:

1) 認知重構;

2) 價值重構;

3) 思維重構。

動態的價值協同模式:以一個任務、項目或訂單為中心,快速湧現和聚合一批能夠協同工作的企業或個人;每個角色都類似於各有專長的特種兵,任務完成後,參與者迅速消退,臨時性的「柔性共同體」自動解散。

(2) 激勵價值創造而非考核績效

1) 做出來的是天才,做不出來的是人才;

2) 人人都是自己的CEO。

(3) 新文化

1) 價值驅動;

2) 危機意識;

3) 全球思維;

4) 理念與習慣。

5. 激活組織的七項工作

(1) 打破內部平衡

打破平衡需要做三件事情:

1) 消除結構障礙;

2) 劃小單元;

3) 無固定領導權威。

誰專業,誰具有領導權威;誰承擔明確的責任,誰具有領導權威。

(2) 基於契約的信任

1) 管理員工的期望;

2) 給員工以組織支持感;

3) 主管對下屬的支持;

4) 提供組織獎賞和工作條件;

5) 信息透明與溝通。

(3) 設立新激勵

1) 平衡家庭與工作;

2) 幸福組織;

從企業文化、工作環境、員工生活、福利保障、培訓發展五個途徑來實現幸福組織的構建。

3) 領導者價值觀。

(4) 授權各級員工

1) 鼓勵試錯行為;

2) 打造自組織。

(5) 創造可見績效

1) 顧客立場;

2) 為員工設計績效;

3) 關注機會而非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會議室行動方案導向的,也就是有問題不需要開會,二是明確行動方案才會開會。

(6) 合作主體的共生系統

1) 開放平台;

2) 構建價值共同體;

3) 建立生態邏輯。

(7) 領導者的新角色

1) 佈道者;

2) 設計者;

現今的領導者不僅要有戰略洞察力、理解消費者與人性需求的能力,而且要能夠把這一切轉化為商業模式、產品以及組織制度。

3) 夥伴。

Kk????b=*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