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種罕見寶石隨葬王后,陵墓建成時,一個富有的王朝開始衰落 | 文 三隻眼文齋

  據傳300多年前的印度莫臥兒帝國的皇帝沙賈汗,娶了美麗的阿姬曼·芭奴爲妻。阿姬曼·芭奴是一位具有波斯血統的絕世美女,傳說她的皮膚如玻璃一樣透明。阿姬曼·芭奴性情溫柔,擅詩琴書畫,把一生的溫柔都寄託在丈夫身上,無論是風餐露宿的軍旅,還是險象環生的戰場,她都和丈夫如影相隨,同甘共苦。1628年,阿姬曼·芭奴的丈夫庫拉姆經過一場血戰繼承了王位,他給自己取名沙賈汗,意爲世界之王。同時,阿姬曼·芭奴也成爲整個印度莫臥兒帝國最有權勢的女人——大穆塔孜,也就是皇后。沙賈汗又稱她爲“泰姫”,意思是宮廷的皇冠。

  阿姬曼·芭奴婚後的18年裏,共爲沙賈汗生下14個子女,但大多夭折,存活下來的只有四男三女。1631年,39歲的阿姬曼·芭奴在跟隨沙賈汗南征時,因難產去世。阿姬曼·芭奴之死,令沙賈汗傷心欲絕,彷彿失去了整個世界。爲表達對阿姬曼·芭奴的思念之情,沙賈汗下令宮廷爲她致哀兩年,禁止一切娛樂活動,並決定在亞穆納河右側爲阿姬曼·芭奴建造一座全世界最美麗的陵墓。這樣,就有了舉世聞名的泰姬陵。泰姬陵使阿姬曼·芭奴的美麗獲得重現,見證了一段傳奇式的愛情,也成爲伊斯蘭建築的傑出代表。

  泰姬陵開工後,每天幾乎都有2萬人同時在工地上勞作。沙賈汗還命人從世界各地挑選精美的寶物作裝飾,如巴格達的紅玉髓、斯里蘭卡的天青石、阿拉伯海的珊瑚、歐洲的玉髓,甚至還有中國的綠松石和水晶,寶石種類多達20餘種,全是世界上罕見的寶石。整個阿姬曼·芭奴的陵寢由潔白的大理石築成,象徵着愛和純潔,基座爲正方形,高7米,長寬各95米。基座上的房屋建築總高74米,大概相當於20多層樓的高度。陵寢的大門口有4扇引人注目的共門,門框上用黑色大理石鑲嵌的半部《古蘭經》的經文,其中一句“邀請心地純潔者,進入天堂的花園”最爲世人所樂道。

  爲了建造這座陵寢,沙賈汗曾召來全世界的可以請到的能工巧匠,據說陵寢內有一扇精美的門扉是由中國來的工匠雕刻。中央墓室放置着泰姫的石棺,石棺上寶石閃爍,翡翠、瑪瑙、水晶、珊瑚、孔雀石等20餘種價值連城的寶石鑲嵌出了精緻的茉莉花圖案。不過,據說泰姫並沒有安睡在這具石棺中,因爲真棺安放在地底之下的另一間地下室內。從此,亞穆納河畔有了一位肌膚潔白瑩潤的“美人”。癡情的皇帝原本還打算在河對面再爲自己修建一座一模一樣的黑色陵墓,兩座陵墓以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橋連接,象徵自己的靈魂穿越陰陽兩界,與阿姬曼·芭奴皇后相對而眠。

  不料,沙賈汗在哀痛之餘,對朝政疏於管理,他的兒子突然發難篡奪皇位,把他囚禁在泰姬陵對面的阿格拉堡。此後整整8年,在阿格拉堡宮殿裏每個寒冷的月夜中,沙賈汗總要癡癡地凝望遠處的泰姬陵。雖然莫臥兒帝國的這位多情的皇帝,沒有永遠擁有他的完美愛情,可是他主持修建的這座泰姬陵卻被稱爲古印度“最完美的建築”,泰戈爾稱她爲“永恆面頻上的一滴眼淚”。泰姬陵的建造如飛蛾撲火般極盡奢華,耗盡了莫臣臥兒王朝國庫裏所有的儲蓄,因此,泰姫陵建成之後,王朝隨之崩塌。可以說,這是一座以愛情對抗現實和歷史的建築,通過它的聳立,沙賈汗將自己的愛情擴大到無限和永恆,也由此走向了徹底的燃燒和毀滅。

  泰姫陵是一座集智慧和美麗於一身的建築,儀態萬方,已經無法用美麗的辭藻來描述。總面積17萬平方米的陵墓,四周環繞着紅砂石牆,成爲潔白建築外美麗的花環。前後兩個庭院,前院遍植參天古樹、奇花異草,開闊幽雅;後院有一條十字形的開闊而澄清的水道交匯於方形噴水池。噴水池中設有排排噴嘴,噴出的水柱交叉錯落,如游龍戲珠。就連泰姫陵外,設計者也毫不吝嗇地把幾汪清水巧妙地鋪展在她的面前,使這位美人一下子就有了飄逸與清麗之氣。遠處望去,泰姫陵倒映在水池中央,或舒或展,或靜或動,猶如天上官闕,正如沙賈汗曾經誇下海口:“如果人世間有天堂與樂園,那麼泰姫陵就是這個樂園。”

  這座爲愛而建造的純白色大理石陵寢,在一日之中會隨着早晨的曦光、正午的陽光和黃昏的霞光而呈現出別樣的美麗,三時陽光強弱的不同而變幻不同的色彩。據說月光下的陵墓還會變成銀白色,上面點綴着藍色的光暈。自2004年11月27日開始,泰姬陵有條件地對遊客開放夜遊,門票高達1500盧比,成爲世界上唯一一個早中晚遊覽票價不一樣的景點。沙賈汗在泰姬陵的建造上投入了3000萬盧比,相當於10億美元,這是當時的莫臥兒帝國不能承受之重。但不是所有類似的歷史事件,我們可以用“荒唐”二字來評判。對於沙賈汗而言,自己的愛妻都已經不在人世,擁有一個強大帝國的人生已經沒有什麼樂趣可言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