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乏力:能躺着不願意坐着,能坐着不願意站着。如果是偶爾如此,一般沒什麼醫學價值,這種所謂的乏力大多是因爲無聊導致的。但如果持續時間較長,達到一個月到半年的時間,影響工作和生活,就可能需要找醫生做一下檢查了。

  在就醫之前,有一些簡單的工作,可以幫助自己確定一下乏力的原因。首先審視一下自己的睡眠:睡眠時間是否充足(每天睡眠能夠達到幾個小時),睡眠是否規律,每次睡眠過程中清醒多少次等等。現在有很多智能設備可以幫助測量,一般至少要審視一週的睡眠情況。睡眠之後乏力是否明顯減輕也很重要。經過自我審視,很多人可能會發現自己乏力的原因其實來自睡眠,能夠自己調整的自己調整,如果調整不了可能就得藉助藥物和其他方式了。

  另外一個簡單的避免就醫的工作是試着運動,這是區分不想運動和不能運動的關鍵,只有不想又不能運動才需要就醫。假如運動之後乏力明顯好轉,堅持幾天之後還上癮,不運動覺得心裏少了點什麼,那就不必浪費時間求醫了。繼續堅持運動即可。乏力固然可以來自過勞,也可以來自缺少運動,大多數不需要重體力勞動的人屬於後者,比如長期伏案工作的諸公。

  ......

  哪些疾病會導致乏力?

  大部分的乏力者並非因爲疾病引起

  抑鬱症與乏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