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Introduce yourself

  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這個問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算是面試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了。它到底有多重要呢?這個問題只要出現就肯定是面試問的第一個問題,你如何回答就決定了面試官對你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有多重要,想必大家都知道。所以回答好這個問題非常關鍵,下面就來講講幾個回答的「誤區」。

  1、不夠重視/時間太短式

  很多人不夠重視這個問題,經常回答三四句話就結束了。很多人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會很困惑,心想,「我的簡歷就擺在你面前,你還想讓我怎麼介紹我自己呢?」於是就非常簡單地說了一下自己的學校、專業、上一份實習的地方和職位,就結束了。但如果你這麼回答,就錯過了一個很好的impress面試官的機會。

  其實有的時候面試官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們問這個問題可能只是為了ice

break,我介紹一下我自己,你介紹一下你自己,咱就算認識了,可以開始面試了。而有的面試官可能之前根本沒仔細看你的簡歷,問你這個問題好讓他們有時間過一遍你的簡歷。

  但面試官不重視,不代表你也可以不重視,畢竟要找工作的是你。如果這個時候你能做出一個很出彩的回答,會大大提高面試官對你的好感度。兩三句話就結束是萬萬不可的。

  2、複述簡歷式

  這是很多人會犯的第二個錯誤。在意識到回答不能太簡潔後,就直奔向了複述簡歷式。你不是讓我介紹我自己嗎,那我就把我的經歷詳詳細細地給你講一遍,把我上的相關課、做過的相關實習、具體做了什麼都講出來,實實在在地」walk

through my resume」。

  回答時間是長了,卻從來想過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面試官已經有你的簡歷了,根本不需要你再重複一遍上面的內容,因此一味地重複簡歷也是不可取的。

  3、羅列技能式

  其實這種回答水平已經比前兩種高了,求職者會將自己的經歷和所學到的技能結合在一起,比如:

  Through my internship with…,I improved/practiced/enhanced

my…(通過我在xxx公司做xxx實習的經驗,我鍛煉了我的xxx能力)。最好還能講一講這些能力和技能能怎麼更好的讓我勝任這個職位。其實很多人做到這一步,就已經足夠了。但想要從人群中「脫穎而出」,還要再花點心思。

  那到底怎麼才能將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回答得出彩呢?最好的方法就是「講故事」。沒有人不愛聽故事,一個好的故事不僅能吸引面試官的注意,更能將你自己成功地「推銷」出去。

  面對這個問題,不要單純地想著我就介紹我自己,而是應該想,我的動機我的價值是什麼? 我為什麼要申請這個職位?我跟其他人不同在哪裡?

  而面試官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也不是簡單地想聽你介紹自己,他更想聽的,是我為什麼要雇你?你能為公司帶來什麼?

  所以你要拿出 「我長這麼大就是為這份工作而生」 的氣魄,去向面試官證明自己。

  注意這裡說的是「講故事」,不是「編故事」。你講的故事一定要是真實的,不能為了講故事而胡編亂造。很多人會說,我就是很平凡的一個人,沒有什麼故事可講。

  可誰不平凡呢?那些經歷了大風大浪有精彩故事可講的人也不會在這跟你搶這份工作。你要做的,是要在「平凡」中提煉出「亮點」,去打動「聽故事」的人。好好地問一下自己,你是怎麼對這個行業感興趣的?感興趣之後你做了什麼?為什麼想申請這家公司?你是如何鍛煉自己的能力的?

  二.Why our firm?

  為什麼申請我們公司?

  相似的問題還有 Why do you want to work for us? (你為什麼想為我們工作?)How did you know about

us and why you chose to apply for this job? (你是怎麼聽說我們公司的,你又為什麼決定申請?)

  回答這個問題的錯誤方式是:「我就是在xx招聘網站上看到你們在招人,感覺這份工作跟我的經歷相符,就申請了。」

「你們公司來我們學校招人,而且我知道很多校友都在你們那兒工作過,所以我很感興趣。」

  級別高一點的錯誤回答是:「我知道你們公司有xxx,在xxx方面遙遙領先,公司文化是xxx樣的(將公司官網上的信息都複述一遍),我很滿意,所以我希望能在你們公司任職。」

  那麼正確的回答是什麼樣的呢?

  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一方面是想了解你求職的動機以及對這份工作的態度,另一方面也是想考察你是否做了功課對這個公司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這個公司每年都來你們學校招人,你可以這麼說:

  Last month, your company came to my campus to host an info session, and

that』s how I first heard about your company.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xxx and xxx(來演講的人) talked about…, which is something I』m really interested in. After that, I talked to xxx (在公司工作的校友)and further learnt about your xxx program. This program… (如何的好)and I believe that… (如何符合我的職業規劃,我是如何的適合)

  上面這個例子很適合校招,跟校友交流體現了你花了時間和功夫去了解這個公司。在面試的時候,你最好能說出一些校友跟你說的比較specific的點,而不是已經寫在官網上了的內容。

  這段話的潛在意思:我可不是隨便就在網上申請了你們家,我一直都有明確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你們公司的這個職位非常的適合我,我相信我可以為你們帶來發展,而你們也可以如何幫我實現職業規劃。聽起來是不是有理有據呢?

  即使沒有校友在這個公司工作,你也有多種辦法來了解公司。如果公司規模比較大,你可以從新聞中獲取它的最新消息。一些公司也會在他們的LinkedIn跟進一些他們的近況和對未來的計劃。

  如果這些都沒有,你只能儘可能的研究一下他們的官網。要注意的是,不要單純的複述人家官網上的內容,畢竟人家比你更了解公司。

  據立思辰留學360了解,你要做的,是把這些內容跟你自己聯繫在一起。比如你看到他們有一個很好的training

program(培訓項目),你不能光說我知道你們這個項目很好,我很喜歡,而要說我能從這個項目中學到什麼。如果你了解到了他們的某個計劃,你不能光說這個計劃很好,而要說我的某個經歷可能可以幫助這個計劃的發展。

  總結一下就是,不管你怎麼回答,你都要讓對方感覺你是一個目標清晰、職業規劃明確、認真了解過這個公司和職位的人,而不是就想找一份工作,隨便申請了這個公司。

  三. Why did you choose your major?

  為什麼選這個專業?

  這個也是校招中比較常見的問題。錯誤問答方法是:「父母讓我學的」,「這個專業據說好找工作」。高級的錯誤回答方法:開始講你的life

story,從初中參加社團,高中參加模聯,如何一步一步對這個專業感興趣,有的人還會穿插家人的反對、朋友的不理解,故事可以說相當的精彩了。

  但這種問題一是時間太長,二是沒有抓住問答這個問題的核心。

  那麼,回答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請抓住這三點:

1. 對這個專業真誠的興趣

  2. 這個專業教會了你什麼,你學到了什麼

  3. 這些東西跟你申請工作的聯繫

  下面是一個例子:

  I discovered my interest in Statistics when I participated in the xxx

competition hosted by…. I think it』s amazing how people can use stats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and make such accurate predictions. What attracts me most is that there are so many ways to explore the same data, and different ways could

generate completely different results(我這麼說是因為我申請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需要look at the same data

from different ways,這句話可以很好的把我的專業和申請職位聯繫在一起)By majoring in Statistics, I learnt… and I believe… (再次回到重點:我學會的能力,以及這些能力如何讓我勝任這份工作)

  其實萬事不離其宗:不論是哪個問題,到最後你都要把回答跟申請工作聯繫在一起,你為什麼對這份工作感興趣,你又能為之帶來什麼?

  總的來說就是要常常站在面試官的角度看問題,想一想他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他問「為什麼申請我們公司?」不是想聽你的心路歷程,而是想知道你對他們公司有多少了解。他問「為什麼選擇你的專業?」也不是真想知道你是怎麼選專業的,而是想知道你對這個行業是否感興趣、你所學知識是否讓你能勝任這個職位。

  面對一個問題,不能只回答表面,而是要去思考,怎麼把回答跟這份工作聯繫在一起,去證明你就是這份工作的最佳人選。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