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圈內是同志服務中心推出的涵蓋海內外社群議題的文化創作項目。我們遠在海外志願者們自發採集身邊LGBT群體故事,並由志願者翻譯並分享給大家;同時在中心海外平Facebook把國內社群故事翻譯成英文給國外友人看。我們試圖讓海外和國內構建一個橋樑,讓橋兩端的LGBT人群打破地域限制,消除誤解,讓橋兩端的人更好的看到彼此的真實,在自我認知上獲得彼此的力量,並因此做出一些真實的改變。雖然橋兩端相隔萬里,但是同屬一個LGBT圈內。這就是海外圈內。

——同志服務中心公益志願者

一封少年的來信:

一直以來,我理想中的「平凡生活」應該是這樣的:

一個妻子,一對孩子,和一隻名叫Lucky的狗。但是最近,我發現我竟然會對男人有感覺(我今年13歲)。

我不想成為gay或是雙性戀,我也不是討厭他們……你們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個自殺的大學生嗎?

我跟媽媽提起這件事時,我媽媽的反應甚至是她覺得這個群體不應該存在。我是真的很想要組建一個平凡普通的家庭,但我又對男生有感覺————不是「哇我想和你上床」那種,我只是覺得他們中的一些人,很可愛很帥。

我嘗試著忽略我的這些感覺,希望這只是我成長中的一個階段。我不想要成為同性戀或是雙性戀……

有人能給我些建議嗎?

回信:

對於孩子們來說,思考自己的性取向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

有些孩子會最終確定自己的異性戀傾向,也有很多被同性朋友吸引的孩子會發現這並不是一個「階段性」的過程。

而對於那些LGBT取向的孩子們,希望自己不要是gay的念頭也非常常見。但是你沒辦法強行扭轉自己的性取向,這極損害心理健康。

你可能害怕,成為同性戀或雙性戀會讓你再也無法享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生活,但事實並非如此。

許多LGBT群體的人們都與自己的同性愛人組建了家庭,甚至有了寶寶。就比如說,在Modern Family (摩登家庭) 裡面的兩位同性戀爸爸Cam和Mitchell!

我很抱歉你媽媽對於LGBT有這樣負面的言辭,但請相信,她可能只是由於缺乏對LGBT群體的了解,而未能產生同理心。

好在我們有像「同性戀親友會」這樣的互助小組,來幫LGBT孩子的父母增進對這一群體的了解。

在這樣一個對同性戀充滿敵意,將他們視作二等公民的世界,你希望自己不要是LGBT,我覺得一點也不驚訝。但是我還是想告訴你:

你的性取向並不是一個錯誤,希望未來不管你成為什麼樣的自己,這個自己都能讓你滿足並驕傲。

本文翻譯自

liveabout.com/what-can-

翻譯 柳萬絲

校對 Xuan

PS:本文轉自同志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同志服務中心成立於2015年,是北京地區一家非宗教、非營利性機構,是旨在為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性少數群體提供專業、一線服務的志願者組織。中心致力於幫助群體中的每一個人實現自我身份認同、獲取社會平等權利,並試圖構建新型同志社區文化,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機構詳情介紹:同志服務中心介紹

聯繫我們:

服務中心微信公眾號:bjservicecenter

服務中心微博:服務中心2015

FaceBook:搜索lgbtcsc或同志服務中心

facebook.com/lgbtcsc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如果各位有什麼不清楚和不了解的事情,可以加我的微信,期待與你們的相遇。

同志服務中心志願者

(飛鳥)微信:1587680104

(黑晗)微信:wxid_bkkokudip5kt22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