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為多年生落葉灌木,花色艷麗,富麗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譽。牡丹品種繁多,花大而香,固有「國色天香」之稱,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更是我國的國花。今天小芭就將其繁殖方法介紹如下:

牡丹有分株、嫁接、播種等繁殖方法,但以分株及嫁接居多,播種方法多用於培育新品種。

一、分株

牡丹的分株繁殖在明代已被廣泛採用。具體方法為: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黃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塗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

分株繁殖的時間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間,適時進行為好。此時,氣溫和地溫較高,牡丹處於半休眠狀態,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營養生長時間,進行分株栽培對根部生長影響不甚嚴重,分株栽植後還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或不發生新根,次年春植株發育更弱,根弱則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過早,氣溫、低溫較高,還能迅速生長,容易引起秋髮。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壯的株叢。進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應盡量保留根糵,新苗上的根應全部保留,以備生長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這樣的株苗栽後易成活,生長亦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長愈旺。

二、嫁接

牡丹的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為兩種:一種是用野生牡丹;另一種是用芍藥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種。

1、嵌接法用芍藥根作砧木,因芍藥根柔軟無硬心,容易嫁接,根粗而短,養分充足,接活後初期生長旺盛。如用牡丹根嫁接,木質部較硬,嫁接時比較困難,但壽命較長。嫁接的時間一般是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砧木是用直徑2~3cm、長10~15cm的粗壯而無病蟲害的芍藥根。

2、腹接法是一種高接換頭改良品種的方法,它是利用劣種牡丹或8~10年生的要用牡丹植株上的眾多枝條,嫁接成不同色澤的優良品種。嫁接時間為7月上旬至8月中旬。

先選擇品種優良、植株肥壯、無病蟲的牡丹植株,剪取由地面發出的土芽枝,或當年生的短枝長5~7cm,最好是有2~3個狀芽的短枝作接穗。接穗上留一個葉柄。選好接穗後,在接穗下部芽的背面斜削一刀,成馬耳形,再在馬耳形的另一面斜削成楔形,使嫁接後兩面都能接觸到木質部和韌皮部之間的形成層組織,才易成活。牡丹腹接前後,除在雨季不加灌溉外,應保持植株正常生長的適宜溫度。

3、芽接法是牡丹繁殖和培養多品種,多花色於一株的有效方法。芽接法在5~7月間進行。嫁接時以晴天為好。其方法有貼皮法和換芽法兩種。貼皮法是在砧木的當年生枝條上連同木質部切削去一塊長方形或盾形的切口,再將接穗的芽腋連同木質部削下一大小和砧木上大小、形狀相同的芽塊。然後迅速將芽塊貼在砧木的切口上,用塑料繩紮緊。

換芽法是將砧木上嫁接部位的腋芽連同形成層一起去掉,保留木質部上完整的芽胚,然後用同樣方法將接穗的腋芽同樣剝下,迅速套在砧木的芽胚上,注意兩者應相吻合,最後用塑料繩紮緊。嫁接後的植株應及時澆、鬆土、施肥,促其癒合。

三、扦插

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條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種方法,屬無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將扦插的枝條先剪下,脫離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質內使之生根,成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條,要選擇由牡丹根部發出的當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時,選擇莖幹充實、頂芽飽滿而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穗,長10~18cm。牡丹的根為肉質根,喜高燥、忌潮濕、耐乾旱。因此,育苗床應選擇通風向陽處,築成高床育苗。扦插時,插完一畦澆灌一畦,一次澆透。

四、播種

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後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緻地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然後築成70~80cm寬的小畦,穴播、條播均可。播種不可過深,以3~4cm為度,播種後覆土與表面平。再輕輕土壤踏實,隨即澆透水。

五、壓條

牡丹壓條法,是利用枝條能產生不定根的機制而進行的繁殖方法。方法是將枝條壓倒或在植株上用土芽埋,不脫離母株,土壤保持濕潤,枝條被埋處生根,然後剪掉栽植,成為新株,同樣屬牡丹的無性繁殖法。主要有套盆培土壓條法和雙平法。

小芭嘚吧

牡丹栽植時選擇向陽、不積水之地,最好是朝陽斜坡,土質肥沃、排水好的沙質壤土,注意後期的肥水管理以及合理修剪等。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了,想了解更多園林信息,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芭素園林植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