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標題    

【圖片轉載自網路】

 

 

泰瑞莎每個月好朋友來,肚子都會超級痛,另外加上拉肚子,

真的痛苦度爆表,有些人在那個來的時候都會選擇吃止痛藥,

來緩解這樣的不適症狀,我身邊的朋友都是採用牙一咬,

藥一吞的解決方式,反正經痛天生體質沒辦法解決的,

那個來-->經痛-->吃止痛藥不停的循環,

但是其實這是錯誤觀念!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引起的! 

 

 分隔線

 

 

根據統計,在台灣800萬生育年齡女性中,

有2-5%的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換言之,約有16-40萬的女性罹患此症。

 

 

加上現代人普遍性都晚婚,相對的生育的時間也往後推,

35歲以上的婦女患有不孕症的比例也逐漸攀升 。

 

 

子宮內膜異位

子宮內膜異位這個名詞 ,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顧名思義就是原本應該長在子宮內膜上的內膜細胞,

不正常地移行到子宮內膜以外的地方生長。

子宮的內膜原本只長在子宮內腔表面,

正常應該隨著月經週期的變化,

子宮內膜增生、剝落和血液一起流出來成為月經。

而這些長錯位置的子宮內膜,

也會隨著賀爾蒙的影響,

隨著月經來時一樣剝落產生局部分泌物,

因而造成疼痛、發炎甚至不孕 !

 

分隔線    

 

子宮內膜異位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依照嚴重程度的不同,

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

常見的症狀有經痛、週期性下腹疼痛,

而子宮內膜異位症常常會合併嚴重的骨盆腔粘黏,

造成受孕能力下降。

另外性交疼痛、月經週期不規則、不孕症...等,

都是臨床症狀可能發生的狀況。

 

01

 【圖片轉載自網路】

 

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

多半生長在骨盆腔的組織器官中,

譬如卵巢、輸卵管、子宮肌肉層、腹膜、子宮的韌帶,

發生的位置與病人的症狀有相對的關係。

(1)若在卵巢上生長會破壞正常卵巢細胞,會形成巧克力囊腫

(2)若在輸卵管上生長,將使輸卵管扭曲、變形,甚至阻塞

(3)在子宮蔫韌帶及腹膜上生長,將使得骨盆腔嚴重沾黏

    子宮後傾並與直腸黏在一塊,使直腸子宮凹消失,產生

    解剖結構的改變,造成嚴重痛經及性交痛的現象。

 

 

分隔線

 

 

可以看到以下這兩則新聞,雖然是屬於少見的案例,

但確確實實皆是因子宮內膜異位而引起的!

而且有可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

當事人她們共同之處都是再微小症狀時都選擇忽視,

等到情況嚴重時才就醫。

 

04   

 

【新聞來源:NOWnews】

經痛千萬別忍!長年忍耐 46歲婦人子宮內膜異位拖成癌

有一位46歲的劉姓婦人,年輕時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

每個月都有經痛的困擾,卻不以為意,

一忍就是數十年,沒想到前一陣子,經痛依舊,

還伴隨腹瀉、肛門出血等症狀,一檢查才發現,

居然是子宮內膜異位直接轉變成癌症,侵犯淋巴和胃腸道。

子宮內膜異位拖久了可能變成癌!雖然臨床上少見,

但仍有少部分案例,尤其「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症」

是一種侵入到組織深處的子宮內膜異位病變,

很難由超音波檢查出來,必須經過內診確認,

否則拖久了就有可能侵犯泌尿道、生殖系統或腸胃道。

 

03   

【新聞來源:NOWnews】

咳出經血?!子宮內膜逆流上肺 不孕女月經來就咳血

每次月經來就咳血!一名36歲的女子,每個月都飽受經痛所苦,

8個月前,經期來時她不但如常感到腹痛,還會胸痛,

接著就咳出血來,第一次的時候,

還不以為意,直到接下來的第二個月、第三個月,同樣情形不斷發生,

嚇的以為罹患肺癌,趕緊就醫,

發現竟是少見的子宮內膜異位「逆流」肺部,經期一來就咳血。

 

子宮內膜異位可以透過抽血、超音波、內診來診斷

有經痛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只要月經期間伴隨有不明的腹瀉和腹脹,

一定要去婦產科診所做進一步的診治!

千萬不要因為症狀小就忽視它,造成身體更大的傷害。

 

子宮內膜異位和遺傳也有關,

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發生的機率會比常人要高。

 

分隔線

 

02   

 【圖片轉載自網路】

 

子宮內膜異位保健小方法

1. 經期避免受到風寒,少喝冰飲或生食,減少寒血侵犯子宮,造成瘀滯痛經。

2. 蜂王乳、胎盤素、Q10等美容食品及山藥、冬蟲夏草,

    因富有動情素會刺激子宮內膜增生,讓經痛症狀加劇,

    如果是子宮內膜異位患者最好避免食用。

3. 平常多休息,經期間避免劇烈運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