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丑與一張椅子  

 

這是一齣家長看得笑呵呵,小朋友們看得開心、玩得開心的親子劇,簡單誇張的肢體與語言,豐富的色彩以及適合劇情的音樂、燈光,簡單的劇情擄獲著孩子們的目光與心情,讓他們隨著劇情起伏也隨著人物緊張或同樂,很有趣的親子劇。

 

節目名稱:沙丁龐客劇團《五個小丑與一張椅子》
     文山劇場【故事劇場戲獵】
  演出:沙丁龐客劇團
  時間:2016/04/08 (五) 19:30
  地點:文山劇場(台北市景文街32號)

 

在我心中永遠的小丑,一直是許不了。我覺得厲害的小丑是不會笑場的,而且他的每一個動作、表情都是極其淳樸自然沒有絲毫嬌柔造作,他不用刻意搞笑就讓觀眾笑了,而且還會看到他每一個逗人笑的背後其實有許多的心路歷程,讓人為他發酸難受。當年拜第四台盛行所賜,電影台都會撥放他的電影,而我最有印象的是看他演的一部名為《小丑》的電影(這片紅了之後才有小丑與天鵝)。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小丑》這部電影中,許不了不受歡迎又處處碰壁,為了生活四處打工,而他最擅長的工作是扮演小丑,但隨著時代變遷已經沒有人喜歡看了,但他還是堅持在每一次的演出中即便被觀眾丟雞蛋,在怎麼難堪還是把小丑演完,某次在台上得知了母親快死又無法立刻奔去,於是他傾盡全力演出卻意外獲得滿堂彩,那個當下所有的,極喜與極悲都交融在一起,讓當時年紀還小的我就這麼落下淚來。其實他的戲就像他的人生一樣,朱延平曾形容,他的一生是一場喜劇、也是一場悲劇、更是一場鬧劇,他就是現實生活中天生的小丑,把歡樂帶給別人,把眼淚流給自己(取自維基)。

 

而今天這場《五個小丑與一張椅子》的舞台劇,縱然不是最棒的,但卻能一直讓我頻頻回想當年看到《小丑》的震撼。

 

演出全長約90分鐘,故事是說這是一場由五個小丑一起合力主持與表演的聯歡晚會。從主持人開場馬加拉嘎→鐵匠兄妹→氣球人→擺地攤→第一次約會→火車站送行→雜耍秀(無中場休息),不同的片段串連成這場聯歡晚會,而台下的觀眾也是聯歡晚會的觀眾也一同參與互動。

 

我一直覺得演員們很用心但卻在肢體上過於誇張,而且有點笑場。誇張其實也沒有不好,而且現場的觀眾是非常捧場的,在我看來卻覺得少了讓人感動的深度,在快被觸發感動時,卻馬上又被「誇張」帶走,我覺得蠻可惜的。像是一開始主持人那段,佑佑一直出來跟主持人小花搶講話,沒有預料到突然小花哭著說難得一次自己表現的機會被佑佑一直打斷,於是哭著要把主持棒給他,然後佑佑驚慌逃離,我當下看到小花哭其實有點愣了一下,因為那聲音表情非常的真切,讓人也跟著要難過起來,如果再多個幾秒我應該就掉淚了,但這時馬加拉嘎來了,很突然的小花不哭,也沒有延續那個難過的情緒給一個轉折,而是馬上就開始搞笑,整個沒把深度往下走。

 

再來還有段讓我印象深刻也蠻喜歡的一段,就是節目單上寫擺地攤,而他們拿衣架當成偶操作起來,三個人操作偶的默契極佳,將一個配上衣服與帽子的衣架做成的偶,弄得栩栩如生,仿若看到一個真人站在台上,雖然看不見五官卻能感受到偶的表情,令人讚嘆,原本我快要為這戲中戲的母親生子的過程橋段感動了,突然又出現了「誇張」的搞笑手法,讓人整個又被帶走,這段如果好好的多些空白,多給觀眾一些時間,減掉許多誇張的搞笑手法,我想會真的帶出觀眾的眼淚,然後在用衛生紙把觀眾逗笑就好。這樣有哭有笑才像是真實人生,也才更能讓人感受到舞臺的魔力。

 

今天這場演出小朋友們都看的很開心、很歡喜,也聽到許多大人的笑聲,只是,給小孩看的部分,總覺得某些地方要調整一下的好吶。像是最後戲中戲往舞臺丟寶特瓶,這…不太妥吧!現實中戲不好,表演不好,給噓聲就已經是很不客氣了,但表演中朝舞臺丟東西,萬一小孩學了去看別的演出不喜歡就丟東西,然後不知輕重打傷台上演員怎辦?(許不了的小丑中也有因演不好而被觀眾丟東西打到流血),丟球我就覺得OK,因為這樣小朋友都知道是在玩而且最後也是台上台下互動。小朋友很開心,(不過那個小球有點硬被打到也是會痛,我有被球K到,順手球撿起來捏了下)。還有劇中浪費食物跟衛生紙(默),我是覺得場復很辛苦,餅乾都踩爛了…衛生紙若是為了鋪梗不如弄條長長的白布(或白娟比較輕,可以弄成一段段然後捲上衛生紙捲軸之類的)在上面,下場戲還可以回收使用,雖然收麻煩,但至少不浪費啊!至於食物,若只是想要製造手忙腳亂感,那換成彈珠(這可能演員踩到會危險,滾下台也麻煩),或不會滾動的小東西紙牌什麼的,不怕踩又能重複使用的小東西。整場演出看完最先讓我掛念的居然是浪費掉的食物跟衛生紙(默)。整體而言是蠻成功的親子劇,整個戲是感受得到很用心,家長跟小朋友們也都是很喜歡的。

 

本票券由藝文票券折扣網-寫手扶植計畫提供,並同時刊載在藝文票券折扣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