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影視行業的泡沫破滅,身處其中的人,都無法獨善其身。

11月7日,尚世影業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佈4則資產轉讓公告,每則內容相同:擬以9618萬元的價格轉讓嘉行傳媒2.375%的股權。按此價格計算,嘉行傳媒估值40.5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尚世影業今年第二次掛牌轉讓嘉行傳媒股權了。上次轉讓是在10月份,嘉行傳媒整體估值45億元,效果不好所以這次選擇了降價出售,但似乎依舊不受歡迎。

目前公開掛牌10餘日,幾乎沒有人關注這個項目”,一位接近該項目的人士對《網易清流》表示。

嘉行傳媒老股轉讓遇冷,與此前掛牌新三板期間備受追捧形成了鮮明對比。

相信大家對嘉行傳媒都不會陌生。依託楊冪、迪麗熱巴等當家花旦,打造爆款影視劇,嘉行傳媒在新三板將資本運作的槓桿運用到極致:只用了三年時間,打造出一家50億元估值的影視公司。可以說,嘉行傳媒將影視公司的資本運作推到一個頂峯。

只不過,當熱潮褪去,一切喧囂轉眼成雲煙。

/01/

無人問津的嘉行傳媒

11月6日,A股上市公司東方明珠發佈公告,同意子公司尚世影業掛牌出售嘉行傳媒9.5%的股權,出售的價格不再以嘉行傳媒整體估值45億元計算,而是40.5億元。

這是尚世影業第二次出售嘉行傳媒股權的計劃,並且主動將估值降低了10%。

早在去年12月底,東方明珠便推出了出售嘉行傳媒股權的計劃,當時老股轉讓估值爲45億元。

而根據《網易清流》報道,今年10月份,嘉行傳媒實際控制人從尚世影業手中接走9.5%股權,剩餘股權乏人問津。

“這個項目標的名氣大,但是卻沒有多少人關注,一位接近該交易的人士對《網易清流》表示。

於是這纔有了尚世影業第二次,降價出售股權的計劃。這次出售完成後,尚世影業將不持有嘉行傳媒股權,可謂“清倉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40.5億元的老股轉讓估值較嘉行傳媒摘牌前50億元的估值低了19%,但陪跑兩年半,若能成功出售,尚世影業這筆投資的整體盈利將不低於5.86億元。

不過,此次降價出售,情況依然不容樂觀,“目前公開掛牌10餘日,卻幾乎沒有人關注這個項目。”上述人士表示。

這一點,從嘉行傳媒股權轉讓公告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點擊量也能窺得一斑。目前尚世影業發佈的嘉行傳媒股權轉讓公告,最高點擊量爲392次,最低只有278次。

而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顯示,除去個別情況,轉讓股權信息的點擊量,基本都能超過500次。

老股轉讓遇冷的嘉行傳媒,與此前在新三板市場大受追捧相比,真是恍如隔世。

/02/

嘉行還是那個嘉行,

市場不是那個市場了?

打折出售,無人問津,這還是你認識的那個嘉行傳媒嗎?

想當初,嘉行傳媒在新三板的資本運作,可以說是教科書級別的。

2015年9月29日,嘉行傳媒通過借殼西安同大,曲線登陸新三板。完成借殼後的第二天,嘉行傳媒便以15億估值發起了2.28億元的融資計劃,要引進一名影視公司當股東。2016年6月30日,成功引入了現在要清倉轉讓持股的尚世影業;

隨着製作劇目的熱播,嘉行傳媒很快開始了第二次融資。2017年3月1日,由嘉行傳媒主投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劇終,數據顯示,該劇的網播量超過上百億次,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第二天,也就是2017年3月2日,嘉行傳媒拋出一份融資方案,擬以250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110萬股,融資不超過2.75億元,估值高達50億元,3個月後融資完成;

2018年5月30日,嘉行傳媒正式作別新三板。

至此,依靠當家花旦楊冪、迪麗熱巴等明星,打造爆款影視劇,不到3年的時間,嘉行傳媒就成爲了一家50億元的公司,拂袖離去,運作堪稱神話。

離開新三板之後,這家明星公司現狀如何成了不少人心中的謎團。這次尚世影業轉讓股權公告,則透露了嘉行傳媒的現狀。

公告顯示,嘉行傳媒業績依舊出色。2018年上半年,嘉行傳媒營業收入達5.22億元,同比增長295%;淨利潤達1.33億元,同比增長97.64%。

大冪冪還是那個大冪冪,嘉行還是那個嘉行,只不過它在資本市場的受歡迎程度,似乎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03/

影視泡沫被戳破之後……

嘉行傳媒當下的遭遇,並非影視公司個例,與之境況相似的是同在新三板掛牌的開心麻花

今年10月11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其擁有的北京開心麻花11.33%的股份,轉讓底價6.12億元。

按這個底價計算,開心麻花的整體估值爲54億元。雖然這個估值足以讓開心麻花吊打絕大部分未上市的影視公司,但開心麻花可能“開心”不起來。畢竟,2016年初開心麻花的估值已達50億元,加上2017年的淨利潤較2015年增長了2倍,而估值卻只增長了8%。

有市場人士指出,中文投此時選擇以54億估值清盤退出,或與開心麻花IPO折戟、《李茶的姑媽》票房失利不無關係。

這可能是最現實的因素。然而,其背後更是影視泡沫被戳破後,整個影視行業所要面臨的現狀。

近年來,越來越多項目型影視公司泡沫的破滅,A股的大門更是越收越緊,影視公司在資本市場運作的空間越來越小;加上範爺事件的影響,影視稅收“自查自糾”,衆多影視公司從霍爾果斯撤離……可以說是風聲鶴唳。

不管是嘉行傳媒,還是開心麻花,還是當下不斷撤離新三板的影視公司們,無不反映一個事實:大趨勢下,任一影視公司不能獨善其身。

“資本正在撤離影視市場,目前很多影視項目的融資都出現了問題,未來一兩年來,會有幾千家影視公司會倒閉。”6月18日,在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論壇上,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表示,“我認爲中國電影的第一次危機正在到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