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明初,德國傳教士湯若望來到中國,標誌着“中德軍事合作”的序幕從此拉開。清末洋務運動發起時,在普法戰爭中大顯神威的克虜伯大炮給了曾國藩、李鴻章和張之洞等洋務派官員以深刻的印象,於是德國武器、機器設備以及軍事人才陸續登陸中國。

  二十世紀30年代,希特勒的上臺讓兩國的軍事合作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德國軍事顧問遍佈中國各軍事機構,軍工企業也積極參與中國兵工建設。

  抗戰初期,中國對日作戰80%的武器彈藥來自德國,然而全面抗戰爆發的第二年,德國對華態度卻突然發生了180度大轉變,先是承認僞滿洲國,後又對中國宣戰。

  可能是希特勒在中國的粉絲太多,長期以來人們都將合作的終止歸結爲日方的施壓,其實希特勒是同情中國人的,他認爲華人是和日耳曼人同樣優秀的民族。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在希特勒的種族觀中,很多民族天然就是被用來征服的,“歷史進步就是高等種族戰勝乃至消滅劣等種族”。中國雖然有着燦爛悠久的文明,但希特勒並不認爲華人有與日耳曼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與資格。他曾經公開地說過:“有人以爲一個黑種人或中國人他們因爲學過德文,而且終身講着德語,並且爲德國的某政黨投票,就可以變爲德國人。這是不可想象的。”

  亞洲各民族在希特勒眼中都只是不值得同情的“弱者”,包括他的盟友日本,唯一的區別是希特勒敬佩日本的敢作敢爲。既然希特勒與中國並不存在純潔的友誼,德國對中國的軍事援助必然出於利益的考量。

  以希特勒爲首的納粹上臺後,德國的國策就變成了“爲反對凡爾賽條約而鬥爭,在日內瓦爭取軍備平等權利”。希特勒的擴軍備戰,使得德國對鎢、銻、鋁等戰略物資需求量倍增。

  過去德國一直從倫敦購買原材料,但希特勒的“戰爭經濟”讓英美等國大爲警惕,戰略物資被嚴禁出口到德國。中國雖然是窮國,但鎢礦、錫礦和銻礦的存儲量和產量卻高居世界首位。

  在希特勒的推動下,德國一改魏瑪時期以“佔領中國市場”爲核心的對華政策,取而代之的是“要確保從中獲得穩定的戰略原料來源”。爲了獲取足夠的礦砂資源,希特勒同意出口大量軍火,還派出數量龐大的軍事顧問團。

  全面抗戰爆發前後很長時間,德國一直是中國軍火的主要進口國。抗戰初期,日本多次對德國政府提出強烈抗議,要求停止對中國出售武器。希特勒雖口頭上敷衍日本“已經下令禁止對華輸出軍火”,實際上還是源源不斷地運武器到中國。

  然而由於中國軍隊在抗戰初期的節節敗退,尤其是上海、武漢和廣州的相繼陷落,使得礦砂出口遭受致命打擊。1938年年中,中德之間的礦產貿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就在中國對德國失去作用時,日本卻成了德國的“戰友”。

  從地緣政治上來看,作爲擁有太平洋上最強大海軍的日本,不僅可以南下東南亞牽制美軍,使其無法全力投入大西洋和歐洲戰場;同時還能北進蘇聯,配合德軍在東歐的戰爭。所以希特勒先是同意承認日軍一手炮製的僞滿洲國,後又在訪問意大利期間下令對華武器禁運,並撤回軍事顧問。

  全面抗戰爆發後,日本雖然迅速攻陷了中國大片領土,但總兵力才只有34個師團的日軍,除了留守日本和朝鮮的兩個師團外,其餘全部陷在中國戰場無法抽身。希特勒已經意識到,對華軍事援助會削弱日本在亞洲的實力,同時中國戰場的僵持會是日本出兵蘇聯或是南下東南亞的最大障礙。

  1941年,希特勒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閃擊戰。爲了能讓日本在遠東予以配合,希特勒在1941年7月1日宣佈與中國斷交。同年12月8日,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次日德國立即對中國宣戰。

  希特勒對華援助完全是利益的考量,隨着德國完成擴軍備戰,中國的作用已經無關緊要,希特勒纔會立即“棄華親日”。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永遠都是以實力爲基礎的,想要得強者的尊重,唯一的辦法是讓自己變成強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