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所高校的6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評爲整改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發通知稱,4月起各高校科研實驗室開展安全自糾自查工作。

  此前,科技部官網發佈了《關於發佈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通知稱,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8年,科技部委託中國科協智能製造學會聯合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分別對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評估。經研究,現將評估結果予以發佈。

  其中,工程領域的11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5個實驗室爲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程領域的29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13個實驗室爲良好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工程領域的3個實驗室和材料領域的3個實驗室爲整改類國家重點實驗室。

  下一步,將按照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的工作部署,開展優化整合工作。

  詳細評估結果如下:

  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

  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工程領域

  材料領域

  此外,教育部辦公廳發佈《關於做好2019年度高等學校科研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通知》:

  按照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做好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組織工作,抓好重大安全隱患的排查和自查自糾工作的落實。對於發現的隱患和問題做到責任到人、及時整改、不整改到位不銷賬。

  通知稱,本次工作範圍主要包括高等學校的科研實驗室及相關場所。對於近3年發生過安全事故、前期排查中發現過重大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工作未達到要求的高等學校將列爲重點對象。

  本次工作分爲三個階段:

  1.自查自糾(2019年4——5月)

  各高等學校按照要求進行部署動員,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安全自查方案,組織對本校科研實驗室及相關場所進行全面安全自查,建立自查臺賬,逐條整改落實,並將自查自糾報告(包括自查方案、風險臺賬和整改情況)報送上級主管單位。

  2.現場抽查(2019年6——8月)

  現場抽查具體時間將提前3個工作日通知被檢查高等學校,檢查時間1天。具體抽查的實驗室名單由檢查組現場決定,學校應全力配合檢查工作,及時準確提供所需資料。學校根據現場檢查出具的書面整改意見,逐條整改落實,形成現場檢查整改報告,按時報送主管單位。

  3.工作總結(2019年9月)

  主管單位對學校上報的自查自糾報告和現場檢查整改報告進行審覈,對於自查自糾工作不力,整改不及時或不到位的單位和個人,由主管單位向紀檢監察部門提出問責建議,進行追責。對於存在嚴重失職瀆職行爲的單位和個人,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