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什麼我讀的時候經常以現實主義的觀點或經驗去質疑作者的論點?發現:作者的論點完全不夠嚴謹,似乎有漏洞。

可能是我理解不到位?或者我讀哲學的方式不對?

在讀叔本華書,比如他說過:"一個人的智力以及道德品質都來源於他自身的本性深處,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影響的結果。"


以下是我在類似問題下的回答,希望能有幫助。

——————————

我個人也是從零開始接觸哲學,在這條路上也沒有走很遠,因此也不夠專業,說的建議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全作為拋磚引玉吧。

在開始自學哲學的時候一定要分清兩個概念:哲學和哲學史。前者是哲學家的著作,用來闡釋自己的哲學思想,後者是研究哲學家的思想和它們相互之間關係的。因此進入哲學也就有兩條最明顯的方式:閱讀原著或者哲學史。我個人是從閱讀哲學史入手的。關於哲學史就有很多的選擇了,如果你喜歡具體的哲學問題可以看所羅門的大問題,如果更喜歡哲學自身的邏輯可以看文德爾班的西方哲學教程,用知乎搜索就有很多推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

哲學史入門比較簡單,經典的教材和著作汗牛充棟,我比較推薦用鄧曉芒的西方哲學史入門。這不是因為他的書最好,而是因為他的課程在B站和喜馬拉雅上都有資源,入門有專業老師教導比自己摸索要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不過他的教材只講到黑格爾和馬克思,是沒有現代哲學的,因此還要再弄一本現代哲學史的書,同樣可以找到課程資源。讀哲學史的時候最好搭配北大出版的西方哲學原著選讀,配合一定的選文可以幫助你理解教材和老師說的話。

哲學史入門以後就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直接閱讀自己喜歡的哲學家的相關著作和研究,二是繼續讀哲學史。我目前被困在哲學史裡面了。因為哲學史很有意思,我很喜歡。同樣我也推薦多讀幾本優秀的哲學史,相互比對,不要把其中之一當作真理。

關於原著閱讀我能給的建議很少,因為我接觸的也不多,不過一開始不要直接從古希臘開始,很多作品都有遺失,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作品又太多了。可以考慮從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還有貝克萊,休謨的作品入手,因為近代哲學的思考方式和我們更相近,問題也更容易被我們理解。這幾個人尤其是休謨的文字也比較清晰,閱讀起來沒有那麼大的難度。

然後就可以準備康德了,關於康德哲學我建議先聽聽鄧曉芒和張志偉老師關於康德哲學的講座,看一下鄧曉芒的《康德哲學講演錄》,然後在開始看康德的著作。

哲學的學習我認為不能只停留在哲學史和原著,一定要多看相關的研究,甚至很多非哲學的作品,拓寬視野,思考問題,並且自己動筆寫作。因為歸根結底,哲學是對具體哲學問題的思考,而不是一堆歷史材料的組合,我們閱讀哲學史的目的不在於記住都有哪些哲學家,哪些觀點,而是要了解哲學家都面對什麼具體的問題,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回答,這種回答解決了什麼問題又引發了哪些新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的習得哲學技能和能力。

最後談一下個人學習哲學的感受,我接觸哲學有兩年了,但一直是停留在哲學史階段的門外漢,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一輩子也就是個民哲。因此我要灌點毒雞湯:學哲學不是一件可以炫耀的事,雖然我當時學習的動力半是炫耀半是好奇,相反,在生活中它往往是被人嘲笑的。哲學也沒辦法給你具體的知識來幫你解決現實問題,相反,當我學到近代哲學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之爭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無知,因此學會了沉默。就這個方面來講,哲學是無用的。如果你知道它可能是無用的還是想了解一下的話,很高興 與你同路而行。


哲學具有形而上學的性質,是獨立的思想,而我們是現實中的人,自然要以現實經驗來看待一切問題,因此往往不好把握,建議從哲學史讀起來,要是專業一點兒推薦孫正聿先生的《簡明哲學通論》和佛蘭克梯利的《西方哲學史》,要是只是讀一讀就看一下的話,建議看一看所看哲學家的思想介紹方面的書。


叔本華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這句話的問題是撕裂了人與其生存的環境之間的關係,並且把這種撕裂預設為了他進行思辨的前提。相類似的還有諸如身心二元論,主客對立的前提。這些前提被預設為邏輯的基本根源,但是這些來源卻幾乎沒有被真正的思考過。


首先,找一本靠譜的哲學史教材,中外的都行,好好仔細研讀。

其次,直接看原典。中文的商務印書館翻譯的一系列的,外文的自己找靠譜出版社,我英文不好沒看過。

最後,雜七雜八的看,慢慢的你就會發現哲學的樂趣了。


zhe xue


你要學著站在時代的角度去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說。

就好像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水是萬物的本源,這句話我們現在來看肯定知道是錯的。

但是你得了解為什麼他會這麼說,你不能帶著一種我是現代人我比你聰明先進的觀念去看他。

這就好像你問為什麼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不用飛機轟炸一樣,不能以現在的眼光去衡量過去。

同時你讀哲學家的書,不是你全部贊同就對了,那你還不如背下來,帶自己的觀點沒什麼錯。但是前提是平等的立場上。

並且哲學也不是孤立的,你不能指望自己看了一本哲學家的書就懂哲學了。

最後建議還是不要讀叔本華,沒什麼意思。你可以先去讀哲學史,羅素的《西方哲學史》就挺好。


可以到網上找一些比較好的哲學史講解視頻,熟悉一下哲學的思考方式,以及哲學家討論的是什麼問題,再進入經典比較好。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於市。

近代各風流人物更不必說了,都處在同一環境中,有的人年少有志關心蒼生疾苦,有的人好逸惡勞昏庸度日,直接原因是受到的教育和親身經歷,然而教育和經歷是與你童年讀書的選擇,娛樂的選擇掛鉤的,有的從小就是博覽名著,有的自小就迷戀玄幻武俠,思維層次從這裡就已經拉開差距了,然後導致交友圈不同,最終導致人生軌跡天差地別。

父母的影響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無論是從基因還是早期的教育都大致確定了一個人的本質,從而決定之後的智力發展和人生軌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