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張朝欣╱雲林報導】

雲林縣政府在虎尾鎮興建垃圾「機械處理系統」,目前依進度進行組裝,系統周邊牆壁請國小學童協助彩繪,14日50餘名學童前往虎尾資源回收場參訪後開始彩繪,近距離了解「機械處理系統」設備,上了一課寓教於樂的環境教育。

雲林縣因缺乏焚化爐,垃圾必須運往外縣市焚化處理,之前曾因各地焚化爐維修導致縣內垃圾危機,雲林縣環保局因此與環保署共同規畫興建「機械處理系統」解決垃圾問題,日後再進階成為「機械生物處理系統」。

虎尾資源回收場的「機械處理系統」已進行組裝中,由於放置「機械處理系統」場地牆面需要重新粉刷彩繪,虎尾清潔隊14日以夏令營方式邀請小朋友們前來彩繪,同時解說「機械處理系統」如何將垃圾變成再生燃料。

小朋友對於垃圾可以回收變成燃料感到很有趣,提問「燃燒時會不會有臭味」、「我們要如何分類垃圾才能製成再生燃料」,隨後動手彩繪牆壁,為解決縣內垃圾問題貢獻一己之力。

虎尾鎮長林文彬表示,目前「機械處理系統」組裝進度順利,感謝縣長李進勇向中央極力爭取經費,並請縣環保局與相關單位全力協助,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也請台電協助,專案處理機具所需的用電與配電設施。

縣環保局指出,生活垃圾或一般事業廢棄物經由「機械生物處理系統」處理,可產製均質再生燃料,雲林縣將是全國第一個設置「機械生物處理系統」縣市,最快2020年建置完成,估計每年可處理8萬5000噸生活垃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