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新建工程示意圖。(竹北市公所提供)

2018-08-21 21:50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新建工程,通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將容納骨罈調整至最大容量的10萬餘罐;市長何淦銘表示,竹北人口成長快速,做長遠規劃,可省下日後可能擴充規模的行政流程和公帑。

竹北市公所表示,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新建工程,總開發經費約2.5億元,公所分3年編列預算,經代表會審議,已通過2017年8000萬元和2018年9000萬元,預計2019年再編8000萬元。

何淦銘表示,第六公墓禁葬推動公墓公園化,早在1993年報省政府核准設置納骨塔,2006年完成各項先期工程,當時擬規劃容納骨罈近2萬罐;他上任後重啟計畫,原構想規劃5萬罐,考量全市8個公墓多已徵收或是禁葬、遷葬,加上人口持續成長,因此決定在符合法規的最大容量下,調整為10萬餘罐。

何淦銘說,此案目前已完成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和水土保持工程變更,經建築師畫出建築物圖,公所將在年底前召開工程說明會,並擬邀請周邊鄉親參訪公營納骨堂的經營情況,讓市民更加了解與支持。此計畫已在監造設計作業中,經取得建照等文件,即可著手工程標的發包,工期約兩年,如作業順利,希望在2020年底前完工啟用。

何淦銘表示,預定地約2公頃多,毗鄰鳳崎落日景觀步道,周邊無住家,視野遼闊,原本就是觀海、賞景的景點,市公所將興建2棟地上7層和地下1層的建物,規劃祭拜大廳、管理及服務中心、家屬休息室、停車場等。

環保局表示,審查委員同意竹北納骨堂的環差分析報告,請開發單位補充說明資料,並納入對民眾的承諾事項,送交委員確認;另外,因停車空間有限,委員要求審慎規劃交通接駁,並精準試算污染產生量。

  • 新竹縣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新建工程,通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將容納骨罈調整至最大容量的10萬餘罐。圖為預定地。(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新建工程,通過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將容納骨罈調整至最大容量的10萬餘罐。圖為預定地。(記者廖雪茹攝)

  • 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預定地毗鄰鳳崎落日景觀步道,視野遼闊,原本就是觀海、賞景的景點。(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預定地毗鄰鳳崎落日景觀步道,視野遼闊,原本就是觀海、賞景的景點。(記者廖雪茹攝)

  • 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預定地毗鄰鳳崎落日景觀步道,視野遼闊,原本就是觀海、賞景的景點。(記者廖雪茹攝)

    竹北市第六公墓公園化納骨堂預定地毗鄰鳳崎落日景觀步道,視野遼闊,原本就是觀海、賞景的景點。(記者廖雪茹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