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科目介紹

SBR《戰略商業報告》是F7《財務報告》的後續課程,在2018年9月考季作為原有P2《公司報告》的替代科目,進入ACCA考試

範圍。它更加深入地考察對於會計準則的掌握,會計職業道德的應用,以及在商業環境下對財務報告原理和做法的運用與評估。

因此,考生需要具備以下能力:了解準則內容,理解準則原理,在財務報告中應用準則,知曉準則對於利益相關方的影響,解決在準則應用中涉及的職業道德問題等。

02

主要考察

1、將基本道德原則和職業原則應用到實際道德案例中,並能夠辯證討論不道德行為會對公司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2、評估財務報告框架的適當性,並能夠辯證討論會計法規變動的影響。

3、針對不同類別的企業財務報告,能夠應用會計準則,對其施加專業性判斷,並給出專業建議。此部分需要了解特殊行業的財務報表,包括非盈利組織,中小企業和重組公司。

4、編製合併財務報表。

5、針對不同利益相關方解析財務報告。

6、針對財務報告的會計制度,討論現有變更及潛在變更的影響。

03

P2通過率趨勢圖

04

知識結構

05

考試形式

SBR考試形式為筆試,時長為3小時15分鐘,主要考察在商業報告環境中的職業能力。

Section A

共50分,兩道必做題,沒有明確規定每道題所佔分值。

Q1主要考察集團公司的合併報表,或合併報表的部分內容的編製(即考綱第四部分),同時也可能需要考生針對企業製作財務報告出現的準則問題進行分析處理(即考綱第三部分)。

需要考生注意的是,Q1中合併報表的計算部分不會超過25分,同時,計算問題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案例進行文字解釋及討論分析。因此,考生如果僅進行數字計算並不能夠拿到通過分數,文字敘述也是必要的。

Q2 主要考察的是職業道德和準則應用問題。在特定案例情境中,考生需要能夠找到題目中出現的道德問題,會計處理問題,並對這些問題加以分析判斷,給到會計人員處理意見,並說明對於公司各個利益相關方的影響。

Section B

共50分,兩道必做題,每道題25分。

Q34與原P2的Q23較為相似,主要通過公司案例,考察會計準則的應用和理解。考生需要通過對比國際會計準則,分析公司對於某些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準則要求。

同時,Q34中會有一整道題或一道題中的某小問,考察不同利益相關方角度下,對於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的分析評估,及影響。因此,需要考生能夠了解不同利益相關方對於企業報告的需求程度,並結合案例進行妥善分析。

Current issue

考生需要注意,考綱第六部分(PART F)中涉及會計制度變更及潛在變更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在Section A和Section B中,但是不會為一整道題考察,而是作為一道題中的小問來考察。因此,考生需要了解會計制度現在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等。

06

新舊考綱的主要變化

考試形式及內容

改革前【P2】

Section A 為50分必做題,包含4分的professional marks。Q1(a)35分,考察合併資產負債表,合併利潤表,合併現金流量表,或外幣報表編製。主要考察計算問題,考生需要利用working編製最終報表。Q1(b)會計準則相關題目,6分左右。Q1(c)職業道德相關題目,9分左右,較為基礎,考生僅需記憶關鍵詞句即可得分。

改革後【SBR】

Section A 為50分必做題,共2道題,每道題有2分professional marks。Q1不確定分值,考查形式:將題目中的每個需要處理的會計問題,單獨拎成獨立問題考察。依然主要考察合併報表,但不需要編製整張合併報表,僅需考生編製working及部分報表內容。計算部分不超過25分,且需要文字解析作為輔助,否則不能得分。Q2 不確定分值,基本可確定分值在20分左右。考察形式:涉及職業道德問題及會計問題的案例分析。

改革前【P2】

Section B 為三道25分題目,選做兩道。Q23主要為準則題目,需要考生能夠結合準則原文,分析公司的會計處理是否恰當,並給到對應建議。Q4 主要為current issue問題,即考生需要知曉現有會計準則的變動,及未來潛在的制度變動,並分析此變動的影響。

改革後【SBR】

Section B 為兩道25分必做題。Q34與原P2的Q23較為相似,主要通過公司案例,考察會計準則的應用和理解。考生需要通過對比國際會計準則,分析公司對於某些事項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是否符合準則要求。同時,Q34中會有一整道題或一道題中的某小問,考察不同利益相關方角度下,對於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的分析評估,及影響。因此,需要考生能夠了解不同利益相關方對於企業報告的需求程度,並結合案例進行妥善分析。

Current issue:考生需要注意,考綱第六部分(PART F)中涉及會計制度變更及潛在變更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在Section A和Section B中,但是不會為一整道題考察,而是作為一道題中的小問來考察。因此,考生需要了解會計制度現在存在的問題,如何解決等。

綜述部分改革前【P2】

考察方式:Section A,以合併報表的編製,計算為主(35分),準則及職業道德分值較低,且易於得分。考生注意力將放在計算題中,以便通過考試。

Section B:考察內容較為靈活,需要考生能夠理解會計準則,或會計制度變更,能夠通過準則原文進行分析建議。

綜述部分改革後【SBR】

考查方式:Section A 調整較大。Q1 考察合併報表,但是不在考察整張報表編製,而是更多考察會計處理的原理,同時,計算部分也需要搭配文字解釋。Q2 考察準則和道德理解,不再考察概念問題,而是需要考生結合案例分析解決問題。

Section B:兩道必做題,考題形式和P2Q23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可能考察利益相關方的處理,以及current issue的考察。

考綱刪減

SBR刪除了合併報表中complex group的內容,不再考察此知識點。考綱其他部分均未出現刪減變動,但考試重點有所遷移,需要考生能夠重點關註:會計準則理解,道德模塊應用,利益相關方分析,業績評估分析,會計制度變更趨勢等,這些模塊均為P2次重點,但在SBR均為明確考察對象,須考生重點關注。同時,計算的考察相對弱化,因此需要考生能夠理解計算的基本原理,能夠將其轉化為文字表述出來。

對考生的影響

1. 對整張合併報表的編製不做要求,更多考察細節working處理。因此,對報表格式熟悉並不能夠保證考生能夠拿到easy marks。

2.對計算問題弱化考察,更多偏向計算理解。因此,對合併計算重點需要放在「為什麼」上,而非記憶計算模式,套模板。同時,只計算出結果,得分率會比P2低很多,因此,考生在備考中需要在此方向重點練習。

3.對準則原理強化考察,SBR考試在準則考察中比重繼續加大。原P2準則主要在Q23考察,但SBR會在Q1234中均有考察,考察比例重點加大。需要考生不僅熟悉準則內容,還可以辨析考試中出現的準則應用問題,提出對應建議。

4.對利益相關方的強化考察,SBR在Q234會加入對其他利益相關方的考察力度,因此在進行分析時,需要注意站在其他利益相關方的角度分析問題。

5.對業績分析,報表分析的強化考察。以往P2的考試並未真正出現報表分析和業績分析,但此次明確說明可能會有題目考察。因此,需要考生注意財物報表是可以幫助利益相關方分析公司業績,便於他們進行對應決策的。2019年ACCA自學資料索取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