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在過去的10年里,50歲以上者的發病率下降了30%,以65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下降最明顯,這要歸功於結腸鏡篩查的推廣,結腸鏡篩查從2000年的19%上升至2010年的55%。

其實就是早發現早處理而已,但是我覺得還是一種後期補救手段,如果注意生活作息避免癌症的誘發那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腸癌的三個致病因素解讀

一、飲食習慣

日常生活中以高脂,高肉食,低纖維飲食為主,可增加患直腸癌的風險。高脂飲食刺激膽汁分泌,促進腸道內厭氧細菌的生長,由於膽鹽以及膽醇一經厭氧菌分解形成一種新的物質不飽和膽固醇,如石膽酸以及脫氧膽酸都有增加,後兩者都會有利於直腸癌的發生。

二、慢性炎症刺激

直腸癌是怎樣形成的?由於長期受到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炎症的刺激,誘發腸粘膜水腫和滲出,因此反覆的破壞及修復會使纖維組織增生,腸壁增厚,導致腸腔狹窄,上皮細胞間變,形成慢性肉芽腫以及多發性息肉。因此慢性的炎症刺激,也誘發直腸癌的病因。

三、遺傳因素

臨床上很多患者具有家族腫瘤遺傳史,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是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等。直腸癌的遺傳因素,在此病的患者家族中,約有1/4患者是癌腫的家族史導致的,並且半數是消化道腫瘤。因此,遺傳因素也會增加此病的發病率。

顯然大部分腸癌還是吃出來的,所以注意飲食搭配的合理就可以有效避免,注意自己的排便異常就可以很有效發現的,後期篩查還是太被動了。如果成了免費或許還有點用處,不然定期檢查也就成了必要了。


這個問題問得很好!說明您對醫學信息有一定了解。沒錯,從2000年至2010年,美國50歲至75歲人群中,大腸癌發病率下降了30%,關鍵原因是:腸鏡的廣泛應用!

具體來說,腸鏡篩查率從19%上升到55%。為推廣腸鏡檢查,美國規定:凡能每3年接受一次腸鏡檢查的人,醫保費用打折。

大腸癌是預防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腸道出現癌前息肉後,一般需5~10年才會真正發展為癌。如早做腸鏡篩查,切除癌前病變,可有效杜絕大腸癌的發生。

即使檢查發現癌前息肉已發展成早期大腸癌,只要經正規治療,生存率仍高達95%。相反,若等到晚期才發現,生存率就只有5%了。

臨床篩查大腸癌一般有兩種方案:一種是以大便潛血試驗為初篩,如是陽性,再做腸鏡檢查,作為精篩;第二種是45歲後直接做腸鏡,如沒發現腸息肉等病變,之後的篩查間隔可放寬到3年或5年,等到75歲後就不建議再做了。

以下4種情況如滿足2種,最好儘早篩查腸癌:年齡在30歲以上,從未做過腸癌篩查;總是腸胃不適,比如腹瀉、便秘、大便有血等;家族中有大腸癌患者;本人有癌症史、腸胃病史、腸息肉史。▲(答者:健康行者,歡迎關注)


腸癌可以說是目前「最冤」的腫瘤,最常見的就是直腸癌和結腸癌,它從良性息肉演變成癌症至少需要十幾年,其實我們有充足的時間去發現並消滅它。

那為何癌症的演變需要歷時這麼久,我們不能發現它並採取治療措施,從而降低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呢?

據相關資料統計,在過去10多年,美國癌症總體死亡率下降了30%左右!超過210萬人避免死於癌症,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通過相關數據統計,美國近年來癌症發病率逐年下降,尤其是男性。過去10年,男性患癌人數每年下降2%。這主要得益於肺癌,結直腸癌和前列腺癌三大癌種的持續下降。

美國政府極重視腸癌的發病和預防,很早就提出腸癌可以預防的概念,美國腸癌死亡率也已經連續10多年持續下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篩查的普及,尤其是腸鏡!

美國目前推薦50-75歲的人都進行腸鏡篩查,2000年比例只有21%,但2015年已經上升到60%。如果有家族史,那麼篩查需要進一步提前,比如40歲以上人群,篩查能有效發現息肉和早期腫瘤。因腸鏡等篩查手段能有效發現早期腫瘤,正是它的普及,讓美國顯著降低了惡性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若能在此期間通過篩查手段早期發現,及時手術則會有很理想的預後。可惜的是,中國50歲以上人群接受腸鏡檢查的比例僅僅15%。

從數據對比以及美國採取的措施可以看到,防癌很重要。但目前我國癌症防治的現狀很很慘淡,由於我們疏忽早期防治,在醫院發現的癌症患者多為中晚期,如果我們對於能預防的疾病可以早點採取措施,不知能挽救多少人的生命。所以,預防癌症,從此現在做起,讓我們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重視體檢和普查,降低疾病發生率!

如果想了解更多健康信息,也歡迎關注美中嘉和腫瘤科普!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