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圖靈獎得主簽證被審,中國 AI 專家橫遭拖延,美國簽證被各方炮轟

【新智元導讀】2002 年圖靈獎

得主 Adi Shamir 因簽證問題無法參加自己親自創辦的會議,這是他 28 年來首次缺席。美國加強對國外信息安全、關鍵技術專家的簽證審查,一些中國 AI 研究人員也經歷了類似遭遇。

會議創辦人無法參加自己創辦、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會議,這可能是今年最匪夷所思的事情。

周二,2002 年圖靈獎得主、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計算機科學教授 Adi Shamir,本應參加當天在美國加州舉辦的科學頂級會議 RSA 會議。但由於未能獲得美國簽證,他本人無法成行。

RSA 會議自 1991 年由 Adi Shamir 等人親自發起,會議中的 「S」,即是以 Shamir 命名;自 1993 年 RSA 會議開始成為一年一度的國際會議之後,Shamir 教授每年都會參加,今年本應該是第 28 年參加,但沒想到 Shamir 教授第一次被拒之門外。

開發 RSA 演算法影響世界,但自己親手所創會議卻無法參加

Adi Shamir 除了是圖靈獎獲得者,還是美國、法國、以色列科學院院士以及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成員,並獲得了法國、日本、以色列等多個國家級獎項,是世界頂級的加密和信息安全專家之一。

2002 年圖靈獎得主,中間為 Adi Shamir

1977 年,當時在麻省理工學院做研究的 Adi Shamir 和另外兩人 Ron Rivest、Leonard Adleman 一起設計出來 RSA 加密演算法,這是一種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一組以 RSA 演算法產生的密碼需要當前世界上所有電腦聯機不斷的工作 25 年才能破解。

RSA 加密演算法過程(圖自維基百科)

RSA 加密演算法以 Ron Rivest、Adi Shamir 和 Leonard Adleman 三人的姓氏首字母命名。

Ron Rivest、Adi Shamir 和 Leonard Adleman 三人

三人於 1982 年成立 RSA Security 公司,並於 1991 年開始舉辦以 「密碼學、標準與公共政策」 為主的密碼學家論壇。論壇自 1993 年開始成為一年一度的盛事,一直持續到今天,是全球中最終重要的信息安全會議之一。

1980 年代初,Adi Shamir 從美國返回家鄉以色列,在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工作至今。每年的 RSA 會議,Shamir 教授都會參加,但今年卻無緣。

Shamir 教授只好給會議錄了段視頻來表達自己的遺憾和不滿:

02:09

「兩個多月前我申請續簽旅遊簽證。從那以後,就沒有下文了…… 我完全處於不確定狀態。所以,不幸的是,我不能參會。「

他還直接抱怨:

「我想說明一下。我是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成員、英國皇家學會的成員、法國科學院的成員、以色列科學院的成員。我獲得了圖靈獎、日本獎和其他無數獎項。」

Shamir 教授表示,如果像他這樣的人都不能得到簽證進入美國,也許該考慮 RSA 會議以後不在美國開了。

中國 AI 專家面臨同樣窘境:「都被審查習慣了」

除了 Shamir 教授無法參加 RSA 會議,在國內,新智元還了解到來自中科院計算所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包雲崗和陳雲霽兩人也遇到了簽證問題。

包雲崗和陳雲霽兩位研究員本來計劃要參加今天(3 月 8 日)美國舉辦的 ISCA 國際計算機架構 paper submission 會議,但簽證一直處於被審查狀態,什麼時候能技術,時間就不確定了。

包雲崗博士告訴新智元,他是提前 1-2 個月提交簽證申請,直到錯過今天的會議也沒有拿到簽證。「和美國政府關門很可能有關係的,處理不了 check 了」。

美國聯邦政府自去年 12 月 22 日至 2019 年 1 月 25 日進行了長達 35 天的政府停擺,影響到一批聯邦公共部門的日常運作。

不過,「政府關門」 可能只是簽證問題的其中一個因素

在 RSA 大會上出現的一個有趣現象是,雖然像 Shamir 這樣的信息安全專家被拒之門外,但是美國聯邦調查局 (FBI) 局長卻在會上演講,闡述了美國政府對網路安全創新的新態度。

他說,「(美國)不可能有一個完全不受約束的、完全超出執法範圍的空間,讓罪犯躲藏起來」,言外之意是,如果你不讓我們窺探你的數字數據,我們將懲罰你。

過去幾年,包括 Shamir 教授這樣的安全研究人員、包雲崗博士這樣的計算機晶元技術研究人員,被禁止參加越來越多的國際會議。而今年,由於特朗普總統的政府關閉,這種趨勢有所加劇,正如 Shamir 教授所說,會導致許多簽證申請陷入僵局。

而很多涉及信息安全、關鍵技術領域的問題,是和政府安全官員的意見相左。以信息安全領域為例,美國政府安全官員一直在抱怨,加密技術將他們與罪犯之間的通信隔離開來。但網路安全專家表示,加密技術可以保護關鍵電腦系統免受黑客攻擊。

網路安全專家們認為,如果我們讓執法部門進入加密信息,我們就相當於也給黑客創造了一個後門,讓他們最終得以利用。

而對於計算機晶元、高性能計算機這樣的底層技術領域的學術交流,包雲崗博士說,美國政府在簽證上一直是比較謹慎的,「我們這個領域的學者幾乎都會被審查,有的甚至被拒。」

包雲崗博士說,以前審核過長時候也發過詢問郵件,甚至還給美國議員寫過信申訴,但最終都無效。「我們被審查已經習慣了」。

美國學者不寒而慄:被要求披露與國外政府聯繫

國外科研人員進不去,美國高校和研究機構人員可能也會面臨 「出不來」 的問題。

今年 1 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致函美國幾十所主要研究型大學,要求這些學校提供有關接受 NIH 資助的教師的信息,NIH 認為,這些教師沒有按要求披露自己與外國政府的聯繫。

一位大學管理人員表示,NIH 發出的一系列信件,目標是美國 77 個研究機構,這些用語模糊的信件中提到了個別教師的名字,NIH 認為這些人沒有透露自己與外國的聯繫,並要求大學在 1 個月內進行調查,並報告結果。

去年 8 月,NIH 院長曾發出公開信,鼓勵它們與 FBI 外地辦事處就知識產權和外國干擾的威脅進行簡報,簡報內容包括研究人員是否未披露受外國政府的資助、是否進行了知識產權轉移、是否泄露同行評審信息等行為。

Science 報道稱,一些大學管理人員擔心,NIH 這種行為可能會有損所有國際科學交流與合作,讓不少學者感到不寒而慄。

此外,NIH 的行動所引發的另一個隱患是,這種調查可能成為質疑任何教師對國家忠誠度的工具,尤其是對於那些與海外關係密切的、在外國出生的科學家。比如,在一些研究機構中,每個被懷疑的人都是華裔美國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學管理人員表示,過去通過與 NIH 官方的友好討論,能夠解決對相關規定的任何誤解。但是也有大學的管理人員擔心,這些要求信息披露的信件表明,雙方之前 「有事好商量」 的關係可能逐漸走向對抗。

「我們應該好好營造研究機構與政府資助機構的良好關係。但 NIH 這些信件中的語氣和以前截然不同了。說實話,我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當一個調查者。」

拒簽率飆升?STEM 領域留學生簽證或收緊

除了科研人員遭遇簽證問題,近期留學生群體也出現拒簽率飆升或審核期變長的情況。

目前,網上已經流傳留學生聯合各學校的中國學生會,自發向美國國國務院遞交請願書為留學生群體發聲的消息。

而大使館對審核時間變長的回信也是讓耐心等待結果。

新智元去年曾報道,中國研究生在機器人、航空和高科技製造業等 STEM 領域學習,可能被限於一年的簽證。紐約時報等媒體披露,美國正在制定收緊對中國公民的簽證,這一政策將主要對研究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和美國科技公司的僱員產生較大影響。

艾倫人工智慧研究所 CEO Oren Etzioni 也在批評 「美國 AI 計劃」 時,認為在 AI 專業學生和專家簽證方面,美國政府做的不夠。

Oren Etzioni 認為,移民對美國科學的成功至關重要,美國人獲得的諾貝爾化學獎、醫學獎和物理學獎有 39% 是由移民獲得的。

但是政府在簽證過程中施加的限制、拖延和不確定性,結果是 H-1B 申請人數正在不斷減少,畢業後留在美國工作的外國學生越來越少。下圖顯示了 F-1 學生簽證的急劇下降,這種簽證允許外國學生在畢業後立即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

Oren Etzioni 認為,為 AI 專家提供 10000 個新簽證,為其他 STEM 領域的專家提供更多簽證,才能重振美國的研究生態系統,增強創新經濟。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RSA%E5%8A%A0%E5%AF%86%E6%BC%94%E7%AE%97%E6%B3%95?

zh.wikipedia.org

https://www.itwire.com/security/86274-adi-shamir-questions-whether-top-tech-conferences-should-be-held-in-us.html?

www.itwire.com

NIH queries on foreign ties rattle universities?

science.sciencemag.org

新智元 · AI_era

每日推送 AI 領域前沿學術解讀、AI 產業最新資訊

戳右上角【+ 關注】↗↗

喜歡請分享、點贊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