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的上班早高峰,你像往常一樣在擁擠的地鐵里打開QQ音樂播放周杰倫的歌單,然而此時的你卻發現手機屏幕上突然彈出「開通會員暢享VIP歌曲」的界面。

此刻你瞪大了眼睛,欲言又止,獃獃的看著收藏了很久的歌單變成了VIP付費歌單,你在心裡默念了一句:「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以上情形可不是什麼視頻腳本,而是我的真實「遭遇」。就在前幾天,我手機上的周杰倫歌單突然變成每首歌只能試聽60秒,想要繼續欣賞則需要成為付費會員。

可是你知道嗎?在此之前我曾先後購買過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的會員(後來都沒有續費),為了在家裡的HomePod上便捷地使用「嘿,Siri」播放音樂,我還是Apple Music的付費訂閱用戶。

現在,為了能繼續欣賞那些已經收藏了多年的歌單,我又不得不考慮充值QQ音樂的會員。

在數字音樂版權之戰重燃戰火且愈加激烈的今天,誰的盤子里獨家代理版權多誰就可以「為所欲為」。

相反,版權資源少的平台用戶流失會越來越嚴重,於是便想方設法通過社交、視頻、直播、個性化定製等服務來彌補資源上的不足,例如網易雲音樂的社交版塊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例子。

但是作為一個流媒體音樂平台,核心還是版權和資源,如果喜歡的音樂人大部分都因為沒有版權聽不了,用戶遲早會選擇其他平台。

提到數字音樂版權這件事,拿目前國內幾大主流在線音樂平台來說,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上手都握有一些唱片集團的獨家代理版權,例如QQ音樂擁有環球、華納、索尼三大唱片公司的獨家代理版權。

蝦米音樂擁有滾石、S.M.、BMG的獨家資源;網易雲音樂擁有天娛、愛貝克思、華研國際等獨家資源。

當然,這樣美好的願景也曾出現過一段時間,例如2015年10月13日,網易雲音樂官宣與騰訊音樂達成音樂版權戰略合作,涉及150萬首歌曲,包括QQ音樂獨家代理版權的華納音樂、索尼音樂、杰威爾音樂等大量歌曲。

但是好景不長,這段「姻緣」只維持了大約2年時間便再次因為版權問題決裂。

2018年3月6日,網易雲音樂再次官宣,這次則是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授合作,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你們愛的滾石、S.M.、BMG都回來了!從現在起,李宗盛、劉若英、周華健、梁靜茹、任賢齊、Super Junior、少女時代、EXO、陳小春、彭佳慧等歌手的歌曲已經在網易雲音樂全面上線。對此有網友評論,「也真是為了用戶委屈了自己」。

可能有人會問,我上面講的這些和這篇文章要說的數字音樂付費訂閱有什麼關係?

我想說的是,太有關係了。

正如我在文章開篇時所說的,誰的盤子里獨家代理版權多誰就可以「為所欲為」。

QQ音樂握有傑威爾的獨家代理版權, 你想聽周杰倫的歌?不好意思,請充會員。

蝦米音樂握有滾石的獨家代理版權,你想聽羅大佑?請充值會員。

當然我並不反對充值會員,付費聽歌在今天看來是一件非常合情合理的事情,並且隨著全社會對音樂版權的重視,人們對於消費數字音樂的態度相比前兩年也發生了很大改變。

2017年 美國流媒體音樂收入佔整體音樂產業收入的65%(圖自:RIAA)

去年3月,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公布了一項2017年美國音樂產業業績數據,流媒體音樂付費在這一年實現了高達50%+的增長。

RIAA強調,這是自1999年以來美國音樂產業收入首次實現持續兩年以上的兩位數增長。流媒體音樂收入在2017年佔整體音樂產業收入的65%,其中由Spotify和Apple Music主導的付費訂閱服務成為整個產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縱觀歐美音樂市場,流媒體音樂的發展壯大也正是從2015年開始,那時的Apple Music剛上市,而彼時的行業霸主Spotify就已經擁有1500萬的付費訂閱用戶。

僅3年時間,流媒體音樂就已成功改變了音樂市場的格局,以勢不可擋的態勢成為行業主宰。現在美國大部分用戶已經告別實體唱片和數字音樂下載,手機+流媒體音樂已經成為主流聽歌方式。

據RIAA的另一項數據顯示,美國市場流媒體音樂付費用戶同比增長56%達到3530萬,這個數字相當於2016年加拿大全國總人口。

2017年中國流媒體音樂消費情況(圖自:2017年中國數字音樂市場發展報告)

流媒體音樂在美國市場強勢崛起,在中國市場也同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統計,2016年中國數字音樂產值高達143億元,同比增長39%。

同樣引人關注的是流媒體音樂市場的增長達到30%,其中版權環境的改善是促使其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被認為是近年來流媒體音樂產業進步最快的國家。

細分到產品,目前音樂版權最全的騰訊音樂已佔據中國數字音樂市場78%的份額,根據資料顯示,騰訊音樂擁有QQ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三大音樂平台,其中QQ音樂與酷狗音樂活躍用戶人數一直穩居內地音樂APP前兩位。

根據去年12月的數字顯示,騰訊音樂提供超過1700萬首歌曲,月活躍用戶超過7億人,而付費用戶也高達1.2億人,國內數字音樂付費用戶正在逐年遞增。

近兩年由於版權費用的水漲船高,各家音樂平台都在努力推進付費訂閱服務,一方面能夠讓用戶聆聽更多歌曲和享受更多VIP特權,另一方面也能為平台帶來更多利潤。

現在,各大主流音樂平台推出的10元/月付費訂閱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接受,當然這樣的成效離不開運營商的不懈努力,以及市場(政府、唱片公司、音樂人)長期有效的引導。

所以,也正式基於以上國內音樂市場近兩年的發展形式,我非常看好音樂付費訂閱模式的未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