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天珠的價值,很多人會搬出《新唐書》里的一段記載,來證明這種藏族聖物的價格不菲:「吐蕃婦人辮髮,戴瑟瑟珠,雲珠之好者,一珠易一良馬。」但這個說法是比較模糊的,「一良馬」是什麼概念,放在現代又是多少RMB?我們來學究一番。

想要知道天珠在唐代值多少錢,那首先需要明確,「良馬」在唐代價值幾何?

唐貞觀十年,一匹普通的馬在長安市價為25000文(資料來自《新唐書》卷五《兵志》)。一匹普通的馬值25000文,那麼「良馬」值多少錢呢?《新唐書》沒有具體告訴我們,但我們可以推斷出來:

在南北朝時期,上等馬的價格約是普通馬的4倍(資料來自《太平廣記》);在唐朝,官馬價格為私馬(非國有財產的普通馬)的2倍(資料來自《唐律疏義》),而「良馬」應該更優於官馬,所以保守估計,「良馬」的價格約為普通馬的2-3倍,也就是50000-75000文,放在現代,摺合人民幣約10000-15000元,這真的是非常非常保守的說法哦!

怎麼樣,是不是被我無懈可擊的邏輯征服了?

言歸正傳,一千多年前,天珠就可以賣出如此高價,何況現代呢?要知道,老天珠的存世量可是低於鑽石和翡翠的,甚至它的起源也是眾說紛紜,夾雜著各種各樣的神秘傳說,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天珠集象雄、西藏、印度等文化及宗教之大成,是藏族頂禮膜拜的聖物,蘊含了天地人之精髓,具有獨特的宇宙磁場和特殊元素。

2012年,一顆十二眼天珠在北京瀚海春拍上拍出1840萬高價

天珠可分為一眼天珠、兩眼天珠乃至多眼天珠、圖騰天珠等,天珠的眼數不同,不只是蘊含的寓意有所不同,它們傳達的宗教信仰、文化特質也多種多樣。

縱觀天珠的價值,很多人認為,天珠眼數越多,價格也越高。其實判斷一顆天珠的價值,要從其歷史傳承、宗教文化、製作工藝、品相保存狀況綜合衡量。不能單以眼數的多少來考慮。

對於售價幾萬到幾千萬天珠,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說法是:「天珠是被別有用心的商家炒起來的,本身根本不值那個價」。看了小編不是很嚴密的邏輯論證,大家應該明白:天珠也許真的是炒起來的,不過可是從1千多年前的唐朝就開始炒的哦!

單天地天珠手串

估價:RMB 150,000 - 180,000

雙地門天珠(配南紅串珠)

估價:RMB 180,000- 250,000

地門兩眼天珠

估價:RMB 100,000 - 150,000

至純天地兩眼天珠

估價:RMB 60,000 - 80,000

三眼天珠(配南紅串珠)

估價:RMB 280,000- 350,000

壇城三眼

估價:RMB 180,000 - 220,000

八眼天珠

估價:RMB 200,000 - 250,000

九眼天珠配纏絲對珠

估價:RMB 120,000 - 160,000

九眼天珠(配南紅、硨磲、金剛菩提串)

估價:RMB 600,000- 680,000

寶瓶達洛天珠

估價:RMB 30,000- 40,000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