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說,政府提出的紓困措施連同兩輪防疫抗疫基金,雖然令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但疫情屬全球性,而香港儲備豐厚,有過萬億元,即使推出措施後儲備減至8千至9千億元,始終仍是正數,相反很多國家要發債或緊縮開支等應對疫情,情況比香港更壞。

麥萃才說,疫情終有一日完結,如企業已倒閉、員工被裁,要讓經濟復蘇,時間需要更長,社會成本亦更大,因此不如利用儲備「保就業」,令企業可繼續維持,等疫情過去後回復正軌,屆時經濟反彈亦可以更快。

至於財政赤字增加,會否影響國際評級機構對本港的主權評級,麥萃才說,疫情下全球都受影響,他相信如果不採取積極措施,將來經濟發展更悲觀,寧願「做多好過做少」,即使短期赤字大,但香港擁有儲備,不用發債,如評級機構仍要調低香港的評級,需要充足理據,必須公平公正,亦要調低其他同樣是「赤字預算」的國家評級。

相關文章